10月20日至23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為未來五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
連日來,教育戰線持續深入學習全會精神。大家一致表示,全會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蓬勃生機與光明前景,要把全會精神學深學透、落地見效,奮力推動教育事業不斷呈現新面貌、煥發新氣象、取得新成績。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何光彩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未來五年發展作出的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必將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北大黨委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確保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在北大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聚焦重要戰略部署,扎實做好學校“十五五”規劃編制和實施工作,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抓好“三項基礎性工作”,朝著北大2030年整體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的目標奮力沖刺,當好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排頭兵,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多新動能。
“全會公報明確指出,統籌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這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與路徑。”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表示,中國人民大學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精神,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學以鑄魂”,緊緊聚焦全會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新部署,深化理解認識、凝聚共識力量;堅持“研以致用”,發揮“獨樹一幟”學科優勢,持續深化全會精神的研究闡釋宣傳普及;堅持“謀以定向”,錨定《建議》謀劃部署,細化學校“十五五”時期發展藍圖,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堅持“行以見效”,教育引導師生在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建功立業,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貢獻高校先鋒力量。
“此次參加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入學習研討了《建議》,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北京師范大學校長于吉紅說,“作為我國高等師范教育的排頭兵,北京師范大學將深入學習領會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切實發揮好高等教育‘龍頭’與基礎教育‘基點’的雙重作用,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健全完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深入探索新時代教師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和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示范區建設,為服務‘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北師大的智慧和力量。”
長春汽車職業技術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李春明表示,學校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導,錨定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目標,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精準對接國家高質量發展、汽車產業升級和東北全面振興發展需求,將學校發展主動融入“十五五”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動態調整專業結構,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著力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培養模式,為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服務制造強國和質量強國建設,源源不斷培養輸送服務中國汽車產業自主發展的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為教育強國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偉業貢獻堅實的職教力量。
作為一名在高校從教30多年的思政課教師,蘭州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蔡中宏深感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蔡中宏說:“我要在日常的思政課教育教學中,自覺將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教育引導大學生認真學習全會精神,增強學生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認同和理解,引導學生勤奮努力學習,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
2025年全國“最美教師”、安徽省利辛縣第一中學教師侯純廣對全會有關工作部署深有感觸,深刻認識到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行動指南。“全會讓我更加明確了教育改革的方向。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教學效果;要關注學生個性化發展,因材施教。特別是在新課程、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要主動適應變化,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堅持以學生為本,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侯純廣說。
山西省晉中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鄧繼杰說:“我們將緊緊圍繞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不斷健全完善同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進一步構建市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體系,加快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積極探索數智賦能教育新路徑,全力打造‘何以晉中’大中小學思政精品課程群,努力辦好‘心向黨、最適合、善創新、有出路’的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共享優質教育陽光教育。”
“面向‘十五五’,基層教育工作者肩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任,使命光榮。”河北省石家莊外國語學校校長李紅霞深有感觸地說。她介紹,學校將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積極探索推進數字賦能基礎教育,加強創新教育和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更加聚焦人的全面發展,以教育家精神引領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推動高質量課堂建設,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并將以中外教育交流和青少年人文交流為橋梁,推進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在世界舞臺傳播中國青少年的聲音。
“全會的有關部署,為學校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依據與強大動力。學校將積極響應時代號召,以人工智能為關鍵引擎,賦能教學深刻變革,圍繞智能教學開展多元化、針對性培訓,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堅實平臺,為教學變革提供有力支撐。”湖南省長沙市高新區金橋小學校長趙華說,要推動教學目標從知識傳授向素養培育深度轉變,教學過程從教師主導向學生主動探究精彩轉變,教學評價從結果評判向過程促進全面轉變,促進教學實現動態優化與螺旋式上升,并持續把“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深度轉化為家校社協同機制,形成強大育人合力,為學生營造安全、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生楊佳萌在認真學習全會精神后,深感振奮。“全會擘畫了‘十五五’發展藍圖,也讓我讀懂了青年與家國、與時代的深刻聯結。”楊佳萌說,“全會提出的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等戰略部署,對青年學生而言既是指引也是召喚。我要學好新聞傳播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錘煉‘四力’,深入生產建設一線,努力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故事。”
(采寫:中國教育報記者 柴葳 周洪松 陽錫葉 王志鵬 蘇峰 李瑩 尹曉軍 統稿:中國教育報記者 高毅哲 鄭亞博)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