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師生熱議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
    2025-10-24 14:20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作者: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
    第四次全體會議
    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了重要講話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
    習近平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托
    所作的工作報告
    審議通過了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就《建議(討論稿)》
    向全會作了說明

    西電各單位積極組織師生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
    在師生中引起熱烈反響和強烈共鳴

      黨委書記 任小龍: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為“十五五”時期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全會強調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統籌推進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高等教育在新征程上展現新作為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我黨我軍創辦的第一所工程技術學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將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將全會精神與謀劃學校“十五五”發展布局緊密結合,深入研究分析世界科技發展趨勢及未來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態勢對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帶來的新挑戰、新要求,在服務國家重大需求中找準坐標與定位,充分發揮學科優勢,著力培養信息領域一頂一“掰手腕”人才,以體系化自主創新能力服務國家和國防重大戰略,以成果轉化帶動產業應用和軍事應用,助力新質生產力和新質戰斗力發展,做支撐信息領域科技自立自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先鋒隊”,奮力譜寫“教育強國,西電有為”的嶄新篇章。

      校長 高新波: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為未來五年中國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藍圖已繪就,號角催征程,我們要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當好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加快形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一體統籌推進的新格局。學校將錨定“人工智能+”標桿大學戰略目標,科學編制和實施好“十五五”規劃,以加快人工智能技術與各領域深度融合為主線,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瞄準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聚力攻堅電子信息、集成電路、網絡安全等核心關鍵技術,積極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彰顯“新時代西軍電”的新擔當。

      中國科學院院士 鄭曉靜:

      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一直以來都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條重要經驗。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閉幕,我對國家即將制定的“十五五”規劃充滿期待,這份藍圖不僅深刻指引高等教育的未來走向,更將關乎國家發展全局。高校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關鍵結合點,在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中肩負著不可替代的使命。站在高校教育工作一線,我們要以“十五五”規劃為行動指南,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尤其要加強基礎學科、新興交叉學科和關鍵急需領域的建設,推動科研組織模式創新、聚力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著力培養能夠適應并引領未來發展的拔尖創新人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 段寶巖: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國家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影響深遠、意義重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歷史發展規律,科學審視發展道路上的時與勢、危與機,高瞻遠矚謀劃“十五五”時期中國號巨輪的前進方向,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擘畫宏偉藍圖。對此,我們深感振奮、充滿期待。我們堅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必將繼續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必將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開創中國式現代化的嶄新局面。作為一名教育與科技工作者,我將堅定不移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以實際行動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繼續深耕教學科研一線,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以更多原始創新成果為國爭光,為推動學科交叉創新、筑牢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而不懈奮斗。

      中國科學院院士 郝躍: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的勝利召開振奮人心,會議聚焦新質生產力、中國大市場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核心議題,擘畫出“十五五”宏偉藍圖,為我國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面向“十五五”,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我將繼續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號召下,帶領團隊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偉業,持續聚焦科技前沿領域,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矢志科研,聚力攻關,努力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西電力量。

      政策研究室主任 柳瀟: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擘畫了我國未來五年發展藍圖,體現了黨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一茬接著干的韌性,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十五五”新征程即將開啟,高校戰略規劃編制承載著重大時代使命。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緊密圍繞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部署,深刻認識教育“三大屬性”,深刻把握教育強國“六大特質”,深刻把握“十五五”期間高校特別是電子信息特色高校的時空邏輯和戰略重點,以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全面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能力為主線,高質量研究、編制和落實“十五五”目標與路徑,高水平供給與之相匹配的政策與制度體系,努力做加快建設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的堅定行動派、實干家。

      發展規劃部/一流建設辦公室主持工作的負責人 李興華: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強調“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 。發展規劃部肩負著高校學科發展規劃和一流建設的重要使命,我們將深入貫徹全會精神,緊密圍繞教育強國建設,以推動學科高質量發展為核心,錨定國家重大戰略急需與國際學術前沿,持續優化學部制改革3.0行動,推動產出能夠彰顯優勢學科特色的引領性成果;深入推進學科三大計劃,以一流學科建設實效支撐拔尖人才培養;加快一體論證新型學科機構搭建創新平臺,推動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我們將不斷強化責任擔當,精準施策、協同創新,持續提升學科建設水平與核心競爭力,全心全意為“十五五”時期學校高質量發展大局服務,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獲得者,國家級領軍人才,先進材料與納米科技學院教授、執行院長 楊麗:

      “十五五”規劃為未來五年我國科技事業與高等教育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作為奮戰在科研與教學一線的高校教師,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主動對接科技自立自強要求,聚焦新材料、信息技術等關鍵前沿領域,勇于挑戰科學難題,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和交叉學科布局,注重原始創新能力提升,著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全國高校“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通信工程學院圖像所導學團隊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國家級青年人才、教授 謝衛瑩:

      作為高校科技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被納入“十五五”規劃核心議題,充分體現了國家在新形勢下對戰略科技力量的系統布局。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的根基,也是我們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擔當。作為航天圖像處理領域的一員,我們要繼續圍繞“卡脖子”技術攻關,突破關鍵核心芯片與算法瓶頸,打造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同時,要以開放合作的視野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國家重大工程與產業鏈安全,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青春與智慧。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研室黨支部書記、教研室主任 張麗珍: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的召開,為“十五五”時期的發展擘畫了藍圖。作為思政課教師,我們備受鼓舞,也深感使命在肩。“十四五”時期我國取得的輝煌成就,讓我們看到了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生命力。“十五五”即將開啟,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建強思政課堂的陣地作用,深入學習和宣傳全會精神,引導學生深刻領會“十五五”規劃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

      集成電路學部研究生輔導員 張鵬飛:

      回顧“十四五”期間,國家在科技領域捷報頻傳,尤其在集成電路領域,從芯片自主研發能力的穩步突破,到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完善,這些實實在在的科技成就,不僅讓我們深切感受到“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的磅礴力量,更為研究生思政教育提供了鮮活立體的“實踐教材”。作為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者,我將立足學部學科特色與研究生培養需求,持續把全會精神精準融入育人全過程,依托“IC大咖說”“IC圓桌派”等品牌活動,邀請行業前輩、科研帶頭人分享扎根芯片領域、攻克“卡脖子”難題、助力產業升級的奮斗故事,引導學生將個人研究方向與國家戰略需求緊密結合,鼓勵大家在集成電路關鍵技術攻關、產業創新實踐中主動擔當作為,以青春智慧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為科技強國建設注入“芯”動能。

      人工智能學院輔導員 朱雨恒:

      作為西電人工智能學院輔導員,關注到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聚焦創新驅動與“十五五”規劃,既振奮又深感責任重大。“十四五”期間,我院學生在課程學習、科研競賽、社會實踐中積極響應號召,將從企業調研到的小微課題與課題項目結合起來,努力成長為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工智能人才。同時,我們也會持續關注并更加期待“十五五”規劃能進一步促進和強化人工智能領域的產學研融合。我們也將更注重將國家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與學生人才培養相結合,推動學生參與智能網聯汽車、圖像融合等前沿課題,引導學生將技術創新與國家需求結合,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建設科技強國輸送更多青年力量!

      物理學院2023級博士生 紀漢杰: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將會為國家未來五年的發展擘畫藍圖,也為我們青年一代的成長指明了方向。“十五五”時期是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對基礎學科關鍵理論突破將會有更高的要求,我作為物理學專業的學生,倍感使命光榮、深感責任在肩。我希望在“十五五”期間,自己能夠緊密圍繞物理學專業、瞄準國家亟需的卡脖子關鍵基礎理論開展科學研究,堅持“四個面向”,傳承西電先賢和物理學科前輩的崇高精神,扎實學好專業知識,繼續投身科研攻關,為我國國防領域的關鍵理論突破做出自己的貢獻,讓個人發展與國家需求同頻共振、讓家國情懷與青春夢想彼此照亮,在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中實現個人價值。

      數學與統計學院2024級本科生 高知遙: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審議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擘畫了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會強調高質量發展是首要任務,令我們西電學子倍感振奮、深受鼓舞。立足學校深厚的紅色基因與科技創新傳統,我們更應努力鉆研專業知識,增強創新與實踐能力,積極投身科研攻關,勇于探索未知領域,為破解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貢獻青春力量。同時,自覺對接社會需求,促進知識與實踐的深度融合,助力產業升級與經濟社會發展,在強國建設的征程中書寫西電人的擔當與風采。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相關新聞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