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勝利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北京高校師生高度關注大會進展,通過電視、網絡等平臺第一時間學習全會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堅定信心、勇擔使命,在“十五五”時期奮力譜寫教育強國建設的北京篇章。
繼往開來
深刻認同全會重大歷史意義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十四五”規劃收官、開啟“十五五”新征程的關鍵會議,是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的重要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高瞻遠矚、思想深邃、催人奮進,充分彰顯了我們黨擘畫奮進藍圖的政治智慧和戰略偉力。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是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會精神。
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準確把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所處歷史方位,高度評價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科學謀劃了“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為新時代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續寫新篇章。
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姜澤廷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宏偉藍圖,意義深遠。
中國農業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趙勇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系統謀劃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意義重大而深遠,為中國巨輪破浪前行指明了航向。
北京印刷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鞠華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我黨站在“兩個一百年”的交匯點上、兩個五年規劃承接之際,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為“十五五”發展謀篇開局、舉旗定向。
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2024級碩士研究生許智菡表示,全會讓我感受到國家發展既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也有腳踏實地的堅實步伐,宏偉目標的最終落點,是讓每一個平凡百姓都能在時代的進步中,收獲實實在在的幸福感與安全感。
宏偉藍圖
深切期盼“十五五”發展征程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姜瀾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擘畫了“十五五”時期的宏偉藍圖,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主動和時代擔當。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解江凌表示,面向“十五五”,學校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主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更加務實的作風,開創學校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推動教育強國首善之區建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北京聯合大學黨委書記楚國清表示,全會提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以及“統籌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等戰略部署,為教育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也為推進首都高校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授黃銳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事關國家發展全局和民族復興偉業,為未來五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深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通過深化改革與高水平開放,統籌安全與發展,必將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目標取得決定性進展。
北京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教師賀明表示,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是我們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贏得未來發展主動權的重要遵循,也為集成電路領域的科研人員持續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注入了強勁動力。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李丹丹表示,全會提出的“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為高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學校未來五年人才培養、藝術創作指明了方向。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管理學院2023級本科生馬浩銘表示,作為九三閱兵志愿者,我親身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崢嶸歲月,也讓我更加堅定地沿著“十五五”藍圖奮進新征程。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深刻認識到“十五五”規劃對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指引作用。
北京建筑大學理學院信252班郭凇愷表示,我們將緊密圍繞全會精神,結合學校實際教學工作,夯實專業基礎,加強創新精神培養,努力成為未來社會和信息化時代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勇擔使命
持續助力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趙長祿表示,全面貫徹全會精神,與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對教育、科技、人才等領域發展的戰略部署結合起來,以服務國家戰略為鮮明導向、以指標一流和能力一流為目標牽引、以健全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為重要手段,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廖祥忠表示,學校將把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遵循“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六個堅持”原則,準確把握傳媒教育發展規律,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推進構建高質量傳媒高等教育體系。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金衍表示,學校將牢牢把握“十五五”時期的重要歷史方位,緊扣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能源安全、綠色低碳轉型、“雙碳”目標實現、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等關鍵領域,科學謀劃未來發展,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貢獻。
首都師范大學科技處處長唐舜表示,作為高校科技工作者,要加強學科交叉融合,深化產學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要堅持開放創新,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助力我國提升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地位。
北京工業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師胡智超表示,將深入學習并踐行全會精神,以實際行動培養和鍛造一批具有家國情懷、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2024級本科生劉燕菊表示,從曾經石漠化嚴重、土地貧瘠的家鄉走出的我,見證了多年來家鄉的偉大變化,作為新時代青年學子,我將扎實學習專業知識,積極投身科研實踐與鄉村振興事業,用所學回饋家鄉、服務社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