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
    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閉幕!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干部師生反響熱烈
    2025-10-24 15:17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作者:

      10月20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10月23日,全會勝利閉幕,會議公報甫一發布就引起中石大干部師生熱烈反響,迅速掀起了學習全會精神的熱潮。

      黨委書記王同奇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圍繞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重大問題進行戰略部署,為推動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取得重大突破提供了根本遵循。全會深刻指出,“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回望“十四五”時期,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實現良好開局。我們要將這些新時代偉大成就和“十四五”以來的輝煌成果作為生動教材,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用事實講道理、用成就強信念,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斗者。學校黨委將堅決扛起政治責任,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自覺把學校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緊扣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目標,堅持系統觀念,強化前瞻布局,高質量做好學校“十五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聚焦服務國家能源戰略、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等關鍵任務,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優化學科專業體系,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學校落地生根、見行見效,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中石大力量。

      校長金衍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未來五年中國發展作出了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在這一偉大進程中,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堅持以服務國家重大能源戰略需求、支撐引領油氣工業發展為己任,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學校將牢牢把握“十五五”時期的重要歷史方位,深入學習貫徹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十五五”規劃的戰略部署上來。學校將緊扣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能源安全、綠色低碳轉型、“雙碳”目標實現、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等關鍵領域,科學謀劃學校“十五五”發展規劃,主動對接國家創新體系和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目標;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強化有組織科研,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服務國家能力;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優化學科布局,加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建設能源領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學校將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中找準發展定位,勇擔時代使命,探索形成世界一流行業高水平大學建設的中國模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學科建設處處長、研究生導師發展中心主任王琳琳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以戰略眼光擘畫了“十五五”發展宏偉藍圖,既為國家未來發展精準把脈定向,也為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意義深遠。我深刻認識到,“十五五”時期是學校研究生教育對接國家戰略、重塑學科優勢的戰略機遇期。我們將以全會精神為統領,緊扣國家戰略與科技前沿,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布局新興交叉學科,培育學科新增長點;深化人才培養機制改革,打破學科壁壘,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資源深度融合,提升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精準度,助力學校早日建成能源領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兼海南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敬表示,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令人備受鼓舞,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為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科技創新成果豐碩。當前正處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階段,科技創新至關重要。未來,科學技術研究院將緊扣學校“十五五”規劃,融合科技創新布局、科研組織管理與科研范式變革的新趨勢,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重要力量。

      信息化管理處處長龐飛表示,謀劃“十五五”時期學校信息化建設,必須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的階段性要求,圍繞《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服務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變革,助力培養善用人工智能的高素質人才。“十五五”時期,學校數字化戰略行動的目標、內容與實施路徑都將發生結構性變化,除了以人為本持續優化教育管理與服務的數字化以外,更要補足對教學與科研范式變革的支撐能力,而人工智能技術的充分融入是達成這一目標的關鍵。

      發展規劃處處長岳大力表示,作為行業高校發展規劃部門,我們要以全會精神為指引,全力抓好學校“十五五”規劃的制定與實施。以一流學科建設為牽引,并致力于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需求,優化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精準對接國家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需要,在能源安全與科技自立自強方面展現更大作為。同時,緊緊抓住以“更深層次的改革和創新”激發內生動力這個關鍵,通過強化有組織科研、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完善內部治理體系等,將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從而在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的進程中,找準自身定位,實現高質量發展。

      安全與海洋工程學院院長李云濤表示,在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閉幕之際,我們深刻感受到全會為統籌好發展與安全、建設能源強國和海洋強國指明了方向。“十五五”時期,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安全與海洋工程學院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立足國家能源戰略,聚焦油氣新能源生產安全保障、深水能源開發與智能裝備等前沿領域,積極服務平安中國、海洋強國和能源強國建設。學院將持續強化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智慧與力量,服務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高校的使命擔當。

      人工智能學院黨委書記延婷表示,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十五五”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既是動員令,也是任務書。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找準發展痛點,明晰發展定位,整合學科優勢,匯聚平臺資源,腳踏實地謀劃好學院的“十五五”規劃,在“人工智能+”人才培養、人工智能和油氣行業深度融合等方面肩負起時代使命,積極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不斷凝聚發展共識,形成發展合力,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未來能源學院執行院長劉偉表示,全會要求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統籌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全會精神為我們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聚焦深水、深層、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通過學科交叉構建產教融合教育共同體和創新聯合體,創建多學科融合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創新變革以重大戰略任務和重點方向為引領的有組織科研范式,推進油氣工程領域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全力打造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和科技創新高地,為我國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撐。

      石油工程學院教授黃文君表示,學習全會公報后,對“十五五”時期的宏偉藍圖倍感振奮,更覺使命在肩。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將更堅定地扎根講臺,著力培養具備扎實理論根基與前沿創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引導他們勇擔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時代使命。同時,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將聚焦油氣井管柱力學研究方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努力攻克井下管柱力學與控制關鍵技術,為破解油氣工程領域的“卡脖子”難題貢獻自己的力量。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北京市思政課特級教師趙亮表示,在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之際,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大會系統闡述了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和實踐路徑,這是我們向青年學生講好“中國之治”故事最生動、最權威的教材。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將“十四五”時期的重大成就和“十五五”規劃的重大意義、前景目標等內容融入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到國家發展的宏偉藍圖與個人成長的緊密聯系,堅定“四個自信”,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孫盼科表示,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深刻認識到肩上的重任。要立足本職,在科研中勇于探索,為構建自主知識體系、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努力培養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實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石油工程學院副教授汪洋表示,全會擘畫的發展藍圖,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石油領域的科研與人才培養工作,必須更加緊密地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我將立足三尺講臺,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在教學科研中勇擔重任,引導學生將個人理想融入能源強國建設,為端牢國家能源“飯碗”貢獻智慧和力量,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高校黨員教師的責任與擔當。

      理學院副教授張曉燦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閉幕,會議關于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的部署,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明確了方向。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在大學化學教學中,我注重將應用化學前沿與學校能源特色結合,更新教學案例、優化課程體系,落實“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要求。科研上,聚焦應用化學基礎研究,對接國家能源戰略需求,推動科研成果與學科、行業需求銜接。身為應用化學系教師黨支部書記,我將引領支部黨員深化全會精神學習,圍繞“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 要求,組織教學科研融合研討,以黨建引領能力提升,為建設教育強國、服務國家戰略貢獻力量。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教工黨支部書記何土鳳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我們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未來五年中國發展擘畫新藍圖的重要會議,傳遞出穩預期、強信心、促發展的強烈信號。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要學思踐悟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及其《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深遠意蘊,講好講透講活“十五五”規劃蘊含的道理學理哲理及其“六個必須堅持”方法論。唯有讀懂五年規劃,方能讀懂中國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有目標、有規劃、有戰略,引導我們青年學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保持歷史耐心和增強歷史主動,在“小我”融入“大我”中書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春答卷。

      克拉瑪依校區銀齡教師方鳳玲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為我國未來五年穩增長、促改革、強信心描繪了一幅重要藍圖。“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將從追求高速增長轉向增強韌性、安全與包容性,這是適應發展階段轉變、應對風險挑戰的戰略選擇,是統籌發展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要求,體現了我國發展理念從“量”到“質”的升級,有利于增強國內大循環的穩定性和抗沖擊能力,提升包容性、促進共同富裕。

      克拉瑪依校區銀齡教師王榮發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系統總結了“十四五”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與寶貴經驗,審議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為國家未來五年發展擘畫藍圖、指明方向,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作為高校銀齡教師,我們深受鼓舞,更感責任在肩。我將進一步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及時將其融入思政課教學,引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銀發力量。

      校團委副書記(兼職)、經濟管理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徐馳翀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既是對國家未來五年發展的戰略擘畫,也為青年工作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年和高校共青團干部,我們要深刻把握全會精神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義,讓全會精神入腦入心。未來五年,挑戰與機遇并存,但“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我們將以此次全會精神為指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謀長遠,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抓當下,集青年之思、合青年之力,充分發揮廣大團員青年的先鋒模范作用,以實際行動在寶貴實踐中砥礪意志、增長才干,在服務國家戰略中踐行使命,在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中勇于擔當,以青春之我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進程中挺膺擔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持續貢獻青春力量。

      化學工程與環境學院2024級研究生許渤笛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令人備受鼓舞。全會強調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這為我們的學習與自我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一名研究生,我更能深切體會到青年學子肩上的責任,我將奮發努力,和眾多石油學子們積極響應全會號召,立足專業,聚焦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加強科研攻關,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將青春篇章書寫在祖國大地的每個角落里,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青年,讓聽黨話、跟黨走成為最鮮亮的青春底色。

      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狄濤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在我國“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十五五”規劃全面謀篇布局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作為一名能源領域的博士研究生,我認真學習了全會精神,深切體會到黨中央高遠的戰略眼光和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全會強調要“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這與能源行業的發展使命高度契合。能源轉型既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支點。未來,我將繼續聚焦氫能儲運技術研究,系統探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與推動結構轉型的有效路徑,力求為我國能源體系的綠色變革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與技術方案。

      新能源與材料學院2022級本科生陳銳表示,學習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我深切感受到新時代青年與國家發展的同頻共振。全會肯定“十四五”成就,指出“十五五”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強調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牽引推進綠色轉型,構建新型能源體系。作為新能源專業的青年學生黨員,我將把個人理想融入能源安全與“雙碳”目標,以實干錘煉專業本領,在新能源科技創新中勇挑大梁,讓青春智慧在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發展綠色生產力的征程中綻放光彩。

      外國語學院2024級研究生鞠詠琪表示,會議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聚焦新質生產力、中國大市場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國家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外語專業的大學生,我深感責任重大。我們應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樹立全球視野,關注國際形勢,在變局中謀求機遇,通過參與國際交流等活動,講好中國故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添磚加瓦。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相關新聞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