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信陽工程職業學院緊扣 “技能強國”戰略部署與河南區域產業升級需求,以產教融合為核心紐帶,以實訓創新為關鍵突破點,構建起“專業精準對接產業、課程深度銜接崗位、實訓緊密鏈接生產”的技能培訓體系,為地方經濟發展培育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形成可復制、有特色的職業教育育人經驗。
錨定產業需求 構建特色專業集群
學校始終踐行“產業需什么人才,就定向培養什么人才”的辦學理念,精準錨定河南及大別山區域產業發展布局,分領域打造專業集群。
在傳統優勢產業領域:紡織服裝學院緊跟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趨勢,既保留傳統工藝教學根基,又同步引入智能裁剪設備與 3D建模系統,構建“基礎技能—綜合能力”階梯式培養路徑,實現教學內容與行業前沿技術同頻迭代。
在新興產業領域:前瞻性布局低空經濟產業學院,通過無人機實操訓練、低空通信技術場景化教學等課程,為區域低空物流、環境探測等新興產業提前儲備專業技術人才。
在戰略支柱產業領域:機電信息工程學院聯合行業龍頭企業,共建國機通用、匯川智能制造等產業學院,將工業機器人運維、自動化生產線調試等真實生產任務融入日常教學,讓學生在 “機電設備安裝—系統運維”全流程實訓中掌握核心技能。汽車工程學院則瞄準新能源產業爆發式增長需求,一方面與寧夏中科嘉業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立能新能源產業學院”,開設分布式發電與智能微電網技術專業,服務區域綠色能源建設;另一方面與比亞迪河南分公司共建比亞迪汽車產業學院,圍繞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共建課程體系,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崗位需求的無縫銜接。
創新實訓模式 打造實戰育人平臺
以“教學做一體化”為核心導向,學校構建多層次、場景化實訓體系,推動技能培養從“模擬”向“實戰”升級。
一是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建成紡織服裝實訓基地、電商直播大廳、無人機實訓場等特色實訓空間,配備智能直播設備、低空探測儀器等前沿設施,1:1 還原真實工作場景。其中,電商產業學院魯班樓直播大廳設置10個獨立直播間,搭載TikTok、亞馬遜等跨境電商仿真系統,為“直播電商+跨境貿易”復合型人才培養提供硬件支撐。
二是實施教學模式創新。全面推行“真實項目驅動”教學,電商專業學生直接參與固始鵝塊、靈寶蘋果等農特產品直播實戰,從選品策劃、直播運營到跨境銷售形成閉環培養;紡織專業學生深度參與企業研發項目,通過計算機完成面料花型設計、樣品制作等實操任務。
三是開展創新創業孵化。構建“實訓—孵化—輸出”全鏈條創新創業生態,優質實訓項目可直接入駐學校食品電商創業園,享受供應鏈對接、流量扶持等資源,助力學生實現從“掌握技能”到“商業落地”的跨越。
深化校企協同 完善育人保障機制
學校牽頭建立“政校企”三方聯動機制,從師資、評價、合作三個維度完善育人保障。
一是加強師資建設。實施“雙師型”教師培育計劃,一方面選派骨干教師赴比亞迪、國機通用等企業一線頂崗實踐,另一方面邀請企業技術專家參與課程設計、教學指導,確保教師能力與產業前沿技術同步。
二是創新評價體系。推出“農產品直播運營官”“跨境選品師”等校企聯合認證,將企業崗位標準直接融入學生技能考核,實現“畢業即達標、上崗即勝任”。
三是促進合作升級。推動校企合作從“訂單培養”向“協同育人”深度轉型——比亞迪產業學院構建“校內實訓+企業實踐”雙平臺,學生在校內接觸一線設備、在企業生產基地完成“學生—準員工”角色蛻變;國機通用產業學院通過“設備教學功能演示+生產線流程還原”模式,讓學生掌握完全符合企業標準的操作技能。這種協同模式不僅顯著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更形成“人才支撐產業發展、產業反哺教育升級”的良性循環。
技能賦能發展 彰顯育人成效
學校特色技能培訓體系的落地,催生出一系列實打實的育人成果:電商專業學生團隊通過助農直播帶動區域農產品銷量顯著增長,踐行鄉村振興使命;機電專業畢業生成為地方制造業骨干力量,獲實習企業高度評價;紡織服裝專業師生為當地紡織企業解決生產技術難題,有效提升生產效率、助力產業升級。學校培養的人才精準對接區域產業需求,既破解了縣域企業電商人才短缺、制造企業技術人才不足等痛點,更直接助力信陽“兩茶一菜”、新能源等特色產業升級。
信陽工程職業學院的實踐表明,職業院校技能培訓唯有緊扣產業脈搏、深化產教融合、強化實訓賦能,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需求的技能人才。學校負責人表示,學校將持續圍繞“一系一院一中心”辦學模式,進一步優化實訓體系、深化校企合作,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與區域經濟升級貢獻更多“工程力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