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上午,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實干繪答卷 接力新藍圖”上海“十四五”規劃成果系列第八場新聞發布會,圍繞“高水平打造開放創新強磁場、產城融合新高地”主題,閔行區委書記陸方舟介紹閔行區“十四五”期間建設發展成果,閔行區委副書記、區長吳強,閔行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曉雯、閔行區科委主任吳昌飛、閔行區交通委主任周曉青、閔行區房屋管理局局長陽勇建共同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閔行區委書記陸方舟表示,閔行區在商務功能建設上聚勢躍升。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閔行部分)累計落戶企業近2.8萬家,總部型企業達275家。2024年實現稅收109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1.2倍。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虹橋園晉級為國家級園區,虹橋國際中央法務區獲評市服務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匯聚人力資源企業、法律服務機構分別達289家、178家,上海交大高金學院、虹橋立信會計中心等落地建設,高端專業服務體系更加完備。
同時,閔行區在策源功能上持續強化,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累計擁有39個國家級科研平臺。深化全方位區校合作,支持上海交大、華東師大建設基礎研究先行區。區內科研院所深度參與夢天實驗艙、嫦娥六號、神舟二十號等國家重大工程。“十四五”以來,全區共榮獲13項國家科學技術獎、210項(人)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9家、市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665家,數量全市領先。
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閔行區全力推進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讓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其中上海交大2024年轉化金額達17.19億元,轉化金額連續兩年位居全國高校第一,其培育的“陽光”科創企業市場總估值超1200億元。華東師大轉化金額達4.76億元,比“十三五”末增長115倍。依托上海國際技術交易市場,建立32個國際技術轉移渠道,挖掘技術需求6000余項,服務企業超3000家。
此外閔行區創新生態日益優化,聚焦“雙創”環境升級,構建 “熱帶雨林式”創新創業體系。建成華誼萬創新所、龍湖淡水河畔等一批科創載體,上海交大、華東師大國家級大學科技園落地,大零號灣科創策源孵化器等一批高質量孵化器加快建設。榮獲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區。連續三年獲評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示范區,打造“百億基金、千億矩陣”的母子基金集群。天工之家-科學家創新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啟用,一個開放、活力、共享的科創街區已經呈現。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