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正式批準由中山大學航空航天學院牽頭申報的“低空智能飛行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項建設。該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聚焦低空技術的部級工程研究中心,標志著區域低空經濟創新平臺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與國家重大需求,開展工程技術研發、推動成果轉化、促進學科發展、集聚高端人才、深化國際合作。
本中心由中山大學牽頭,聯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香港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等六所高校共同建設。依托各單位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先進材料、自動控制等領域的多學科交叉優勢,中心將聚焦eVTOL飛行器“設計—驗證—試飛”全技術鏈條,重點攻關以下五大方向:1)方向一:氣動布局智能設計與優化技術;2)方向二:智能結構功能一體化設計及驗證;3)方向三:新能源動力系統設計與集成技術;4)方向四:多源信息融合與智能飛行控制技術;5)方向五:集成測試與適航審定技術。

圖1 低空智能飛行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

圖2 低空智能飛行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總體建設目標
通過系統研究,中心致力于構建“從概念設計到原理樣機研制”的全流程技術體系,打造智能化、工程化、綜合性的低空飛行系統技術創新平臺。

圖3 低空智能飛行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支撐產業發展,實現產學研融合
未來,中心將緊密對接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關鍵研發與成果轉化平臺,以打造國際先進的低空智能飛行系統研究高地為愿景,推動新構型eVTOL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與產業化應用,助力形成低空經濟產業集群。
在此基礎上,中心將構建多維支撐體系,推進立體化人才培養,深化產學研協同,為服務國家低空經濟發展戰略、支撐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中大智慧”與“灣區力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