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發展,進一步推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本實施意見自2025年10月20日起施行。
實施意見提出——
到2030年,力爭新打造2個以上國家級產教融合創新平臺,支持200家以上省產教融合型重點企業發展,實施10個以上重點產業產教融合“一業一策”方案,搭建“高校+平臺+企業+產業鏈”融合體系,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顯著提高,重點產業產教融合發展機制全面建立。
到2035年,建成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引領區,產教融合對創新發展、產業升級的貢獻度顯著增強,高等教育整體實力穩居全國前列。
具體怎么做?一起來看!
統籌教育和產業融合發展
統籌布局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資源
將產教融合發展納入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區域、產業發展布局規劃。支持高校在工業大縣(市、區)、經濟開發區(園區)、科創園區等聯合建設一批產教融合平臺。
打造10所左右特色鮮明、融入地方發展的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高校,組建一批高水平本科層次職業院校,高質量推進高職院校“雙高計劃”建設。實施省中等職業教育“雙優計劃”,開展優質中等職業學校和專業(群)建設。高水平建成10所一流技師學院。
建立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學科專業體系
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未來能源、生命科學、航空航天等未來產業人才培養,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到2030年,本科及以上理工農醫類專業畢業生占比達到55%以上。
建立人才需求預測預警機制,編制并動態調整急需緊缺職業(工種)及專業目錄。深化高等學校與歷史經典產業“1+1”對接賦能機制。
完善“四位一體”產教融合推進機制
建立“高校+平臺+企業+產業鏈”的結對合作機制,省實驗室、省技術創新中心、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聚焦省重點產業,分別牽手一家重點企業和一個重點產業鏈。支持學校、企業、行業共建學科專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強化實踐教學,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實習實訓時間累計不少于1年,職業院校實踐性教學課時不少于總課時的50%。
強化企業重要主體作用
拓寬企業參與途徑
鼓勵企業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支持省級以上開發區(園區)和職業院校、普通高校、技工院校合作建立混合所有制分校或產業學院。支持行業龍頭企業與學校共建特色學院、公共實訓基地、職業技能競賽訓練場地等,鼓勵科技型企業設立人才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深化企業主導的產學研合作
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構建與重大科技計劃實施的聯動機制,高校、科研機構牽頭申請的應用型、工程技術研究項目,原則上應有行業企業參與并制定成果轉化方案。支持企業深度參與職業院校、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鼓勵校企建立人才聯合培養機制,共同組建協同創新組織。推行面向企業真實生產環境的項目化人才培養模式。
強化企業在崗職工教育培訓
落實企業職工培訓制度,有關情況列入創新型企業等評價,鼓勵加大職工教育培訓投入。鼓勵企業完善職工繼續教育體系。
推進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將勞動實踐融入基礎教育
加強中小學生職業認知體驗和生活教育,將勞動實踐內容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普通高中適當增加職業技術教育內容。鼓勵探索建設職普融通的綜合高中。鼓勵職業院校、普通高校、行業龍頭企業等實驗實習實訓基地向中小學開放,組織開展專家學者、勞模工匠進校園活動。
加強產教融合師資隊伍建設
推廣“產業教授”“科技副總”機制,實現“百名博導帶團隊進企業研究院、百家企業研究院帶項目進高校”目標。提高企業在師資培養培訓中的參與度,職業院校專業教師每5年赴企業實踐的累計時長不少于半年,新入職的無企業工作經驗專業教師前兩年須赴企業集中實踐半年以上。
推行“企業設崗、教師揭榜”雙向選擇機制,將實踐成果作為職稱評聘的重要依據。將產教融合型教師培養納入“教師教育能力提升工程”學校的重點任務。按規定落實科技人員取得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
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促進中職高職銜接、高職本科銜接、技工和高職本科銜接,開展長學制、專業化、科技應用型技能人才培養,鼓勵科研機構參與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完善職業院校人才多樣化成長渠道。推進高等職業院校分類招生考試改革,優化“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內容。完善應用型本科高校和高等職業院校單獨考試招生、免試錄取技能拔尖人才的招生辦法。
促進產教供需對接
暢通產教供需對接渠道
建立地方政府對接高校、高校對接企業,促進地方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促進高校內涵建設水平提升的“雙對接、雙促進”機制,健全高校省市共建、部門共建機制。支持行業組織制定深化產教融合工作計劃,參與制定學校專業建設規劃。
組建培育一批產教融合平臺
推動學校、企業、科研機構等組建代表性產教融合聯盟。建成20個裝備水平國內一流、產教深度融合的實驗實習實訓基地。組建100個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現代產業學院和100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打造30個與市級優勢產業相適應的市域產教聯合體,支持產業集聚度高的縣域打造50個縣域產業學院。建設若干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
完善產教融合政策支持體系
落實財政稅收政策
各級財政保障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技工教育財政投入,完善生均撥款制度,加大重點學科專業支持力度。進一步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加大產教融合項目投資力度。企業教育事業捐贈支出、職工教育經費支出、因接收學生實習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支出,依法依規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落實土地政策
企業投資或與政府合作建設職業院校、高等學校的建設用地,按教育用地管理,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通過劃撥方式供地,鼓勵企業自愿以出讓、租賃方式取得土地。
強化金融支持
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合產教融合項目的信貸產品。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金融市場進行股權、債券融資,加強對實習實訓基地等產教融合項目投資。由職業院校集中統一安排的學期性實習學生保險,按照《浙江省工傷保險條例》及相關配套規定執行。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