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首都高校陸續迎來大一新生,哪些專業錄取人數最多?哪些新專業迎來首批本科生?北京生源都來自哪些學校?對此,記者采訪了部分在京“雙一流”高校,一起來看——
北京科技大學:機械、材料、能源類專業錄取人數多
北京科技大學2025年在京錄取229人。
2025年共設置28個招生專業(類),錄取人數較多的是機械類、材料科學與工程、能源動力類(能源、環境專業)、自動化類、計算機類、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大數據與金融試驗班)以及工科試驗班類(卓越工程人才),學校整體男女生比例1.85:1。
北京生源中,錄取人數較多的中學有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市通州區潞河中學等。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能源和雙碳相關專業受熱捧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25年在京錄取150人。
北京生源中,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市八一中學、北京市第四中學錄取人數最多。錄取最高分為626分,所錄專業是能源經濟(新能源工程雙學士學位),錄取最低分為604分。
學校招生人數最多的五個專業為石油工程、資源勘查工程(油氣與清潔地質能源)、勘查技術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機械類。
在男女生比例方面,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學院男生比例最高,外國語學院女生比例最高,經濟管理學院男女比例最均衡。
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法學等錄取人數多
中央民族大學2025年在京錄取285人。
2025年,中央民大共有10個學科門類、60個本科專業招生,其中新增3個招生專業,分別是:民族學(與中國少數民族語言雙學位)、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創新實驗班)、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
招生人數較多的專業有經濟學類、法學類、工商管理類、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等應用型專業。新生中,男生占比38%,女生占比62%。
北京郵電大學:新增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
北京郵電大學2025年在京招生341人。
學校2025年招生專業共計38個,其中“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為新增專業。錄取人數最多的專業為通信工程(大類招生),其次是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學校男女生比例約為2.57:1。
北京生源中,來自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最多,來自北京市第四中學、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學、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市十一學校、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北京市第二中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北京中學、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的學生均在10人及以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增多個專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5年在京共錄取本科新生369人(不含少數民族貧困專項),其中男生269人、女生100人。在京各類型招生情況:統招247人、強基計劃42人、民航飛行員35人、中外合作辦學23人、高水平運動隊13人、藝術類9人。
2025年北航在京有35個專業招生,含統招專業18個、強基計劃專業12個、中外合作辦學2個,其余招生類型各含1個招生專業。
其中,工科試驗班類(量子科技先鋒計劃)、工科試驗班類(未來工程師項目制育人試驗班)、社會科學試驗班(外語交叉學科人才培養試驗班)為統招新增專業;航空航天類(空天材料)、航空航天類(飛行器制造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量子信息)、應用物理學(電子科學)為強基計劃新增專業方向;工科試驗班類(中外合作辦學,中法未來科技試驗班)為中外合作辦學新增專業。
北京交通大學:優化理工類專業招生
北京交通大學2025年在京錄取230余人。
北京新生中,理工專業錄取最高分為660分,錄取專業為理科試驗班類(詹天佑試點班信息類)。
北交大2025年將學科相近、優勢特色相近和熱度相近的理工類招生專業優化為自動化類、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交通運輸類、理科試驗班5個招生專業類。同時,學校面向全國普通類專業錄取實施“零調劑”“保專業”。以北京為例,物化組、不限選考科目組提檔后均滿足考生第一專業志愿。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生源來自54所中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25年在京錄取196人,包括本科普通批162人和提前批34人。
2025年北京地區共有54所中學向貿大輸送了優質生源,錄取人數較多的學校有北京市第四中學、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等。
2025年貿大經濟、金融、法律、外語等熱門專業均在京招生,包括8個提前批小語種和17個普通批專業。其中海關管理實驗班、金融科技—北郵人工智能聯培項目和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為2025年新增專業。
錄取人數最多的專業為法學、金融學類等專業。聯培項目中會計—北郵計算機在京錄取7人,金融科技—北郵人工智能在京錄取6人。
在京錄取學生中男女比例為1:2.5。
北京化工大學:新增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北京化工大學2025年在京共錄取本科新生213人。
2025年北郵24個專業(類)在京招生,京籍生源錄取最高分為637分,所錄專業是工科試驗班(宏德書院),錄取最低分為615分。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為2025年新增專業。
報考熱度高的專業有工科試驗班(卓越工程師學院)、工科試驗班(宏德書院)、法學(卓越實驗班)、工科試驗班(生物制造高精尖班)、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大數據雙學士學位)、工科試驗班(高端裝備與智能制造)等。
有9個專業錄取人數不少于10人,包括計算機類、工科試驗班(先進材料)、工科試驗班(化工能源與生物醫藥)、工科試驗班(高端裝備與智能制造)、工科試驗班(卓越工程師學院)、化工與制藥類(中外合作辦學)(中法精英工程教育試驗班)、理科試驗班(數學、物理電子與管理)、工商管理類(新文科經管法)、設計學類。
中國農業大學:新增多個卓工班、創新班
中國農大2025年在京錄取308人。
2025年,學校依托優勢學科、新開設了資源環境科學(拔尖創新班),2個農業智能裝備和水利類卓越工程師班,以及農業(智能農業)、動物科學(未來領軍)、土地科學與技術(智慧國土)等3個創新班。
招生人數最多的五個專業為機械類、食品科學與工程類、電子信息類、水利類、市場營銷。
全校新生男女比例約為1:1.27,男生占比最高的是工學院(66.99%),女生占比最高的是人文與發展學院(79.90%)。
這些數據怎么用?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副主任顧新宇建議:
考生和家長在使用招生錄取相關數據時,要注意兩個“適配”。
1.是否適配當年的招生情況,包括招生計劃、招生政策、錄取規則等。歷史數據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但一定要結合著當年的情況來做出判斷。
2.是否適配個人的發展路徑。專業熱度有周期性,考生不能簡單地以此為結果來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要多維度地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進行剖析,每個專業、每個行業都有佼佼者,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選擇。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務處副處長楊皆平建議,在2026年填報高考志愿前,考生應做好這些事:
1.熟悉高考政策
考生應了解招考政策,包括志愿設置、投檔規則、錄取批次等。只有熟悉政策,才能更好地制定報考策略。
2.收集信息
考生可通過陽光高考信息平臺、北京教育考試院官網、北京考試報、高校官網等權威渠道,收集各高校的招生章程、專業設置、師資力量、就業情況等信息。
3.準確定位自己
考生可根據平時成績和模擬考試成績,結合在學校和北京市的排名情況,大致確定自己在全市的位次,參考往年各高校在京的錄取位次和分數線,來判斷自己能夠報考哪些層次的高校和專業。
4.考慮興趣愛好和職業規劃
考生應盡早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思考自己的興趣愛好、優勢學科和職業傾向,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還可以通過參加職業測評、了解不同專業的課程設置和就業方向等方式,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專業選擇。
5.模擬填報志愿
在高考前,考生可以進行一次模擬填報志愿,熟悉志愿填報的流程和要求,檢驗自己的報考策略是否合理,及時調整和優化。
原標題:“雙一流”高校哪些專業熱度高?男女生分別愛學啥?來看數據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