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在于“篩選”,而在于“雕琢”
——在2025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張福利
親愛的2025級同學們,各位老師,各位家長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金秋九月開學季,揚帆起航正當時。今天,我們在美麗的湘信院隆重舉行2025級新生開學典禮。同學們帶著家人的殷切期盼,踏著逐夢的腳步,從祖國的四面八方走進湖南信息學院,成為新一屆“湘信院人”。首先,我謹代表全體師生員工,向來自全國各地6000余名新同學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向悉心培養你們的家長、老師以及支持湘信院發展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各界朋友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回望來時路,蒼茫見云霓。同學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將在中國高校最美校園——湘信院里展開新的人生畫卷。在學校創始人陳登斌董事長的帶領下,一代又一代湘信院人埋頭苦干、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從在校生2000余名到 22000余名,從租賃辦學到自建兩千畝生態智慧校園,從師資匱乏到匯聚一批高素質、高層次、高水平的教師隊伍,讓學校實現了“一年一變樣,五年一臺階,十年一跨越”。學校2019年、2024年連續兩次榮獲教育部、人社部授予的“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近6年在湖南省教育廳組織的全省民辦本科學校年度辦學檢查評價中每年榮獲優秀等級,其中近4年均為唯一優秀等級;近6年連續3次被湖南省教育廳評為湖南省普通高校就業創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優秀單位,就業率始終位于全省高校第一方陣;在2025年校友會中國民辦大學排名中躍居綜合類全國排名第8名,全國民辦大學信息類排名第一名。從默默無聞到湖南領軍、中國知名的民辦大學——這段激情燃燒的奮斗歷程,相信會讓你們更加清晰選擇這所大學的意義,也更加理解“自強不息,敢為人先”校訓背后的精神,從而更好地感受湘信院,去成為更好的自己!
老舍先生曾說:“人生最值得紀念的是‘大學生活’那一段,它是人生后半世生活的根基。” 大學四年,時間很長,長到足以令人回味一輩子;大學四年,時間又很短,短到很多人、很多事只開了個頭便再也沒有機會結尾。今天,你們即將開啟美好的大學生活,作為你們的校長和師長,我向大家提出三點期望:
一、以理想照亮前程,做信念堅定的奮斗者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歷史從未遠去,我們銘記歷史,既是對先輩的告慰,更是對現實的洞察——我們并非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只是有幸生活在和平的中國。站在歷史的坐標下,我們更應該深刻理解什么是使命擔當,什么是青春責任,什么是家國情懷。八十年前,先輩以血肉之軀守護山河;八十年后,我們當以青春之名接續奮斗。同學們,你們處于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代,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你們要時刻牢記新時代青年人使命擔當,青春有我,不負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曾寄語青年:“要勵志,立鴻鵠志,做奮斗者。”鴻鵠之志,就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關聯起來。在軍訓場上,你們共同用洪亮的軍歌、錚錚的誓言展示了訓練風采,學習軍人的吃苦耐勞、團結協作、頑強奮斗的精神,增強了國防意識和組織紀律。作為湘信學子,你們要力爭做一個有堅定理想信念、愛黨愛國、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青年;你們也要立志成人,掌握真才實學,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這是你們進入大學要學習的第一課,也是你們人生的終身課程。
二、以學習夯實根基,做知行合一的篤學者
“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識以領之,方能中鵠”。去年“開學典禮上”我曾經和你們的學哥、學姐們說過,“考上大學不是人生的拐點,真才實學才是跟隨人一生的駐點,挺膺擔當才是家國情懷的支點”。世上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在全國“大學最后悔的事”的調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 “虛度了大學時光”。可見,世上唯一不能復制的是時間,唯一不能重演的是人生,唯一不勞而獲的是年齡。同學們,人生的希望不在于一本二本,也不在于公辦和民辦,人生的希望是在同學們的奮斗之中。大學階段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是價值觀形成、人格成熟的關鍵時期。請警惕那些消磨意志的“舒適陷阱”——別讓被窩困住清晨的理想,別讓屏幕占據本該奔跑的時光,別讓游戲虛擬替代現實世界的拼搏。“Z世代”的你們更應該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酷?真正的“酷”,從不是躺平的“佛系”,而是奮斗的“高光”;從不是在虛擬世界“稱霸”,而是在現實之中“破浪”! “60分萬歲”的時代在湘信院早已過去,學校已全面啟動“E+C+1”學分改革,學工部正全面運行“五育畫像”系統,為全面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提供科學依據。希望同學們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培養人文素養,鍛煉強健體魄,提升審美能力,培育勞動精神,在實踐中檢驗所學,在競爭中提升能力,在協作中培養品格,完成從“學業”到“就業”的能力轉換,實現從“文憑”到“水平”的真正升華。
三、以創新引領未來,做敢為人先的開拓者
人工智能時代方興未艾。特別是隨著AI在深度搜索、思維鏈多模態融合等技術上的突破,大語言模型從原來的黑箱式的問答走向可解釋的因果推理,并達到領域專家的水平。大家或許已經發現,幾乎你的所有問題都能在CHAT-GPT和DeepSeek中得到答案;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趨勢是,AI正在逐步弱化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希望你們要學會像處理大數據一樣處理人生課題:去偽存真、聚類重點、洞察規律,用理性與智慧駕馭未來的不確定性;你們要保持“高版本”迭代的進取心,不斷升級自我的認知系統、能力矩陣和人格韌性,永遠兼容時代的需求。
同學們,在AI重構世界的今天,唯有創新的思維、審辨的智慧、溫暖的人文情懷,才是你們不可替代的競爭力。學會學習將比學會知識更加重要,希望同學們敢于跳出思維定式,破除條框束縛,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將“敢為人先”的精神融入學習與實踐之中。今年的畢業生中,“華為班”學生就業率達到100%,60余名同學進入華為及其生態企業,最高年薪達22萬元;今年上半年,我校學生在全國各類競賽中共榮獲268項獎項,其中榮獲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全國一等獎等國家級獎項20項;剛剛接到好消息,我校電科院學生孫浩、謝歡、吳雨欣在2025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得了全國一等獎,讓我們共同用熱烈的掌聲向獲獎的同學們表示祝賀!向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表示感謝!學校將努力為你們提供更多的產教融合與科教融匯平臺、競賽機會與創業孵化支持,鼓勵大家基于專業所學,大膽探索未知領域,勇于挑戰尖端問題。教育的真正價值不在于篩選“已完成的作品”,而在于雕琢“成長中的可能”。請大家記住:“做你們從沒有做過的事情叫成長,做你們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叫改變,做你們不敢去做的事情叫突破。”
同學們,“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嶄新的大學生活已經開始,新篇章待我們共同書寫。你們是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也是與湘信院“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更名湖南信息大學”同舟共濟、攜手共進的一代。請大家一定要牢記:“做信念堅定的奮斗者、做知行合一的篤學者、做敢為人先的開拓者”! 昨天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今天恰逢廖育嘉、汪涵等15名同學過生日,讓我們一起為老師們、同學們說一聲“節日快樂”“生日快樂!”
最后,祝同學們在湘信院躬逢其盛、不負韶華!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遇見閃閃發光的自己!
謝謝大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