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前行步履 鑄就人生厚度
——在四川大學2025屆學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校長 汪勁松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家長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儀式,為青春加冕、為新程壯行。首先,我謹代表全校師生員工、代表甘霖書記,熱烈祝賀2025屆同學們順利畢業!向為同學們成長辛勤付出的老師們、家長們、校友們,致以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
同學們,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交織激蕩,人工智能科技浪潮蓬勃發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加速推進,你們這一代是“平視世界”的一代,肩負著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長,前進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緩流也有險灘,有麗日也有風雨,有喜悅也有哀傷。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為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才能創造無愧于時代的人生。”前行是人生的主旋律,既是對外在世界的探尋,也是對內心深處的求索。前行的目的不僅在于抵達,更在于旅程中的蛻變。作為師長,今天我想重點圍繞堅守與選擇、平凡與偉大、困難與成長、過程與結果這四組關系,與大家分享一些感悟與體會。
第一,堅守是選擇的底氣,心有所定,方能行穩致遠。變化的世界里我們面臨許多選擇,有時讓人不知所措,有時讓人是非難辨。選擇是一時的人生,但人生是永恒的選擇。真正的選擇從不是隨波逐流,而是在壓力下堅定信念,在困境中堅守自我,在誘惑前保持清醒,在喧囂里篤定從容,為了目標一往無前、鍥而不舍。我們的老校長吳玉章先生,少年時立志“做點有益于人,有益于國的事情”。面對清廷的威脅,他不為所動;面對國民黨的勸誘,他堅定表示“絕不會二三其德”。新中國成立后,年過七旬的吳老仍為祖國教育事業貢獻力量,用一生踐行堅守的真諦。毛主席評價他:“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著名敦煌學家、我校杰出教授項楚先生,淡泊名利、潛心學術研究,幾十年如一日埋首古籍、求真求實,一字一句認真校勘,成千上萬次地糾正誤錄、辨明俗字,僅手抄卡片就數萬張,終成一代大家,填補了敦煌俗文學研究的空白。人生就是在不斷選擇中前行,在堅守中沉淀,始終志存高遠、守住本心,以德行立身,以實干立業,努力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更有厚度。
第二,平凡是偉大的底色,盡己所能,終成不凡之光。《三國志》中講:“塵霧之微,補益山海;螢燭末光,增輝日月。”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人的一生沒有那么多的波瀾壯闊,靜水流深方為常態,腳踏實地、持之以恒做好一件件小事,平凡的工作也可以創造偉大的成就,平凡的人也能收獲精彩的人生。“燃燈校長”張桂梅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公辦免費女子高中,用20年光陰幫助2000多名山區女孩走出大山,用平凡的力量托舉起她們的人生。今年2月,《光明日報》頭版報道了我校國際關系學院本屆畢業生楊聰同學的故事,他既是川大學子,也是一名扎根西藏阿里高原的人民警察。在高寒缺氧的惡劣環境中,他十多年如一日,風雪無阻,走遍轄區900平方公里的角角落落,對近700名群眾的情況了如指掌。今年畢業后,他又將返回基層一線。當接受記者采訪時,楊聰靦腆地說道:“我沒什么好寫的,我就是個平凡的人。”他們的事跡告訴我們,“偉大”不過是扎根于平凡崗位,把一件件平凡的事堅持做到極致,終將凝結成為時光長河中的不凡之光。
第三,困難是成長的試煉,歷經風雨,始得砥礪玉成。前行之路并非一片坦途,困難與挫折如影隨形,也許是工作不順心,也許是生活不如意,也許是一時的迷茫與困惑。正如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所講“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他一生跌宕起伏,少年時才華橫溢,卻屢試不第,進入仕途后又因仗義執言而含冤入獄,被貶到偏遠荒涼、瘴氣彌漫的龍場驛,甚至一度住在山洞里,但他依然保持樂觀的心態,潛心研究,終成一代大儒。真正的成長往往萌芽于逆境之中,并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實現蛻變。前幾天,我在參加畢業生代表座談會時聽到公共管理學院本屆畢業生粟秋滔的故事,這位21歲的青春女孩,在經歷身體痛苦與諸多不便的同時,并沒有選擇自卑和放棄,而是積極克服心理恐懼、學習困難和環境挑戰,從牽頭負責運營川大殘健融合工坊,到奔赴大山深處支教,再到勇獲“挑戰杯”國家級一等獎,她經歷了無數次的嘗試、無數次的失敗、無數次的突破,這種堅韌、執著、無畏和勇氣,讓她不僅收獲了豐富的人生體驗,更讓她自信從容地面對未來。前方的路總要自己蹚出來,堅韌不拔跨越山海,你會發現,那些曾經阻擋前行的挫折,已經化為成長路上最堅實的基石;那些曾以為會壓垮自己的重擔,也將成為人生厚度的注釋。
第四,過程是結果的鋪墊,點滴積累,自能厚積薄發。前行是一個長久的過程,真正的答案不在終點,而在過程本身。過于追求結果,往往會忽略過程中的美好,甚至有時讓人在追求中迷失自我。《韓非子》曾記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徒弟與師父比賽馭馬駕車,徒弟換了三匹馬都輸了,便埋怨師父沒教真本事。師父說,輸掉比賽不是因為本事不夠,而是你太在意輸贏,沒有把心思用在真正關系輸贏的“馬”身上。“莫問收獲,但問耕耘”,恰如春日播下希望的種子,日復一日施肥澆水,終會發現在不經意間已枝繁葉茂、花開絢爛。今年,動畫電影《哪吒2》以破竹之勢刷新中國電影票房在世界電影史上的紀錄。影片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長期耕耘、精雕細琢的必然。早在拍攝《哪吒1》時,導演餃子,也就是我校華西藥學院2003屆畢業生楊宇校友,帶領團隊將劇本打磨60多稿,角色設計推翻數十次;在《哪吒2》創作中,平均一個鏡頭的渲染時間超過200個小時,陳塘關一分鐘的打戲反復琢磨半年,他甚至對每個角色的動作、配音親身模仿、反復揣摩。成功是一個不斷學習、嘗試、創新和積累的過程,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結果。踏實走好的每一步路、認真做好的每一個細節、辛勤灑下的每一滴汗水,終將成為破土而出的力量。
同學們,時間之河川流不息。今天,你們即將從川大出發,奔赴各自新的旅程。希望你們面對時代洪流,堅守內心本真,心懷星辰大海,縱使風雨兼程,亦能乘風破浪,始終腳踏實地、辛勤耕耘,用鏗鏘步履丈量人生的精彩,鑄就人生的厚度。母校靜候佳音,也期待大家和廣大校友常回“家”看看!
最后,祝同學們畢業快樂!愿此去繁花似錦,云程發軔,萬里可期!
謝謝大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