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
    石河子大學:近五年來,累計14000余名畢業生留疆就業
    2025-06-17 17:13
    石河子大學
    作者:

      石河子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決策部署,堅持把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突出重要位置,著力從組織領導、就業引導、服務指導、培養倡導等方面發力,積極構建有組織的就業長效機制,努力完善就業工作體系,全力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強化組織領導,健全就業體制機制。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校黨委書記為組長的就業工作專班,將畢業生就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通過學校黨委常委會會議、學院黨政聯席會議等形式,常態化研究部署就業工作、通報就業進展和畢業生去向落實情況,形成學校黨委統一領導、學院主體推動、相關部門協同聯動、全校師生積極參與的“大就業”工作格局。把就業工作作為學院年度績效考核和干部評優評先的重要指標,對未落實畢業去向學生實行“掛圖作戰、精細管理”,嚴格開展就業數據學院交叉核查和學校全面自查工作,持續完善考核與評價機制,千方百計推動畢業生盡快就業。建立重點群體幫扶機制,按照“精準摸清人員底數、精準掌握就業情況、精準推送就業崗位、精準落實就業政策”的理念,依托學校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基地,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畢業生實行“一人一策”動態管理,推動學院領導包保到班、幫扶教師包保到人,確保對困難群體畢業生至少開展3次談心談話、推薦3個有效崗位、引導參加3次招聘會,實現有就業意愿的困難群體畢業生100%就業。

      引導扎根邊疆,強化育人留人導向。立足兵團高校特色,錨定新時代戍邊人培養目標,將就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組織學生赴疆內企事業單位開展研學活動,打造“思政實踐促就業”育人品牌,積極引導畢業生留疆工作。依托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每年組織5000余名學生深入天山南北的基層社區,開展科技助農、電商培訓、健康義診等各類服務,讓學生深度了解邊疆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引導畢業生扎根邊疆、奉獻邊疆。強化榜樣引領,持續開展“閃亮的日子——青春該有的模樣”人物事跡征集、優秀校友專題報告、基層就業卓越獎評選等活動,選樹一批“心有大我 至誠報國”的就業典型,通過主題班會、朋輩宣講等方式開展基層就業政策宣講,辦好基層就業出征儀式,引導畢業生將個人職業追求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近五年來,累計14000余名畢業生留疆就業。

      積極拓展資源,完善服務指導體系。深化重點領域校企合作,持續開展“訪企拓崗”專項行動,按照“學校到面、學院到片、專業到點”的原則,年均走訪用人單位650余家,拓展崗位7800余個,超過60%的走訪單位來學校舉行招聘活動,實現就業資源有效拓展。充分發揮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實施“萬企進校園”計劃和“百日沖刺”行動,學校組織開展大型綜合類招聘會,各學院獨立或聯合開展分層次、分類別、分區域專場招聘,實現“天天有宣講、周周有專場、月月有雙選”。深化校地合作,與河北省、海南省等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簽訂就業合作協議,組建“校外就業聯絡員”隊伍,每年聯合舉辦專場招聘會20余場,廣泛匯聚就業資源。推動與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崗位信息共享,打造石河子大學智慧就業服務平臺,推出“一鍵求職”功能,根據畢業生專業、求職地域、崗位要求等要素進行精準供需匹配,提高畢業生求職效率和就業質量。依托“疆河有約”生涯工作室,開展簡歷修改、面試優化、求職咨詢等專業化、個性化的就業指導服務,持續提升畢業生求職能力。

      注重供需適配,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夯實課程育人主陣地,建立起“1(《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X(‘X’項實踐活動)+N(‘N’門選修課)”就業指導課程體系,把成才觀、職業觀、就業觀教育深度融入“三全育人”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就業指導實效。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圍繞新疆“十大產業集群”和兵團七大優勢主導產業,動態調整招生來源、培養結構和就業目標,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支柱產業等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力度,2025年新增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基礎醫學、中醫學3個本科專業,持續推動就業、招生與培養之間的聯動機制。將就業質量作為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核心指標,開展畢業生中長期跟蹤調研和用人單位調研,形成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并強化結果運用,有針對性地改進學科建設、專業設置、教學改革與評估、就業服務等工作,切實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原標題:石河子大學全力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相關新聞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