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設教育強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論壇之平行論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在長春舉行。本次平行論壇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職業技術教育分會和長春汽車職業技術大學共同承辦。
會議期間,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職業技術教育分會理事長,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原黨委書記周建松接受中國教育在線專訪。他針對職業教育領域普遍關心的職業本科建設和“新雙高”建設等問題,分享了觀點與思考。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職業技術教育分會理事長,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原黨委書記周建松 接受中國教育在線專訪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中國教育在線:在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背景趨勢下,如何走好“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路徑備受關注。請您介紹一下此次平行論壇的相關主題和情況。
周建松:2025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中明確,主要任務包括“八大體系”、“九大任務”。其中“八大體系”之一就是構建產教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因此,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
此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雖壓縮了論壇規模,但仍將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作為平行論壇內容。按照學會要求,我們職業技術教育分會精心組織,分論壇主要圍繞兩大板塊展開,這也是當前職業學校和職業教育領域普遍關心的問題:一是職教本科建設,二是“新雙高”建設。
我們論壇上午的內容圍繞職教本科建設展開,嘉賓發言均聚焦職教本科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例如,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葛道凱副會長在致辭中,對現代職教體系建設的一些重大問題提出了高學術含量的思考;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林宇主任作了“強國建設背景下現代職教體系建設”的報告,圍繞強國建設背景下職業教育如何提高適配性,構建職教體系過程中如何強化產教融合,如何實現“本科做大、專科做強、中職做優”等問題展開引領性發言;隨后5位來自東部、西部、南部、北部不同地區,公辦、民辦不同類型院校的代表從各自角度分享了職教本科建設的實踐與經驗。我在會上則對職教本科的理論政策進行了回顧,對標《綱要》,針對職教本科發展質量全面提升等問題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思考。論壇下午的內容主要由六所各地不同類型的學校和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圍繞高水平、高質量建設進行系統研究分享。
我們希望通過這兩大板塊內容,聚焦推進現代職教體系建設的關鍵和重點,針對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實現思想碰撞和經驗分享,為整個職教戰線提供有益指導和幫助。
中國教育在線:論壇整體內容非常豐富。您剛才也提到,職教本科是當下關注和討論的重點。您認為職教本科院校的使命和擔當是什么?在教育強國建設中應發揮怎樣的作用?
周建松:我認為,在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職教本科必須加大力度、大力發展。我曾有一個判斷,保守估計,到2035年我國將有350所左右的職教本科學校,職教本科招生比例會占整個高等職業教育的35%;如果樂觀估計,到2035年職教本科學校可能會達到500所左右。我之所以持樂觀態度,主要基于以下對國家形勢的判斷:
一是政策導向明確。《綱要》明確將高等教育分為研究型、應用型和技能型,職業本科教育作為技能型高校的獨立類型,有其存在的價值和空間。從2014年提出職教本科,到2019年試點,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穩步發展職教本科”的重要指示,《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明確了職業學校教育包括專科、本科及以上層次,《綱要》提出“穩步擴大職業本科學校的規模和招生數量,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職業本科學校”,這些均為職業本科院校發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社會需求驅動。經濟社會發展不僅需要大量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我國高技能人才嚴重短缺,需補齊短板。同時,隨著科技革命快速進步,特別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發展,現有專科層次人才對產業變化的適應性不足,職業教育提升層次成為必然趨勢。因此,今后一個階段,職業教育重心上移是大趨勢。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職業教育主要是中等職業教育,本世紀初,主要是專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現在及今后,在繼續做強專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同時,重點是做大本科層次職業教育。
職教本科在職業教育體系中應發揮引領作用,引領職業教育培養技能成長型人才。此外,職教本科的發展對于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具有重要意義。以往高等教育偏重于精英教育,傳授理論知識較多,強調動手實踐操作較少,發展職教本科有助于優化高等教育結構,進而改善國家人才結構。
中國教育在線:“新雙高”建設也是會議討論重點,“辦學能力高水平、產教融合高質量”為職業院校指明了方向,您是如何理解“新雙高”建設的?
周建松:目前,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院校仍是我國職業教育的主體。“雙高”建設第一輪啟動時限于專科層次高職院校,2017年最初的想法是建設一批“地方離不開、業內都認可、國際可交流”的學校,后來國務院文件和教育部、財政部的具體實施方案提出“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16字目標,這對于專科層次高職院校仍具有啟迪意義,即其目標方向應是這16個字。
2024年,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提出“新雙高”發展戰略,賦予其“辦學能力高水平、產教融合高質量”14字要求,這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雙高”建設的新要求,即如何做好“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這篇文章,當前迫切需要解決兩個問題:產教融合高質量和辦學能力高水平。
為什么要“產教融合高質量”?“產教融合”一詞由職業教育首先提出,現已拓展到整個高等教育及經濟社會發展領域。對于職業教育而言,找到產教融合的契合點至關重要。雖然產教融合已提出幾十年,社會環境有所改善,但深度融合仍有差距,形式化現象較多,各方尚未形成合力。所以希望通過“新雙高”建設,在推進產教融合方面實現大的突破,這對職業教育發展具有特別意義。
為什么提“辦學能力高水平”?“雙高”建設根本上是為了促進學校辦學水平提高,特別是教學能力水平的提高。所以“新雙高”特別強調專業群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實習實踐條件與基地建設,這就抓住了辦學能力高水平的核心。教學工作是學校辦學的中心,也就是我們現在稱之為“五大要素”建設或“五金”建設,構成了“雙高”建設的主要內容。下一步,推進“雙高”建設的重點就是專業、課程、教材、師資、實習基地建設等,做好這五大建設,職業教育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能力必將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本文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職業技術教育分會理事長,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原黨委書記周建松在第63屆高等教育博覽會上的訪談實錄)
本欄目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聯合中國教育在線策劃、出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教育在線。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