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
    我國首次實現工程碩博士有組織、成建制、大規模校企聯合培養
    2025-06-20 14:00
    新華社
    作者:

      我國首次實現工程碩博士有組織、成建制、大規模校企聯合培養。這是記者從6月17日在重慶舉辦的卓越工程師培養現場交流推進會上了解到的。

      近三年來,中組部等9部委深入實施工程碩博士改革。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介紹,目前60多所高校、100多家企業已聯合招生2萬多名工程碩博士,教育部、國務院國資委布局建設40家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在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布局4家國家卓越工程師創新研究院。

      “學生從工程問題入手不斷深挖,可以挖到基礎性的科學問題。”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朱繼宏說,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有效結合了學校的基礎研究和企業的工程實踐問題。

      數據顯示,試點高校面向關鍵領域發布200多門核心課程,企業提供5000多個研究課題;首批工程碩士在實踐期間取得2500余項創新成果,校企聯合建設300多個工程師技術中心;遴選2000余名一線總師、1.2萬余名企業導師參與培養,300多名高校老師到企業掛職鍛煉……我國工程碩博士自主培養能力邁上新高。

      “目前我們選配的企業導師庫有600余人,都是高級以上職稱,集團首席科學家和首席專家占導師庫20%以上。”中國電科集團組織人事部副主任王笑非介紹,“具備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導師,能指導學生更好參與實際工程項目。”

      可憑借實踐成果答辯獲得學位,是工程碩博士學位評價改革領域的新突破。

      今年起實施的學位法明確,通過學位論文答辯或者規定的實踐成果答辯,可以授予碩士、博士學位。去年工程碩博士學位論文與實踐成果基本要求已經發布,專項試點高校已全部制定了學位申請實施細則。

      首批工程碩博士專項畢業生中,已有67人以產品設計、方案設計、案例分析報告等實踐成果申請學位。

      “卓越工程師的培養,比普通的專業學位學生培養難度更大。”重慶大學校長王樹新說,“但學生從中可以收獲的理論基礎更實、實踐能力更強,就業前景和發展潛力也會更好。”

      截至今年5月底,首屆工程碩博士專項2100多名碩士生中已有92%落實畢業去向,其中在實踐企業或本領域相近企業就業達70%,精準服務國家戰略。

      下一步,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將更加常態化,向所有工程類專業學位推廣、向所有專業學位研究生推廣,以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改革助力高等工程教育范式變革。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相關新聞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