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 für Kohlenforschung)所長本杰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受邀來到東方理工,為學校師生帶來一場題為《酸催化的普遍性》(The universality of acid catalysis)的精彩報告。
利斯特教授作為不對稱有機催化領域的開創者之一,開啟了催化研究的新篇章,也是光催化自由基研究領域的引領者,為人類合成化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東方理工協理副校長、理學部主任蔡宗葦發表歡迎致辭,他期待利斯特教授帶領我們走進有機小分子催化的精彩世界。報告由理學部化學學院教授鐘國富主持。
利斯特教授在報告中介紹了催化對合成化學的重要性,以及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在過去一百年里對化學的重要貢獻。他通過對自己科研工作的回顧,從20多年前的脯氨酸催化羥醛反應到近年來的手性強酸催化劑的開發與應用,與師生們分享了他的研究思想以及對化學、對研究工作的思考。他鼓勵大家在求學問知中,追隨自己的熱情,全力以赴做自己喜歡事情;保持好奇心,勇于進行不同的嘗試;志存高遠,追求“大目標”并努力為之奮斗。
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校長陳十一、常務副校長兼教務長張東曉、副校長鄭春苗與利斯特教授進行了親切的會談。利斯特教授還在協理副校長蔡宗葦陪同下參觀了學校永久校區,對學校的發展表示期待。未來,利斯特教授希望與學校進一步加強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
延伸閱讀
本杰明·利斯特,德國科學院院士、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主任。1993年畢業于柏林自由大學,1997年在法蘭克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因其對“不對稱有機催化的發展”做出貢獻而獲得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利斯特教授開發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不對稱有機催化,廣泛應用于高光學純手性化學品的高效構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