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
    田勇:以高校科技創新之力推動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
    2024-10-10 09:48
    中國教育在線
    作者: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繪制了宏偉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我們必須深刻理解全會的精神實質,以更加堅定的信心與決心推進改革創新,特別是在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要積極作為、開拓進取。新質生產力代表著前沿科技與創新模式深度融合所催生的強大驅動力。高校作為知識創新的搖籃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進程中,承擔著重要的使命與責任。本文從技術、行業需求及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深入探討如何推進有組織的科研工作,從而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一、以技術需求為導向,構建有層次的科研體系

      當前,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動力。面對國家和區域所面臨的戰略性、長期性以及緊迫性的“卡脖子”科技難題,高校作為科研創新的重要陣地,應當搶抓機遇、勇挑重擔,積極探索并推行有組織的科研攻堅策略,構建全新的科研組織范式。一個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科研平臺考核評價體系,對于激發科研活力、引導科研方向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往過度側重科研成果數量,卻對成果質量及社會實際貢獻重視不足的傳統評價模式,已難以適應新時代科技創新的發展需求。全新的評價體系必須將重心置于科研成果在解決實際問題、助推產業進步方面所發揮的效能,以此激勵科研人員聚焦關鍵技術難題,開展目標明確、針對性強的研究工作。一是要構建“六位一體”融合化創新模式。構建“核心技術攻關需求+高端科研平臺+高層次人才團隊+重大科技項目+標志性成果+成果轉化運用”的“六位一體”有組織科研融合創新模式,是實現資源整合、提升科研效率的有效之舉;這需要我們深入洞悉市場和社會的需求,以此為基礎搭建適配的科研平臺,匯聚優秀的人才團隊,承接重大科技項目,并全力爭取標志性成果,使之形成一個協同共進、有機融合的整體,達成從需求出發到成果產出的高效轉化。二是搭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研發平臺。為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高校要發揮傳統優勢學科和特色學科的積極作用,進一步加強與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的互動合作與交流,攜手共建產學研用聯合實驗室,這樣既能集聚高端人才和創新資源,為科研團隊創造實驗和驗證的優良條件,又能推動科學家與企業家、大國工匠等緊密協同聯動,實現技術需求挖掘、研發選題確立、技術難題攻克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的一體化運作。三是組建協同聯動實質化創新團隊。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共育共享、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積極探索校企聯合招才引智、一體化育才用才新模式,構建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涵蓋產業鏈上中下游的核心技術攻堅團隊。通過強化政策的銜接與聯動,破除阻礙創新的體制機制藩籬,為創新領軍人才營造優越的發展環境,確保其在學校、企業和地域都能施展出應盡才華,攜手攻克行業產業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難題。四是創建行業所需精準化攻關機制。針對行業產業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打造“企業出題、協同答題”的精準攻關模式,以產業化落地和市場化應用為導向,著力提升協同創新效能。同時,建立專利所有權共享、收益權讓渡等合作機制,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技術與產品創新進程,推動以需求為導向的有組織科研項目落地生根和有組織成果的高效轉化,構建高質量校企循環雙促進機制,為地方產業發展的迭代升級注入強大動力。

      二、以行業需求為根本,推動有組織的交叉融合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離不開學科的深度交叉融合。高校應不斷推進學科間的交叉融合,不斷服務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為新質生產力的培育發展提供有力的“催化劑”與“助推器”。一是要打造面向重大需求的交叉學科群,打破學科壁壘。學校應以敏銳的目光聚焦新質生產力中的關鍵技術難題,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重要需求,對自身的優勢學科資源進行深度整合,不再拘泥于傳統的學科界限和機構壁壘,而是以開放的姿態促進不同學科背景的科研人員展開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合作,打破學科之間的“孤島”現象,形成協同創新的合力。例如,在新能源領域,將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等學科的專家匯聚,共同攻克電池能量密度提升、充電時間縮短等難題;在生物醫藥領域,整合生物學、醫學、工程學等多學科的力量,研發更高效的藥物輸送系統和精準醫療技術。二是要構建鼓勵交叉融合的考評體系,激發創新活力。為保障學科融合的順利推進,構建科學合理、鼓勵交叉融合的考評體系至關重要。在考核評價的各環節中,應當堅持科學的評價導向,不再僅僅關注單一學科的指標,而是全方位地注重評價項目成果是否真正解決了關鍵科學問題,是否在實際應用中產生了顯著的價值。通過設立專門的交叉學科獎項,表彰那些在跨學科研究中作出杰出貢獻的團隊和個人;為在交叉學科領域表現優異的科研人員提供優先晉升的通道,激勵更多的人才投身于交叉學科研究。同時,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評價機制,避免因傳統的評價標準而束縛了交叉學科的創新發展。三是要加強交叉學科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資源共享。要推動學科的深度交叉融合,需要堅實的基礎設施和高效的資源共享機制作為支撐。一方面,學校應投入專項資金,建設先進的實驗設備和研究平臺,這些硬件設施應具備多學科通用性和前沿性,能夠滿足不同學科研究的需求。例如,建設具備高性能計算能力的大數據中心,為涉及數據分析的交叉學科研究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打造綜合性的實驗大樓,配備完善的實驗設備,為生物、化學、物理等多學科交叉實驗提供便利條件。另一方面,建立學科資源共享機制,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信息互通、資源共享。通過搭建學科資源共享平臺,實現科研數據、文獻資料、儀器設備等資源的高效利用。加強學科之間的溝通協調,避免資源的重復購置和閑置浪費。同時,鼓勵學科之間開展合作研究項目,共同利用資源解決重大科學問題與技術難題,服務地方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以人才培養為核心,夯實有創新的人才基礎

      創新拔尖人才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要素。高校要以培養創新拔尖人才為己任,不斷完善人才培養體系,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夯實根基。一是優化課程體系建設。在課程設置方面,高校應緊跟科技前沿,融入交叉學科知識。例如,在計算機科學專業中,增加生物信息學、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的課程,引導學生跨越傳統學科邊界,拓展思維廣度。同時,課程內容要緊密聯系實際應用,引入真實項目案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建立實踐教學基地,鼓勵學生參與企業的實際項目,提高他們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二是強化導師隊伍建設。導師在創新拔尖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關鍵的引領作用。選拔具有豐富科研經驗和卓越創新能力的教師擔任導師,是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為實現個性化指導,每位導師應指導適量的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深入了解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通過定期的交流和討論,導師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和困惑,并給予針對性的建議和支持。三是細化創新氛圍營造。高校應積極舉辦各類學術講座、科技論壇等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和企業家分享前沿成果和創新經驗。設立創新實驗室和工作室,為學生提供自由探索和實踐的空間,不受傳統課程的束縛,大膽嘗試新的想法和技術。建立創新激勵機制,對在創新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物質獎勵和榮譽表彰,如設立專項獎學金、評選創新之星等。同時,鼓勵學生組建創新團隊,促進不同專業、不同背景的學生相互交流與合作。四是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高校應積極與國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辦學項目,聯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人才。通過交換生項目、短期訪學等形式,讓學生親身體驗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研環境。與國際合作伙伴共同開展科研項目,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使學生能夠站在國際前沿思考問題,掌握國際先進的科研方法和技術。此外,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邀請外籍教師授課、開展國際課程合作等,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競爭力,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注入國際元素。

      四、以匯聚合力為前提,推動有保障的全面發展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需要我們將科技創新組織工作融會貫通、形成合力,共同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全面發展。一是要加強組織領導,引領發展方向。學校要成立專門的工作專班,匯聚包括學校管理層、學科帶頭人、企業合作伙伴等各方精英,以形成強大的統籌協調力量。通過精心制定明確且詳細的工作計劃和目標,將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各項任務精確分解到各部門和具體責任人,同時要建立健全嚴格的監督考核機制,以確保每項工作都能按計劃高效落實。二是要加大投入力度,筑牢發展基石。學校應積極主動地爭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充分利用政府對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重視,獲得更多的項目和資金;要加強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吸引企業的資金投入,建立產學研合作的長效機制。此外,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的力量,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捐贈等方式拓寬資金來源渠道,重點用于科研平臺的升級建設,購置先進的實驗設備和技術,為科研創新提供良好的硬件條件。同時應加大對拔尖人才培養的投入,提供充足的科研經費,解決其住房、子女教育等后顧之憂,讓他們心無旁騖地投身科研,為實現更多優秀成果突破創造有利條件。三是加深宣傳引導,厚植創新沃土。學校應通過多種渠道廣泛宣傳科技創新的重要意義和新質生產力的廣闊發展前景。利用校園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定期發布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和成功案例,讓師生及時了解行業動態。組織開展各類科技創新講座、論壇和研討會,邀請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分享經驗,提高師生對科技創新的認識和理解。樹立在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表現突出的先進典型,宣傳他們的事跡和經驗。鼓勵師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形成人人崇尚創新、勇于創新的良好氛圍,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作者:田勇,系成都理工大學助理研究員、電子科技大學廣東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相關新聞
    河南省教育廳 2024-09-29 15:56
    中國教育在線 2024-09-23 16:39
    中國教育在線 2024-09-23 12:03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