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陳潤生院士聘任儀式在河南科技學院辦公樓206會議室舉行,校長闞云超為陳潤生院士頒發講席教授聘書。新鄉市委書記李衛東,河南省委組織部人才工作二處處長、一級調研員馬豐收出席聘任儀式,校領導宋亞偉、闞云超、姚剛、胡鐵柱參加聘任儀式。聘任儀式由校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姚剛主持。
校黨委書記宋亞偉表示,陳潤生院士的加盟將極大推動河南科技學院及全省在生物信息學和生物醫藥等學科領域的發展,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學校將以此為契機,堅定不移深化人才強校戰略,持續推進人才引育體制機制改革,厚植群賢畢至、爭先進位、人才輩出的土壤,不辱使命,勇挑重擔,以優異成績回報省委、省政府和新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厚愛,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貢獻力量。
新鄉市委書記李衛東在聘任儀式上致辭。他代表新鄉市委、市政府對陳潤生院士受聘河南科技學院表示祝賀,指出新鄉市生物醫藥產業鏈完整、科教資源豐厚、科技成果轉化成效顯著,尤其是在血液制品、疫苗等行業處于國內領先地位。陳潤生院士到新鄉工作,中原智能醫學實驗室落戶新鄉,將極大促進醫學科技發展與創新,帶動新鄉市、河南省醫學發展再上新臺階。他希望中原智能醫學實驗室發揮生物醫藥優勢,積極推動與中原農谷的融合發展。新鄉也將全力支持實驗室的建設發展,持續深化校地合作,積極承接實驗室科研成果,促進產學研用各環節在更深層次、更廣范圍高效融合;持續做優創新生態,厚植創新土壤,為專家人才施展才華、建功立業營造一流的科研環境、提供一流的服務保障,讓各類人才在新鄉舒心生活、安心工作、專心發展。
陳潤生院士介紹了中原智能醫學實驗室的戰略謀劃、建設思路和工作計劃,表示將帶領團隊在醫學大數據與大模型的人工智能整合及非編碼RNA領域取得新的突破,為生物醫藥發展和人類健康作出更大貢獻。
河南省委組織部人才工作二處處長、一級調研員馬豐收代表省委組織部向陳潤生院士受聘為河南省中原智能醫學實驗室主任和河南科技學院講席教授表示祝賀,希望河南科技學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以院士聘任為契機,把握機遇,開辟學科建設新方向;聚焦創新,瞄準前沿領域重難點;厚植沃土,優化用人單位小氣候。廣大教師要按照“四個面向”要求,以院士為榜樣,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充分發揮科教融合的獨特優勢,堅持把學術和育人作為第一價值追求,主動瞄準基礎前沿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中的“卡脖子”難題,開展持續攻堅,爭取獲得更多原創性成果。
陳潤生簡歷
陳潤生,中國科學院院士,現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核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1964年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生物物理系,200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4年當選歐亞科學院院士。
陳潤生院士是我國最早從事理論生物學、生物信息學以及非編碼RNA研究的科研人員之一。三十多年來在生物信息學領域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曾參加我國第一個完整基因組泉生熱袍菌B4基因組序列的組裝和基因標識,曾參加人類基因組1%和水稻基因組工作草圖的研究。構建了收錄非編碼RNA及其基因的數據庫NONCODE,以及收錄非編碼RNA與其它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數據庫NPInter,這兩個數據庫也已成為了國際在非編碼RNA領域非常有影響力的數據庫。1996年獲得“小谷正雄”獎(“Kotani Prize”,生物領域);2008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12年獲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2013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