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
    于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詳細]
    河北師范大學 2025-07-08
    7月7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表了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張賀橋與諾貝爾獎得主羅杰·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團隊的研究成果。[詳細]
    上海科技大學 2025-07-08
    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主論壇7月6日在北京舉行。主論壇上,發布了2025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詳細]
    科協之聲 2025-07-07
    于2025年 6月29日16時56分在廈門安詳辭世,享年100歲。[詳細]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2025-07-01
    6月30日,科技部網站公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詳細]
    科技部 2025-06-30
    6月27日,國際期刊《科學》發表了中國科學家在再生醫學領域的一項里程碑式成果。[詳細]
    首都教育 2025-06-30
    6月23日,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在廣州召開。[詳細]
    教育部 2025-06-24
    公示期為2025年6月23日至27日。[詳細]
    教育部 2025-06-24
    2025年6月17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發布了一篇對饒毅教授的專訪,Nature向饒毅詢問了他如何看待中國在生命科學領域的作用,以及中國怎樣才能成為生物科技超級大國。[詳細]
    生物世界 2025-06-18
    近日,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新能源化工團隊在無偏壓光電化學水分解制氫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詳細]
    科技日報 2025-06-18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頒布第25屆中國專利獎。[詳細]
    華南理工大學 2025-06-16
    這是華南理工大學教師首次在國際數學界公認的四大頂尖期刊上發表高水平研究成果。[詳細]
    華南理工大學 2025-06-15
    近期,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調查審議,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務會議審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對相關科研不端案件涉事主體進行了處理。[詳細]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25-06-14
    6月1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就近期有不法單位或個人通過網絡、媒體及電商,冒用該委標識,公開售賣、有償修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等情況發布嚴正聲明[詳細]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25-06-13
    2025年6月4日,Nature在線發表北京大學與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開展的一項針對中國史前母系社會的重大研究成果[詳細]
    北京大學 2025-06-13
    唐孝炎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5年6月11日16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詳細]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公眾號“北大環院” 2025-06-1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6月11日上午在成都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講話。[詳細]
    新華社 2025-06-12
    從陀螺獲取靈感解決軸承摩擦特性評估難題,為航天國之重器打造高可靠“神經元”,一起來看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科技創新成果[詳細]
    中國教育報 2025-06-10
    6月8日,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葉濤教授團隊自主研制的高能量/功率密度光伏供電芯片系統與光學圖像載荷,搭載星跡源一號衛星近日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力箭一號遙七運載火箭成功實施空間部署。[詳細]
    西北工業大學 2025-06-10
    6月5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第二十五屆中國專利獎授獎的決定。根據高校科技進展統計,在本屆中國專利獎中,共有近80所高校的107個項目獲獎。[詳細]
    高校科技進展 2025-06-06
    該項成果將助力我國在核酸藥物開發新賽道實現領跑,打破國外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詳細]
    東南大學 2025-06-06
    近日,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環境與生態研究院副教授鄭博帶領由中國、法國和德國學者構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系統揭示了空氣污染如何通過調節大氣中羥基自由基(OH)濃度來影響全球甲烷收支,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協同開展減污降碳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詳細]
    清華大學 2025-06-05
    近日,由廈門大學、翔安創新實驗室夏寧邵團隊和萬泰生物聯合研制的九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大腸埃希菌)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詳細]
    廈門大學 2025-06-04
    近日,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科學中心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團隊等合作,系統研究了云南省17個遺址127例距今7100年以來的古人類基因組。[詳細]
    四川大學 2025-06-04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詳細]
    科技日報 2025-06-04
    近日,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龍笛教授團隊在全球地表水體遙感監測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詳細]
    清華大學 2025-06-04
    上海交通大學陳險峰教授團隊聯合上海電力大學李淵華教授團隊,在量子直接通信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成功構建了一個四個節點間300公里級的全連接量子直接通信網絡。[詳細]
    科技日報 2025-06-03
    5月30日,正值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2025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在京舉行。[詳細]
    中國科協之聲 2025-05-30
    “兩彈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華民族為之自豪的偉大成就。有這樣一群科技工作者,他們把自己的一生,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為我國的“兩彈一星”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詳細]
    新華社 2025-05-30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詳細]
    新聞聯播 2025-05-30
    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其中:李雪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詳細]
    新華社 2025-05-29
    2024年我國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到15.37%;基本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為44.07%,人口規模達4.4億,為國家創新發展進一步夯實勞動力基礎。[詳細]
    新華社 2025-05-29
    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孫鑫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5年5月27日下午15:18在新華醫院逝世,享年87歲。[詳細]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 2025-05-28
    新華社巴黎5月26日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6日發布新聞公報說,包括中國科學家王小云在內的5人獲得2025年“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以表彰她們在物理、數學和計算機科學領域的開創性貢獻。[詳細]
    新華社 2025-05-2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薛天、馬玉乾團隊與龔興龍、王勝團隊,聯合復旦大學張凡團隊,以及國際科研機構合作,制備出高透明、高轉化效率的上轉換隱形眼鏡,實現人類近紅外時空色彩圖像視覺能力。[詳細]
    中國科學報 2025-05-23
    5月21日,南京大學科技創新大會現場發布了“南京大學789科技攻關計劃”。[詳細]
    南京大學 2025-05-23
    5月21日,據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官網顯示,馮身洪已任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詳細]
    中國教育在線 2025-05-21
    近期,東南大學團隊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接連發表文章,彰顯東大團隊在相關研究領域的國際學術影響力。[詳細]
    東南大學 2025-05-20
    微米級”較真、“重量級”保障,從惠及糖尿病患者的每日監測福音,到為海洋科學研究和涉海專業人才培養提供裝備保障,一起來看廈門大學、同濟大學的科技創新成果[詳細]
    中國教育報 2025-05-20
    首頁 > 科技 > 科技動態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2025-07-01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