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第63屆高等教育博覽會、建設教育強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論壇新聞發布會在吉林長春舉行。
發布會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李楠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了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在本屆高博會中統籌展會和論壇,有效有力服務教育強國建設的具體情況。
李楠表示,中國高教學會作為高等教育學術共同體、教育部直屬高等教育國家智庫、黨和政府聯系高等教育戰線的橋梁紐帶,成立42年來始終堅持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向同行,勇擔服務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光榮使命。今年是《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落地實施的開局之年、教育強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起步之年。經過系統研究和深入論證,學會決定主動改版升級高博會,創辦高教改革發展論壇,以展會之力和論壇之智,支撐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高等教育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的龍頭作用。具體講,就是學會要做好“三個服務”,增強“三種感受”。
一是服務辦學治校實踐,強化豐富多元的載體功能,增強高校和師生的獲得感。
本屆高博會,將發揮人才交流的“會客廳”、科技成果轉化的“大集市”、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訂貨場”、高校畢業生就業“簽約地”的綜合效能。通過展會集中傳播展示的形式,大力推進教育鏈、人才鏈、科技鏈、創新鏈與產業鏈精準對接,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讓全社會更深入了解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成就和服務國家的貢獻,助力東北全面振興,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撐。
本次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論壇,以教育強國建設為主線,突出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匯聚學會會員、會員單位和教育專家的力量,是理論和實踐研究、思想和經驗交流的學術盛宴。論壇旨在研討高等教育強國建設新路徑新范式,宣傳高等教育強國研究成果,把教育強國建設系統完備、內涵豐富的“大戰略”,轉化為明確具體、可感可及的“真行動”,切實服務加快教育強國建設。
二是服務教育中心工作,暢通決策和反饋的橋梁紐帶,增強上級機關的價值感。
有效辦實是中國高教學會工作的總目標。學會已經明確,要把高博會和論壇辦成教育部司局和直屬單位推進工作的重要陣地。加強與教育部有關司局溝通聯系,使本屆論壇在主題方向確定、政策指導、專家邀請等關鍵環節得到教育部相關司局的大力支持與指導,為論壇的高質量舉辦提供了堅實保障。希望通過論壇和高博會匯聚優秀改革成果、實踐經驗、高層次人才,積極回應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大關切,讓展會和論壇的實效,更快更深更強烈地被更多人感受到。
要實現這個目標,中國高教學會必須始終圍繞部黨組中心工作,服務教育強國建設大局,以有為公轉帶動有效自轉,構建教育部各司局、地方政府、省教育廳、地方高教學會、學會分支機構、單位會員/個人會員、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協同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工作格局,匯聚起加快教育強國建設的巨大合力。
三是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突出高校發展成就和科技貢獻,增強高教戰線的成就感。
高等教育是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的結合點。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就是要在辦學治校過程中,把發展、培養、增強3個動詞有機結合起來,在發展科技中培養人才,通過培養人才增強創新,在創新驅動中實現科學技術的生產力價值。中國高教學會要圍繞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在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不斷開辟新賽道、塑造新優勢。
高博會再次走進東北,通過“院士名師東北行”活動定向匹配優質資源,通過人才供需精準對接緩解東北“引才留才”難題。論壇匯聚各方力量,為東北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合作機遇。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