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
    南旭光:開放大學何以成為新型大學
    2024-12-17 17:45
    中國教育在線
    作者:

      以“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數智賦能”等關鍵詞為主題的新發展階段,為開放大學今后的發展孕育著無限可能。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的“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戰略部署,圍繞“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的要求,已走過45年辦學歷史、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的開放大學,應將轉型發展目標定位到“新型大學”上。

      何為“新型大學”?首先,它必須是不同于傳統大學,能夠探索“新模式”、開創“新道路”的一類轉型的或者新生的高等教育機構;其次,它應該是以舉辦學歷教育為重點,融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于一體的新型大學;第三,它可能是物理大學和數字大學雙輪驅動的大學,重構大學與社會關系,成為一所真正鏈接世界的大學;第四,它理應是教育主體不定化、教育資源無界化的“永遠不下課、永遠不放假”的大學;第五,它能夠是能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新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和模式的大學。

      基于此,開放大學應瞄準“新型大學”的辦學發展愿景,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打破既有的發展路徑障礙、重塑發展新范式上下功夫,在破除體制機制制約、重構開放大學辦學體系上下功夫,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多類教育融合發展上下功夫,在推動數字化轉型升級、優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上下功夫,從而著力構建高質量發展新形態。唯有如此,一個“新型大學”方能成功出世。而要做好這些,開放大學更要鍛造好開放辦學的理念、融合發展的模式、韌性治理的能力。

      首先,開放辦學是開放大學成為新型大學的基本理念。

      開放大學在本質上是通過集成式、數字化、系統性創新實踐實現教育資源整合,開放辦學是其成就新型大學的新特質、新使命、新形態的基本特征。開放大學應秉承人的開放、地點的開放、方法的開放和思想的開放等辦學理念,堅持“不求所有,但求發展”的理念,積極吸引社會的廣泛合作,全方位開放,加快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開放大學的開放性既體現在中職、高職、本科教育的銜接融通,學歷教育和非學歷培訓的協同聯動,還體現在學生身份崗位的多樣性、學生年齡層面的多樣性。為此,開放大學要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辦學形式更加開放,要堅定不移地走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合作之路,推動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開放辦學格局,完善終身學習體系,為自身發展不斷拓寬新空間。開放大學要圍繞牢固樹立開放辦學理念、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打破傳統教育邊界壁壘等方面,跳出開放教育看開放教育,還要跳出教育看自身辦學發展,主動打破自我循環發展的小格局,變“筑墻”為“推墻”,在開放合作中找準新增量、激活新變量、形成新動量,在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上,交出一份優秀答卷。

      其次,融合發展是開放大學成為新型大學的有效模式。

      開放大學要成為新型大學,就要加快探索覆蓋全場域、全領域的教育模式,做多類教育融合發展的創新工廠,打造交叉融合、特色發展的新格局。為此,開放大學應圍繞如何變革人才培養體系、如何創新教育服務模式、如何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等問題,在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繼續教育之間,在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與課程、教學方式、辦學設施、考核評價、成果認證等方面,加強改革創新實踐,實現形式上協同、路徑上連通、結構上融通、內容上融合,構建全新的教育生態體系。開放大學要推動多類教育協同創新,讓發展形態更顯融合,不僅要全方位加強與各類院校、政府機構、社會組織、行業企業等的互動,還要跨越不同教育類型的邊界,建立有機聯動、相互促進的循環關系,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創新方案。開放大學要圍繞探索跨界融合的發展路徑、搭建教育融合的綜合平臺、推動學習成果的認證服務等方面,站在構建現代終身教育體系的高度,思考支撐職繼融通、職普融通、普繼融通的底層邏輯,有效解決學歷與非學歷之間的成果認證的矛盾,推動教育發展模式、育人方式的融合貫通,構建人才培養新模式、新路徑。

      第三,韌性治理是開放大學成為新型大學的重要能力。

      開放大學由于具有“開放、靈活、全納、終身”等屬性,在數智時代會面臨著比其他高校更具復雜性和挑戰性的組織發展情景和治理場域。為此,開放大學要積極面對紛繁復雜的外部沖擊和不確定性,堅持韌性治理的基本要求和價值追求,圍繞社會發展形態變革而動態塑造發展目標,統籌制定辦學體系重大制度建設,基于共同的發展愿景與辦學目標,調動所有行動主體共同參與行動,尤其是強化對風險的預防性、全過程性,增強開放大學辦學共同體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開放大學要推動管理體制機制改革,讓治理能力更具韌性,要堅持問題導向、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主動改變過去那種按照行政隸屬關系確立的分級管理模式,把解決重大矛盾、防范化解辦學風險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開放大學要圍繞推進管理制度體系創新,重塑多元合作辦學體系,構建數智賦能治理模式等方面,圍繞打造一體化協同發展的“開放大學發展共同體”之需要,聚焦分類破解當前體系辦學中的弊端,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打造立體化、多元化辦學結構,全面深化放大學教育教學綜合改革,促進基層單位與產城共興、與社會共榮、與時代共進。

      作者:南旭光,重慶開放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

      本文是重慶市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大項目“更開放·更融合·更韌性:一體化協同推進重慶開放教育體系高質量創新發展改革實踐”(Z2241010)的階段性成果。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相關新聞
    中國教育在線 2023-03-24 12:27
    中國教育在線 2024-12-09 14:13
    中國教育報 2016-02-05 13:56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