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
    共探數字素養提升路徑 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智能時代教師數字素養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2025-11-07 11:30
    中國教育在線
    作者:

      2025年11月5日上午,第八屆中國教育技術創新發展與應用成果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時代教師數字素養發展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二期成功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主辦,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教師數字素養發展專業委員會、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戰略研究基地(華中)承辦,北京繼教網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北京外研在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協辦。論壇現場吸引了全國各級各類學校校領導、教師發展部門、教學管理部門、教育數字化部門負責人,高校及科研機構教育科研工作者,以及教育數字化與人工智能教育相關企業代表等500多人參會。

      聚焦時代變革,共探教師數字素養發展新路徑

      在人工智能浪潮重塑各行各業的今天,教育領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論壇以“智能時代教師數字素養發展”為主題,旨在為全國各地各級各類教師培養與智能研修搭建“交流分享、啟迪智慧、引領示范、成果推廣”的高端平臺,依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戰略研究基地(華中)的科研積累,以數字技術與人工智能融合創新應用為牽引,探索教育數字化轉型深化實踐的新模式,開辟教師發展新賽道,塑造教師發展新優勢,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教育強國提供堅實支撐。

      高規格陣容聚智:理論引領與實踐經驗深度融合

      本次論壇以 “探索教育數字化轉型新模式,構建教師數字素養全鏈條服務體系” 為核心目標,邀請教育領域頂尖專家與一線實踐先鋒組成強大嘉賓陣容。論壇由華中師范大學吳砥教授、陳敏副教授分別主持,分 “領導致辭、專家報告、案例分享、成果發布” 四大環節,實現理論高度與實踐深度的有機統一。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會長楊宗凱在開幕致辭中指出,教育數字化轉型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國家未來競爭力的“必修課”。他強調,教師是這場深刻變革中最關鍵的力量,其數字素養直接決定了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的深度與廣度,是打通教育數字化“最后一公里”的根本保障。本次論壇旨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通過搭建高規格交流平臺,聚焦“教師數字素養”核心議題,以“頂天”“立地”的研討方式——既邀請知名學者進行高屋建瓴的主旨報告,又匯集多領域實踐者分享一線案例,共同探索智能時代教師發展的新路徑。他特別表示,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將當好 “聯結器” 和 “催化劑”,攜手各方以此次分論壇為起點,為鍛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新時代教師隊伍,加快教育強國建設貢獻智慧與力量。

      在專家報告環節,清華大學一級教授謝維和率先帶來《論 APP 的教育性 —— 簡談教師的數字素養》主題分享,從教育本質出發,剖析數字工具的教育價值邊界,提出 “教師數字素養需以‘育人’為核心,避免技術應用流于形式” 的核心觀點,為一線教師如何理性運用 APP 等數字工具提供方法論指導。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劉寶存則以《教師數字素養框架的全球圖景與本土構建》為題,系統梳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歐盟等國際組織及各國素養框架的特色與共性,結合我國《教師數字素養》標準,提出 “兼顧國際視野與本土需求的分層構建路徑”,為區域與學校制定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方案提供理論參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熊璋聚焦《人工智能教育的科學道路》,強調 “人工智能教育需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平衡技術教學與科學素養培養”,引發與會者對智能教育本質的深度思考。

      多維度案例分享:覆蓋全學段的實踐創新成果

      一線實踐案例分享環節成為論壇亮點,來自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及企業服務領域的代表,帶來各具特色的數字素養提升經驗,展現不同場景下的創新解法。

      基礎教育領域,銀川市第十五中學副校長高銀莉以《智能技術助力課堂教學創新》為題,分享學校通過 “預習數據診斷 — 課中智能互動 — 課后個性化作業” 的全流程數字化改造,將技術融入課堂教學各環節,實現從 “經驗教學” 到 “數據驅動” 的轉變,為中小學教師數字素養落地提供可復制的課堂實踐樣本。

      教師培訓領域,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總編、研究院院長張曉明帶來《數智技術賦能教師新質培訓的實踐突圍》案例,詳細介紹繼教網依托 “TeachSeek 數智教育平臺” 構建的 “精準診斷 — 個性培訓 — 實踐跟蹤 — 效果評估” 閉環體系,通過 AI 測評定位教師能力短板、智能推薦研修資源,破解傳統培訓 “碎片化”“兩張皮” 難題,為教師數字素養培訓模式創新提供實踐范本。

      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領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鄧雁希分享《高校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模式創新與實踐探索》,介紹學校通過 “診、訓、賽、研” 一體化體系,結合學科特色推進教師數字素養與教學科研深度融合;大同數據科技職業學院校長趙英虎則聚焦《數據科技特色高職院校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策略》,闡述面向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如何通過 “校企協同、項目驅動” 提升教師數字技術應用與課程開發能力。

      此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社長助理、北京外研在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CEO 李會欽,無錫市梁溪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教育局副局長邵華強,分別從企業服務與區域推進視角,分享 “數字化賦能教師發展新生態”“AI 賦能區域教師數字素養發展路徑” 的創新實踐,為論壇提供多維度、全場景的經驗參考。

      成果發布錨定方向:500 + 參會者共繪教育數字化藍圖

      論壇尾聲,華中師范大學吳砥教授發布《教師數字素養發展典型案例(2025)》成果,系統收錄本次論壇及全國范圍內的優秀實踐案例,為各地各學校推進教師數字素養工作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操作指南。同時,還發布了專門聚焦教師數字素養測評與提升的“博雅智評·師友智能體”,該智能體專門為服務教師素養發展而推出,旨在幫助區域管理者和教師準確掌握現狀,科學規劃提升路徑。

      最后,吳砥教授對論壇進行總結,指出本次論壇實現 “三大突破”:一是理論與實踐結合更緊密,專家觀點直指痛點、案例經驗可落地;二是覆蓋學段與主體更全面,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從學校到企業形成協同合力;三是成果轉化更直接,發布的典型案例為后續工作提供明確路徑。

      作為協辦單位,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總經理石光表示,未來繼教網將持續發揮平臺資源與技術優勢,將本次論壇的思想成果與實踐經驗轉化為具體服務 —— 一方面優化 “教師數字素養 AI 測評與培訓體系”,為各地提供個性化研修方案;另一方面加強與高校、企業的協同,共建教師數字素養發展生態,助力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落地見效。

      參會代表紛紛表示,本次論壇內容兼具 “高度、深度、溫度”,既明確了教師數字素養發展的理論方向,又獲得了可直接應用的實踐方法,還發布了重磅的研究成果,非常有收獲,后續將把論壇成果融入本地、本校的教師發展工作,為促進智能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建成教育強國貢獻力量。

      (供稿: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教師數字素養發展專業委員會)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相關新聞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