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
    河南:安排130億元建設經費,強力推進“雙一流”建設和創建
    2025-10-09 11:44
    河南省人民政府
    作者:

      9月25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高質量完成“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六場),全面介紹河南省“十四五”時期教育事業發展的總體情況。河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朱自鋒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河南省委、省政府出臺一攬子超常規支持政策、安排130億元建設經費,強力推進“雙一流”建設和創建。

      朱自鋒介紹,五年來,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高等教育,采取強有力的舉措,推動高等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發生了格局性變化,可概括為“四個更加”:

      第一,高等教育結構更加優化。“十四五”時期,全省本科院校由57所增加至62所,冠名“大學”的高校增加至13所,填補了藝術、體育類本科學校的科類空白,彌補了部分省轄市本科學校的區域空白。“十四五”成為河南高等教育發展最為快速的時期,毛入學率有望達到60%,與“十三五”末相比提高8個百分點,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廣大學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

      第二,高水平大學建設成效更加顯現。省委、省政府出臺一攬子超常規支持政策、安排130億元建設經費,強力推進“雙一流”建設和創建。鄭州大學建設河南省首個大科學裝置。河南大學連續5年在《自然》《科學》發表高能級創新成果。“雙一流”創建高校的7個學科入選教育部優先發展學科,獲批建設國家醫學中心,在載流摩擦學、糧油儲藏與加工等特色領域穩居前列。中國現代農業聯合研究生院落地河南,高校牽頭的全國重點實驗室新增5家,實現重大突破。“國字號”相繼扎根中原沃土。

      第三,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更加有力。一是聚焦國家戰略和河南省重點產業鏈群,不斷推進學科專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直接服務支撐河南省重點產業鏈群的省重點學科、本科專業均占比70%以上。河南省成為教育部學科專業調整優化機制改革的首批試點。二是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現代農業、未來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以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己任,設立247個現代產業學院等新型特色學院,創建5個卓越工程師學院,布局215個科技小院,實現了校企研發中心對主導產業的全覆蓋。獲得國家一流本科專業408個、一流課程525門,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輸送了一大批德才兼備、契合市場需求的拔尖創新人才。三是瞄準破解產業“卡脖子”難題,產出了“高端軸承”“小麥新品種”等一系列創新成果。高質量建設4個國家大學科技園、20個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55家協同創新中心。累計承擔企事業單位委托科技項目超過3.8萬項,經費達到90億元,切實做到“社會和產業有需求、高校有服務”。與此同時,新型高校智庫建設以及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持續推進,等等。

      第四,高等教育改革更加深化。一是推進高校科研成果管理改革,完善項目評審、科技獎勵、成果賦權等激勵引導制度,探索實施長周期穩定支持和評價、科研成果轉化收益分配等一系列政策機制,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二是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積極推動高校院辦校、大部制、學部制等體制機制改革,以及學分制、書院制、研究性教學、本研貫通等育人模式改革,深入推進AI賦能人才培養,獲得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15項。三是推動教育教學評價改革,對53所高校開展教育教學評估,每年投入1.82億元實施專業評價和一流專業建設,本科教育質量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四是開展人才評價改革,深化職稱評聘改革,引育一批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人才第一生產力的大旗高高舉起。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相關新聞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