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
    “上桌”制定規則、標準“走出去”——我國工程教育邁出從“跟跑”到“領跑”的關鍵一步
    2025-09-29 11:51
    微言教育
    作者:

      在9月27日中國卓越工程師培養聯合體主辦的第二屆卓越工程師培養國際會議上,中國與國際工程聯盟簽署聯合聲明,與歐洲工程教育認證網絡達成聯合共識;有關高校、企業聯合海外校企共建6所海外卓越工程師學院簽約……幾項合作的達成引人注目。

    邁出從“跟跑”到“領跑”的關鍵一步
    ——第二屆卓越工程師培養國際會議觀察

      工程教育在校生超900萬人,每年向社會輸送超200萬名工程人才……中國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且高質量的高等工程教育體系,有力支撐起了中國龐大的“工程師紅利”。

      如今,中國工程教育正將目光投向廣闊的國際舞臺。

      在9月27日中國卓越工程師培養聯合體主辦的第二屆卓越工程師培養國際會議上,幾項合作的達成引人注目。中國與國際工程聯盟簽署聯合聲明,啟動構建研究生層次工程教育國際互認協議;與歐洲工程教育認證網絡達成聯合共識,加強卓越工程師培養合作。會上還進行了有關高校、企業聯合海外校企共建6所海外卓越工程師學院簽約。

      “這是我國工程教育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際合作,意義重大,表明中國的工程教育從過去的跟隨到并行,再到現在開始引領,是我國工程教育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提升的集中體現。”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理事長王樹國說。

    填補關鍵空白
    引領未來工程教育

      目前,國際工程聯盟建立了覆蓋中職、高職、本科等三個層次的工程教育互認協議。中國在2016年加入了本科層次的工程教育互認協議《華盛頓協議》。

      此次啟動建立的研究生層次工程教育國際互認協議,是全球首個聚焦工程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層次的國際互認倡議。

      “這將填補全球工程人才認證體系的關鍵空白,構建高層次人才互認新基準。”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主任徐維清表示。

      當今世界,科技飛速發展,全球產業對具備研發能力、系統思維和領導力的高層次工程人才需求迫切。“協議就是為這類人才建立一個國際通用的質量標準,應對可持續發展、人工智能等系統性挑戰。”徐維清說。

      徐維清介紹,研究生教育在生源、培養模式等方面表現出多樣性,新的協議框架將充分考慮差異性,尊重并包容多樣性,確保不同背景的高質量人才能獲得公正評價和國際認可,以此促進教育模式的創新與交流。

      這一協議也將為中國工程師“走出去”鋪設高速路。

      未來,隨著協議正式簽署,我國工程碩士、博士學位將更易獲得國際認可,這將極大簡化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在全球執業、科研和服務的程序,為中國技術和中國標準走向世界提供人才支撐。

    “上桌”制定規則
    提升國際影響力

      中國為什么能牽頭研究生層次國際工程教育互認協議文本與標準的研制?

      3年前,中國啟動了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改革。目前全國已布局建設40家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校企聯合招生2萬多名工程類碩博生,建設4家國家卓越工程師創新研究院,成立中國卓越工程師培養聯合體,首次實現了有組織、成建制、大規模的校企聯合培養。

      “現在到中國拿出自己標準的時候了,把中國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的經驗融入國際教育體系,在國際工程教育規則制定中扮演‘引領者’角色。”王樹國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趙長祿介紹,中國正在建立卓越工程師培養能力標準、培養標準、認證標準一體化標準體系,其中培養標準包括12份工作指南,覆蓋企業課題庫、雙導師隊伍、校企聯合招生、在企實踐管理、就業與職業發展等全過程。

      國際工程聯盟主席伊麗莎白·泰勒認為,中國工程教育在高校差異化發展、增強創新能力、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教育數字化與人工智能融合等方面進行了卓越的改革。

      “協議由中國倡議構建,并且未來相關工作也將由中國牽頭,這充分證明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工程教育質量和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高度認可。”伊麗莎白·泰勒表示,通過牽頭協議制定,中國在工程教育認證方面的成功經驗和模式得以成為全球標準制定的重要參考,為世界工程教育貢獻了“中國方案”。

    標準“走出去”
    回應全球產業升級

      在第二屆卓越工程師培養國際會議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同濟大學、重慶大學分別與西班牙瓦倫西亞理工大學、巴西坎皮納斯州立大學、印度尼西亞萬隆理工學院、秘魯國立圣馬爾科斯大學、肯尼亞內羅畢大學、老撾國立大學簽約,將圍繞卓越工程師培養開展密切合作。

      這意味著中國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和標準進一步走向世界。

      “我們與印度尼西亞萬隆理工學院合作創立海外卓越工程師學院,將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培養,用中國的工程教育模式和標準服務全球發展。”中南大學副校長郭學益說。

      “作為巴西頂尖高校,與北京交通大學簽署卓越工程師培養合作協議,將深化兩校合作,共同面向未來合作培養優秀國際化人才。”巴西坎皮納斯州立大學副校長克勞迪婭·莫雷莉對未來合作充滿期待。

      會上,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與歐洲工程教育認證網絡達成《關于加強卓越工程師培養合作的聯合共識》。歐洲工程教育認證網絡主席何塞·卡洛斯·夸德拉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描繪了一幅“雙向賦能、共同進化”的合作圖景:“對歐洲乃至全球工程教育體系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契機,通過吸納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先進的工業實踐,使全球標準體系更加包容、更具活力,更好地適應多極化的世界。”

      “互學互鑒的目標是形成一種‘共商、共建、共享’的新模式,共同推動全球工程教育應對未來的挑戰。”何塞·卡洛斯·夸德拉多說。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相關新聞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2022-12-05 11:37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