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
    網信軍官的搖籃!解碼報考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的十大理由
    2025-05-28 12:08
    中國教育在線
    作者:

      2025年,中央軍委決定調整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為高等教育院校,面向社會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

      下面讓我們走進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解碼報考這所大學的十大理由。

      1、底蘊厚重、血脈賡續的光輝歷史。

      1931年2月,依托反圍剿戰斗中繳獲的一部半電臺,在毛澤東、朱德同志親自倡導下,紅一方面軍無線電訓練班在江西寧都小布村開班,學校的前身——中國工農紅軍通信學校,就溯源發端于此。歲月輾轉更替、紅色血脈賡續,此后在艱苦卓絕的辦學歷程中,先后十余次輾轉遷移和更名組建,2017年以原國防信息學院、西安通信學院為基礎,重建為國防科技大學信息通信學院。2025年,調整組建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是全新打造的戰略性兵種信息支援部隊唯一直屬大學

      2、為戰而生、向新而建的時代使命。

      信息支援部隊是全新打造的戰略性兵種,是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行的關鍵支撐,在推動我軍高質量發展和打贏現代化戰爭中地位重要、責任重大。為適應網信體系新域新質定位、技術快速發展特點,全面支撐信息支援部隊和全軍網絡信息體系建設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和高水平科學研究,2025年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應運而生,是我軍網信軍官培養的搖籃

      3、智能引領、網信主導的學科專業。

      大學聚焦網絡信息體系新域新質領域,開設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數據鏈工程、電磁頻譜工程、信息安全、智能視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指揮信息系統工程、軟件工程、網絡工程等10個本科專業,建設信息網絡科學與技術、數據智能與云計算、軟件工程與指控系統等6大學科群,形成了以網絡信息技術為主導,覆蓋網信各領域新型學科專業體系。

      4、精英薈萃、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

      大學設有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得者及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裝備發展部等各領域專家90余人,建有7個國家級、軍隊(省)級重點實驗室,是全軍首批招生培養軍事學碩士研究生的院校之一,是最早開展信息戰理論研究的院校。近年來,獲國家、軍隊(省)級獎項300余項,被評為全軍“教學優秀單位”、全軍“開展學習成才活動先進單位”。

      5、功能齊全、環境優渥的辦學條件。

      大學主校區設在九省通衢的江城武漢,是我國中部中心城市,地理位置優越。學校緊盯網信體系多點布局、要素集成、體系聯動特點一體建設條件環境,構建形成全軍院校前列的要素齊全、功能完備、體系配套的學習訓練環境。校園環境優美,資源配置科學,后勤保障高效,營區總面積四千余畝。

      6、源于一流、賡續一流的堅實基礎。

      列編國防科技大學近8年,借力科大優勢品牌資源,本科生源質量大幅提升,師資隊伍質量持續攀升,開放辦學理念逐步樹立,科研成果平臺快速拉動,學術氛圍日漸濃厚,可比性指標升級晉位,由普通院校轉變為高水平院校,實現高原高地的跨越。

      7、又紅又專、三合一新的培養特色。

      始終堅持面向戰場、面向部隊、面向未來,大力創新舉旗育人、為戰育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機制,凝練形成紅心向黨、紅軍傳人、紅色電波、紅爐礪劍“四紅”文化,持續在軍隊信息通信專業化人才培養中發揮主渠道作用,形成了“又紅又專、戰教耦合、指技融合、教研結合、突出創新”的培養特色。畢業學員以“留得住、信得過、干得好”享譽全軍。

      8、聯合化、精英化、小班化的本科培養模式。

      采取專業融合、指技并軌的培養方式,體現學生中心、能力導向,實施首批本科學員“成長護航”計劃,學員入學后即配備全程指導老師,通識課程教育與國防科技大學聯合培養,專業選修突出交叉融合,創新實踐培養貫穿全程。

      9、個性化的拔尖人才培養模式。

      面向優秀本科人才實行“菁英計劃”,指定院士、專業技術少將、優秀博碩士導師等知名專家教授擔任帶教導師,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開展本研貫通培養,提前進入重大科研團隊、提前進入碩士學習訓練。本科畢業學員可按照相關政策進行保研、考研繼續深造,直接攻讀研究生的比例最高達30%

      10、順應時代、未來可期的廣闊平臺。

      信息支援部隊是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行的關鍵支撐,本科畢業學員主要面向信息支援部隊進行分配,重點對應技術密集型崗位,專業性指向強,晉升渠道、發展路徑更加明確。

      十大理由,你心動了嗎?

      最年輕的兵種歡迎最青春的你!誠摯歡迎你加入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相關新聞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