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備考 - 自考問一問

    05151 勞動與社會保障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高綱1210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綱05151 勞動與社會保障河海大學編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一、課程性質及其設置目的與要求(一)課程性質和特點社會保障學是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核心課程之一,也是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基礎課程。其任務是培養應考者系統地學習勞動與社會保障領域的基本概念知識,了解世界及我國社會保障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掌握社會保障各研究領域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深刻認識社會保障在改善民生、促進各地民眾共享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成果、穩定社會經濟運行中的地位和作用,為社會保障在我國的健全與發展培養專門的管理人才。(二)本課程的基本要求本課程教材內容共分為十四章。在對社會保障的基本知識包括社會保障的一些基本范疇、社會保障的發展歷史、西方社會保障理論、社會保障基金、社會保障制度構成要素、社會保障模式、社會保障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社會保障水平等內容的基礎上,系統介紹了社會保障與收入分配、社會保障與資源配置、社會保障與社會公正、社會保障面臨的挑戰等宏觀關系的內容。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要求應考者對社會保障有一個全面和正確的了解。具體應達到以下要求:1、了解社會保障國內外各研究領域的發展過程、現狀和發展趨勢,了解社會保障在穩定社會經濟運行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2、理解并掌握社會保障各研究領域的理論基礎和基本原理;3、掌握社會保障各研究領域的基本方法、基本模式和應用。(三)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系 社會保障既是一種制度安排和政策體系,也是一個特殊的專業領域。它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解決社會問題,實現政治目標。社會保障所依托的學科涉及經濟學、管理學以及政治學、社會學、法學,并且同人力資源管理、社會工作等專業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存在交叉關系,這一系列課程的了解可以幫助我們更為全面掌握社會保障的現狀與趨勢、地位與作用。二、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第一章  緒論(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了風險與社會保障、社會保障的經濟社會屬性和學科屬性。(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理解并掌握社會保障的內涵、特點、經濟社會效應和理念的演變,從而認識社會保障這門課程的學科屬性與基本體系。(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社會保障理念與學科屬性。2、掌握:社會保障內涵與特點。第二章  社會保障的歷史進程(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社會保障制度產生的經濟基礎與社會基礎、傳統的社會救濟制度、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和發展以及福利國家的困境和改革等。(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深刻理解并掌握社會保障制度產生的經濟基礎與社會基礎、了解傳統的社會救濟制度的劃分、理解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和發展規律,深刻認識福利國家的產生和困境以及福利國家改革趨勢。(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傳統的社會救濟制度;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和發展。2、掌握:社會保障制度產生的經濟基礎與社會基礎。3、熟練掌握:福利國家的產生和困境以及福利國家改革趨勢。第三章  社會保障理論(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社會保障思想淵源以及社會保障理論基礎等。(二)學習要求了解西方與中國社會保障思想淵源,理解并掌握國家干預理論和經濟自由主義社會保障理論等內容。(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西方與中國社會保障思想淵源。2、掌握:福利經濟學;德國新歷史學派;凱恩斯的國家干預理論;布萊爾的“第三條道路”; 經濟自由主義社會保障理論。3、熟練掌握:凱恩斯的國家干預主義社會保障主要內容;貝弗里奇的國家干預社會保障理論。第四章  社會保障基金(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社會保障基金的內涵、特性和來源,社會保障的籌資原則、模式和方式,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及社會保障基金監管。(二)學習要求了解社會保障基金的內涵、分類和特性以及社會保障基金的來源及其負擔方式,了解并掌握社會保障基金的籌資模式和籌資方式,了解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及其特征、與資本市場的互動關系,掌握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原則,社會保障基金的運營模式及投資方向、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管模式與內容等。(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社會保障基金的內涵、分類和特性;社會保障基金的來源及其負擔方式。2、掌握:社會保障基金的運營的模式及投資方向;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管模式與內容。3、熟練掌握:社會保障基金的籌資模式和籌資方式;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原則。第五章  社會保障制度構成要素(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社會保障覆蓋范圍、社會保障籌資制度、社會保障待遇享受資格條件、社會保障待遇水平及結構、社會保障管理體制等。(二)學習要求了解并掌握社會保障籌資制度模式、籌資方式及資金來源,掌握社會保障待遇享受資格條件、社會保障待遇水平及結構,了解社會保障管理體制應遵循的原則、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內容與模式以及發展趨勢等。(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社會保障覆蓋范圍的內涵、現狀及趨勢;社會保障管理體制應遵循的原則、社會保障管理體制的內容與模式以及發展趨勢。2、掌握:社會保障待遇享受資格條件、社會保障待遇水平及結構。3、熟練掌握:社會保障籌資制度模式、籌資方式及資金來源。第六章  社會保障模式(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社會保障制度模式的類型、社會保障模式選擇的影響因素、社會保障模式的經濟社會效應、社會保障模式改革趨勢等。(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深刻了解并掌握社會保險型模式的特點和代表、福利國家型模式的特點和代表、強制儲蓄型模式的特點和代表以及國家保險型模式的特點和代表,了解社會保障模式選擇的影響因素、社會保障模式的經濟社會效應,了解并掌握社會保障模式改革趨勢等。(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社會保障模式選擇的影響因素;社會保障模式的經濟社會效應。2、掌握:福利國家型、社會保險型、強制儲蓄型以及國家保險型社會保障模式的改革。3、熟練掌握:社會保險型模式的特點和代表;福利國家型模式的特點和代表;強制儲蓄型模式的特點和代表;國家保險型模式的特點和代表。第七章  社會保障正式制度(一)(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社會保障正式制度的組成、政府社會保障責任、社會救助、社會優撫以及社會福利等。(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社會保障正式制度的組成、政府社會保障職能的歷史演進以及我國政府的社會保障責任,了解并掌握社會救助的含義、對象、內容、基本特征與功能,了解社會優撫基本特征、基本內容與作用,了解并掌握社會福利的概念、基本特征、基本內容與功能作用等。(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社會保障正式制度的組成;政府社會保障職能的歷史演進以及我國政府的社會保障責任。2、掌握:社會優撫基本特征、基本內容與作用。3、熟練掌握:社會救助的含義、對象、內容、基本特征與功能;社會福利的概念、基本特征、基本內容與功能作用。第八章  社會保障正式制度(二)(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社會保險的概念特征以及社會保險制度體系,并且重點介紹了養老、醫療、工傷、失業保險的特征、模式、內容等。(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社會保險的起源、概念、特征、體系,并且圍繞體系,重點理解并掌握養老保險的模式和基本內容,醫療保險的特征模式以及我國實施的醫療保險制度,理解并掌握工傷保險的特征、原則,工傷鑒定以及工傷保險待遇,失業保險基金及待遇等內容。(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社會保險的起源、概念、特征;社會保險制度體系的組成。2、掌握: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的特征。3、熟練掌握: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的基本內容。第九章社會保障非正式制度(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參與社會保障的非政府組織,慈善事業,社區服務,企業年金,商業保險以及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的關系等內容。(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非政府組織的概念,非政府組織參與社會保障的理論依據及方式,非政府組織在社會保障中的作用以及我國非政府組織在社保領域的現狀與發展,理解慈善事業、社區服務的概念和特征,把握其與社會保障的關系,理解企業年金的發展、特點、基本內容,掌握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的關系。(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非政府組織的概念;非政府組織參與社會保障的理論依據、方式及作用;我國非政府組織在社會保障領域的現狀及發展。2、掌握:慈善事業、社區服務、企業年金、商業保險的概念、特征、內容及其在中國發展情況。3、熟練掌握:慈善事業、社區服務、企業年金、商業保險分別與社會保障的關系。第十章社會保障水平(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社會保障水平及其制約因素,社會保障水平的測定,社會保障水平曲線發展理論等。(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理解社會保障水平的含義,社會保障水平的制約因素,了解并掌握社會保障負擔系數的數理分析,社會保障水平上限值與下限值總和分析,掌握社會保障水平發展的倒U型曲線假說。(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社會保障水平的含義;社會保障水平的制約因素。2、掌握:社會保障水平“度”的數理模型;社會保障負擔系數的數理分析;社會保障水平上限值與下限值總和分析;社會保障水平曲線發展理論;社會保障水平發展的倒U型曲線假說內容和依據。第十一章社會保障與收入分配(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市場經濟下的收入分配、收入再分配,社會保障的收入再分配,社會保障與貧困等內容。(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收入分配的內容,收入分配均等化的衡量,掌握亞當斯的公平公式,洛倫茲曲線,基尼系數等,理解政府適度再分配的必要性,政府收入再分配的調節手段,掌握社會保障的收入再分配性質、效應及水平,掌握貧困的概念及社會保障與貧困的關系。(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收入分配的內容;貧困的概念。2、掌握:政府適度再分配的必要性;政府收入再分配的調節手段;社會保障的收入再分配性質、效應及水平。3、熟練掌握:收入分配均等化的衡量模型;社會保障與貧困的關系。第十二章社會保障與資源配置(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投資及儲蓄的含義及社會保障對投資儲蓄的影響,勞動供給的含義及社會保障對勞動供給的影響,總供求均衡的含義及社會保障對總供求均衡的影響。(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理解投資儲蓄的含義,掌握社會保障對投資儲蓄的影響;理解勞動供給的含義,掌握社會保障對勞動供給的影響;理解總供求均衡的內容,掌握社會保障對總供求均衡的影響。(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投資儲蓄、勞動供給、總供求均衡的含義。2、掌握:社會保障分別對投資儲蓄、勞動供給及總供求均衡的影響。第十三章社會保障與社會公正(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社會保障與社會穩定的關系,社會保障與人權的關系,社會保障與社會公正的關系,社會保障與民主政治的關系。(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理解并掌握社會保障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的功能,理解并掌握人權思想上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人權思想和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構建,理解并掌握當代中國的社會公正,社會保障制度與公正的關系,理解并掌握民主政治的含義,民主政治與社會保障的關系等。(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人權思想;人權思想上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人權思想和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構建;當代中國的社會公正;民主政治的含義等。2、掌握:社會保障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的功能;社會保障與人權的關系;社會保障與社會公正的關系;社會保障與民主政治的關系。第十四章社會保障面臨的挑戰 (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人口老齡化對社會保障的挑戰,全球化對社會保障的挑戰,就業彈性下降對社會保障的挑戰,社會保障私有化。(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世界和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了解人口老齡化對社會保障的影響及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對策,了解全球化的含義及全球化背景下社會保障的困境,了解就業彈性的含義以及世界失業率日趨上升、中國就業彈性下降的情況并認識掌握就業彈性下降對社會保障的影響,了解并掌握社會保障私有化的含義、養老社會保險私有化以及社會保障私有化的理論依據等。(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世界以及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全球化的含義;社會傾銷含義;就業彈性的含義;社會保障私有化的含義。2、掌握:人口老齡化對社會保障的影響以及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對策;全球化背景下社會保障的困境;就業彈性下降對社會保障的影響;養老社會保險私有化以及社會保障私有化的理論依據。三、有關說明和實施要求(一)關于“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中有關提法的說明在大綱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領會”、“掌握”、“熟練掌握”等三個能力層次的要求,它們的含義是:1、領會:要求應考者能夠記憶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主要內容,并能夠理解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熟悉其內容要點和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并能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確的解釋、說明和闡述。2、掌握:要求應考者掌握有關的知識點,正確理解和記憶相關內容的原理、方法步驟等。3、熟練掌握:要求應考者必須掌握的課程中的核心內容和重要知識點。(二)自學教材本課程使用教材為:《社會保障學》,曹信邦、劉偉忠、楊文健主編,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三)自學方法的指導本課程作為一門專業課程,綜合性強、內容多、難度大,應考者在自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學習前,應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的第一部分,了解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熟悉課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課程與有關課程的聯系,使以后的學習緊緊圍繞課程的基本要求。2、在閱讀某一章教材內容前,應先認真閱讀大綱中該章的考核知識點、自學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對各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3、閱讀教材時,應根據大綱要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須牢固掌握,在閱讀中遇到個別細節問題不清楚,在不影響繼續學習的前提下,可暫時擱置。4、學完教材的每一章節內容后,應認真完成教材中的習題和思考題,這一過程可有效地幫助自學者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增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所提出的總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層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識點的考核要求。3、對應考者進行輔導時,應以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一面與考試大綱脫節。4、輔導時應對應考者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倡應考者“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提出問題,依靠自己學懂”的學習方法。5、輔導時要注意基礎、突出重點,要幫助應考者對課程內容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對應考者提出的問題,應以啟發引導為主。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應考者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做出判斷和解決問題。7、要使應考者了解試題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都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五)關于命題和考試的若干規定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條細目都是考試的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章節,加大重點內容的覆蓋密度。2、試卷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領會”20%,“掌握”40%,“熟練掌握”為40%。3、試題難易程度要合理,可分為四檔:易、較易、較難、難,這四檔在各份試卷中所占的比例約為2:3:3:2。4、本課程考試試卷可能采用的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問答題(包括論述題)等類型(見附錄題型示例)。5、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評分采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附錄 題型示例一、選擇題如:最低層次的社會保障是()。A. 社會救助 B. 失業保險 C. 生育保險 D. 社會福利二、名詞解釋如:社會福利三、簡答題如:簡述社會保險的作用。四、問答題或論述題如:四種社會保障模式的代表國家及其主要政策。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