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備考 - 自考問一問

    03338 政府經濟學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高綱1537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綱03338 政府經濟學 蘇州大學編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Ⅰ 課程性質及其設置目的與要求一、課程性質和特點 《政府經濟學》課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公共管理學科相關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其任務是培養相關專業的自學應考者系統地理清公共部門在市場經濟中應該從事哪些活動以及這些活動是如何組織的;盡可能地理解和預測政府經濟活動的全部結果;如何評價政府的各種經濟政策。本課程在內容上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5章,著重論述政府經濟行為的理論基礎,從市場失靈與政府干預問題入手,依次論述公共產品理論、外部效應理論、公共選擇理論和政府管制理論;第二部分包括第6-10章,從政府管制行為、公有企業、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制度與社會保障制度等不同的角度介紹了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主要經濟活動;第三部分包括第11-17章,詳盡地分析了政府的財政收入與支出情況。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考者應掌握政府經濟學的一些重要概念、理論與方法,能理論聯系實際分析政府在市場經濟中各種經濟政策的背景、作用與目的,能客觀地評價政府的各種經濟政策。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勤于思考,并通過做習題來加深鞏固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二、本課程基本要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達到以下要求: 1.了解政府在市場經濟中應該從事哪些活動以及這些活動是如何組織的; 2.理解政府經濟學中的重要概念與理論; 3.掌握政府的各種經濟政策;4.能預測和評價政府的各種經濟政策。三、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系 與本課程密切相關的課程主要有:公共管理概論等。該課程是本課程的前修課程,通過這該課程的學習,可以幫助自學應考者更好掌握政府經濟學的重要概念與基礎理論知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主要作為,并能夠綜合分析、預測與評價政府的各種經濟政策。Ⅱ 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第一章 市場失靈與政府干預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經濟效率及其實現,市場失靈與政府經濟活動的范圍,政府的經濟職能與政府失靈,市場經濟中政府作用變遷的歷史軌跡。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理解實現資源配置的基本準則,掌握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的表現和原因,了解在市場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政府所應發揮作用的限度和范圍,掌握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間關系的方法。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領會:判斷資源配置是否合理的兩個基本準則。2.了解:政府的經濟職能與經濟活動的范圍3.掌握: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的表現和原因。4.熟練掌握: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間關系的方法。第二章 公共產品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了私人產品、公共產品與混合產品,公共產品配置的理論分析與效率實現,公共產品的價格:稅收,公共財政。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理解考核公共產品資源配置效率的標準及分析方法,掌握私人產品與公共產品的屬性及區別,掌握公共經濟部門的基本特征,理解稅收價格觀對加強稅收征管的現實意義及公共財政。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領會:考核公共產品資源配置效率的標準及分析方法。2.了解:稅收價格觀對加強稅收征管的現實意義與公共財政。 3.掌握:私人產品與公共產品的屬性及區別。 4.熟練掌握:公共經濟部門的基本特征。第三章 外部效應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了外部效應的內涵,外部效應與資源配置效率,糾正外部效應的策略。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掌握外部效應的概念、分類和后果,了解正負外部效應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熟練掌握私人部門與政府部門糾正外部效應的策略與措施。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領會:正負外部效應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 2.掌握:外部效應概念、分類和后果。 3.熟練掌握:私人部門與政府部門糾正外部效應的策略與措施。第四章 公共選擇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了投票規則,利益集團與尋租,官僚理論與政府規模,政治性經濟周期與政府失靈。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理解各種投票規則,掌握利益集團的成因與尋租的基本理論,官僚機構和官僚集團的特點,掌握公共選擇理論對政府規模迅速增長做出的解釋,了解政府失靈的表現及根源,優化政府行為的途徑和策略。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領會:各種投票規則。2.了解:政府失靈的表現及根源。 3.掌握:利益集團的成因與尋租的基本理論,公共選擇理論對政府規模迅速增長做出的解釋。4.熟練掌握:僚機構和官僚集團的特點。第五章 政府管制的理論基礎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了壟斷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政府管制俘虜理論。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從總體上明確政府管制的理論基礎,掌握壟斷的定義、分類和壟斷造成資源配置低效的原因,明確自然壟斷的范圍,了解信息不對稱引發的問題及其緩解機制,把握政府管制俘虜理論的基本內容。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領會:壟斷的定義。2.了解:信息不對稱引發的問題及其緩解機制。 3.掌握:掌握壟斷的類別、壟斷造成資源配置低效的原因和自然壟斷的范圍。 4.熟練掌握:政府管制俘虜理論的基本內容。第六章 政府管制行為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了政府管制的界定,經濟性管制,社會性管制,中國政府管制的趨勢及政策思路。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明確政府管制的含義和類型,區分經濟性管制和社會性管制的不同領域和內容,聯系我國實際,探討我國政府管制改革的可行之道。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領會:政府管制的含義。 2.掌握:政府管制的類型。 3.熟練掌握:區分經濟性管制和社會性管制的不同領域和內容。第七章 公有企業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了公有企業的含義與特征,公有企業的功能,公有企業的效率及其實現。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理解公有企業的含義與特征,掌握公有企業的功能,探索公有企業的效率及其實現。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領會:公有企業的含義與特征。 2.掌握:公有企業的功能。3.熟練掌握:公有企業的效率及其實現。第八章 財政政策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了財政政策的理論基礎:財政平衡與社會總供求平衡理論,財政政策概述,財政政策的發展歷史及近年我國財政政策的發展演變。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理解財政平衡與社會總供求平衡的關系,掌握財政政策的基本特征、基本功能和主要類型,明確財政政策的目標和工具,了解近年來我國財政政策的發展演變的脈絡和背景原因。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領會:財政平衡與社會總供求平衡的關系。2.了解:近年來我國財政政策的發展演變的脈絡和背景原因。 3.掌握:財政政策的基本特征、基本功能和主要類型。 4.熟練掌握:財政政策的目標和工具。第九章 貨幣政策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了貨幣政策的目標,貨幣政策工具,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與中介目標,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中國貨幣政策的歷史演變、目標選擇及發展趨勢。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理解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和中介目標,認清各種貨幣政策工具的優缺點,理解凱恩斯學派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理論,結合實際,探討我國貨幣政策的實踐與影響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因素。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領會: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和中介目標。2.了解:我國貨幣政策的實踐與影響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因素。 3.掌握:各種貨幣政策工具的優缺點。 4.熟練掌握:凱恩斯學派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理論。第十章 收入分配制度與社會保障制度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了收入分配的含義,收入分配理論和制度,收入分配差距的衡量指標及影響因素,西方國家的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制度,我國的收入分配制度與社會保障制度。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理解收入分配的含義和種類,掌握收入分配的一般原理和規定,掌握影響收入分配制度的因素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的衡量指標,明確西方收入分配制度的變化和社會保障制度的類型,弄清我國的收入分配制度與社會保障制度的歷史演變。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領會:收入分配的含義和種類。 2.了解:西方收入分配制度的變化和社會保障制度的類型,我國收入分配制度與社會保障制度的歷史演變。 3.掌握:收入分配的一般原理和規定。 4.熟練掌握:影響收入分配制度的因素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的衡量指標。第十一章 財政支出理論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了財政支出的原則與分類,財政支出規模分析,財政支出的效益分析。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理解財政支出的原則與分類,了解財政支出增長的宏觀理論模型,解釋世界各國財政支出增長的趨勢,明確影響財政支出的主要因素,掌握財政支出的效益的含義及分析方法。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領會:財政支出的原則與分類。 2.了解:財政支出增長的宏觀理論模型。 3.掌握:影響財政支出的主要因素。4.熟練掌握:財政支出規模分析法與財政支出的效益分析法。第十二章 財政支出的具體分析(上)(不作考試要求)第十三章 財政支出的具體分析(下)(不作考試要求)第十四章 財政收入總述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財政收入的形式和結構,財政收入的規模分析,財政收入的原則。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了解現代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掌握財政收入規模的相對量及其衡量指標,把握影響財政收入規模的的諸多因素,結合實際,探討我國政府組織財政收入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領會:現代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2.掌握:影響財政收入規模的的諸多因素。 3.熟練掌握:財政收入規模的相對量及其衡量指標。第十五章 稅收理論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稅收的內涵,稅收原則,稅收負擔與稅收轉嫁。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明確稅收的含義和特征,把握古典稅收原則與現代稅收原則的內容與變化,弄清稅收負擔的含義和分類,了解拉弗曲線的內容和現實意義,掌握稅收轉嫁的概念、形式和條件。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了解:拉弗曲線的內容和現實意義。 2.掌握:稅收的含義和特征,稅收負擔的含義和分類,稅收轉嫁的概念、形式和條件。3.熟練掌握:古典稅收原則與現代稅收原則的內容與變化。第十六章 稅收制度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稅收制度的構成要素,稅收的分類,商品課稅,所得課稅,資源、財產課稅。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明確稅收制度的構成要素,弄清商品課稅與所得課稅的特點、內容和模式選擇,掌握資源課稅與財產課稅的特點、內容和類型。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了解:稅收制度的構成要素。 2.掌握:資源課稅與財產課稅的特點、內容和類型。3.熟練掌握:商品課稅與所得課稅的特點、內容和模式選擇。第十七章 公債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公債的含義與分類,公債的功能,公債制度與公債市場,中國的公共債務。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明確公債的概念、構成要素和分類,把握公債的基本功能,了解公債的基本運行過程與環節,掌握公債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了解:公債的基本運行過程與環節。 2.掌握:公債的概念、構成要素和分類,公債的基本功能。3.熟練掌握:公債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Ⅲ 有關說明和實施要求一、關于“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中有關提法的說明在大綱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領會”、“了解”、“掌握”和“熟練掌握”等四個能力層次,它們之間是遞進等級關系,后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它們的含義如下:領會:要求自學應考者能夠記憶本課程中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主要內容,并能夠領會和理解本課程中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熟悉其內容要點和它們之間的區別聯系,并能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確的解釋、說明和闡述。了解:意指知識作一般的要求,不作重點要求。掌握:要求自學應考者能理解并記憶課程中的比較重要的有關知識點。簡要回答出有關問題的內容要點。熟練掌握:要求自學應考者必須掌握的課程中的重要知識點,理解并熟練記憶這些知識點,并能做出準確的解釋、說明和闡述。二、自學教材 本課程使用的教材為:《政府經濟學》,潘明星、韓麗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1月第4版。三、自學方法的指導本課程作為一門專業必修課程,內容多、難度大,自學應考者在自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在學習之前,應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的第一部分內容,了解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熟知課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課程與有關課程的聯系,使以后的學習能緊緊圍繞課程的基本要求。2.在閱讀某一章教材內容之前,應先認真閱讀大綱中關于該章的考核知識點、自學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對各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3.閱讀教材時,應根據大綱要求,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須牢固掌握,在閱讀中遇到個別細節問題不清楚,在不影響繼續學習的前提下,可暫時擱置。4.學完教材的每一章內容之后,應認真完成教材中的習題和思考題,這一過程可幫助自學應考者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所提出的總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層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識點的考核要求。3.對自學應考者進行輔導時,應以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考試大綱脫節。4.輔導時應對自學應考者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倡自學應考者“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提出問題,依靠自己學懂”的學習方法。5.輔導時要注意基礎、突出重點,要幫助自學應考者對課程內容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對自學應考者提出的問題,應以啟發引導為主。6.注意對自學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自學應考者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做出判斷和解決問題。7.要使自學應考者了解試題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都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五、關于命題和考試的若干規定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條細目都是考試的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章節,加大重點內容的覆蓋密度。2.試卷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領會”20%;“掌握”30%;“熟練掌握”30%;“了解”20%。3.試題難易程度合理組合,可分為四檔:易、較易、較難、難。這四檔在各份試卷中所占的比例約為:2∶3∶3∶2。4.試題主要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判斷說理題、簡答題和論述題(見附錄)。5.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20分鐘。試題份量應以中等水平的自學應考者在規定時間內答完全部試題為度,評分采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附錄 題型舉例一、單項選擇題混合經濟是指有控制的市場經濟或( )。A.雙重經濟 B.法制經濟 C.計劃經濟 D.單一經濟二、填空題混合經濟的特征是市場的自發調節和 結合。三、名詞解釋公債四、判斷說理題世界各國的混合經濟體制呈現出相同的模式。 ( )五、簡答題簡述混合經濟的實質。六、論述題試述混合經濟的特點。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