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57項,授予8名外籍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高校(含附屬醫院)作為第一完成人所在單位或第一完成單位獲獎165項,占授獎項目總數的62.5%;作為主要完成人所在單位或主要完成單位獲獎212項,占授獎項目總數的80.3%。
左側:顧誦芬(航空工業集團供圖)
右側:王大中(清華大學供圖)
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分別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和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
除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外,“三大獎”的評選結果也備受矚目。“三大獎”,即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是我國科技領域的最高獎項,也是對科技工作者科研水平和成果的最權威認定。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中,高校作為第一完成人所在單位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30項,占授獎項目總數46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4項)的67.4%。
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中,高校作為第一完成人所在單位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47項,占授獎項目總數61項的80.3%。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高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一等獎10項(含創新團隊獎1項)、二等獎75項,占授獎項目總數157項的54.1%。
據悉,“三大獎”由國務院設立,每年合計評選數目不超過300項,競爭相當激烈。
2021年正值第二輪“雙一流”開局之年,2016-2020年度五年的獲獎情況,能夠展現首輪建設期內高校在科技領域的表現。
下面是以高校為第一完成單位獲2016至2020年度“三大獎”項目情況:
本表統計時,由于專用項目并非全部公開,所以僅統計公開的通用項目。所有大學附屬醫院均計入大學,高校僅統計第一完成人所在單位或者第一完成單位的情況。
綜合整理自:教育部網站、科技部網站、高績教育等。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