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第三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上榜。據統計,本屆獲獎者中,35歲及以下獲獎者多達7人,最年輕的僅32歲。此外,8位女性獲獎的人數也創下3年之最。3年來,共有17位女青年科學家獲獎。
他們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獎金,用途可自由支配。
76%的獲獎者來自高校
與過往兩屆100人獲獎名單相比,本屆面孔更為多元,既有國家級重要獎項獲得者,也有多人從未獲過任何知名獎項;但他們依然展現出中國優秀青年科學家群體的實力:50名獲獎人中有94%擁有教授或同級職稱,33人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機構學習或工作的經歷。
今年“科學探索獎”的獲獎者地域和機構分布都更廣泛,來自13個城市的33家不同機構,其中高校共有38人獲獎,占比76%;科研院所11人,占比22%;企業1人,占比2%。
▲ 以上僅統計高校
三年共有116位高校科學家獲獎
據悉,“科學探索獎”于2018年設立,三年來共評選出150位獲獎人。作為科學家主導的公益項目,獎項秉持“面向未來、獎勵潛力、鼓勵探索”三大宗旨,鼓勵青年科技人才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的“無人區”,探索社會支持基礎研究人才持續穩定的投入機制。
從三年的獲獎名單來看,高校共有116人獲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獲獎人數最多,分別有24位、23位科學家獲獎,其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9位科學家獲此殊榮。
據介紹,“科學探索獎”是由騰訊基金會出資支持、科學家主導的公益性獎項,是目前國內金額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資助計劃之一。該獎項聚焦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天文和地學、化學新材料、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制造、交通建筑、前沿交叉等9個領域,支持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全職工作、45周歲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獎項每年遴選不超過50位獲獎人,每位獲獎人將在5年內獲得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且可自由支配。獎項堅持公益屬性,不求商業回報,做到長期運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