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
    北京理工大學師生學習熱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2024-07-23 15:56
    北京理工大學
    作者: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作重要講話。北京理工大學黨委組織師生第一時間通過多種方式學習全會精神。廣大師生反響熱烈,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北理工力量。

      7月19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學召開黨委常委會,專題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黨委書記張軍主持會議。會議強調,全校上下要把學習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不斷增強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關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論述一體貫通起來,與從政治高度推進學校事業改革發展,特別是超前謀劃學校“十五五”規劃有機結合起來,深刻認識全會重大意義,準確把握重點學習內容,密切聯系學校辦學實踐,以有力舉措堅決抓好貫徹落實各項工作,切實把全會重大改革部署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要迅速制定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方案,掀起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熱潮。要切實扛牢“紅色育人、強國鑄器”使命責任,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全面推進“科學組織的治校理教”。要圍繞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持續深化綜合改革,以深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以優化面向國家急需的學科設置和科研組織機制,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和新質戰斗力;以推進人才工作體系改革,聚力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不斷健全完善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制度機制,持續激發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動力合力,為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校黨委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軍: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整體部署,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重大原則、重大舉措和根本保證,為我們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創造事業發展新輝煌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北京理工大學將把學習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主動擔當、深化改革、積極作為,切實扛牢“紅色育人、強國鑄器”使命責任,全面推進“科學組織的治校理教”,圍繞強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系統推動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治理體系等方面的變革提質,持續激發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動力合力,為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姜瀾: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的堅強決心。北京理工大學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涵育“靜心、潛心、恒心”教育科研文化土壤,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持續推動“以教為先”落實落地,引導教師回歸育人初心,在教育教學中投入更多時間精力。系統推進科研評價機制改革,強化原始創新評價導向,完善容錯機制,引導科研人員心無旁騖、潛心鉆研。推動人才發展機制改革創新,優化多元化人才聘用體系,創新考核激勵機制,不斷釋放人才創新潛能,堅定不移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北理工力量。

      黨委教師工作部/人力資源部部長 金海波: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我們黨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關鍵時期召開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了重要戰略部署。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進一步增強改革精神、強化改革意識、提升改革本領,以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為目標,全面落實學校黨委關于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各項舉措,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事人才政策,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生態氛圍,著力保障廣大教師潛心育人、銳意進取、追求卓越、矢志創新,為學校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隊伍基礎。

      教務部部長兼招生辦公室主任 王亞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對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具有里程碑意義。我認真學習了全會精神,深受鼓舞,倍增信心。我們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為目標,用改革的方法破解制約發展的難題,鼓足“創”的勁頭,發揚“干”的作風,以系統思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數字化賦能新時代人才培養;努力打破學科專業壁壘,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實現更多原創性突破;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思維,全面提高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凝聚強大工作合力,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人才活水,扎實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鄧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的必然要求,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下一步,我們一方面要深化產教融合,著力構建跨界融合創新工程人才培養新生態,堅持國家產業發展需求導向,打造校企協同育人創新體,為國家急需領域培養更多卓越工程技術人才。另一方面,要強化數智增效,用全新技術賦能全新教育,將人工智能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各環節,培養具備跨界跨學科創新思維能力的交叉復合型人才,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培養更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領軍領導人才。

      合作與發展部部長兼教育基金會工作辦公室主任 徐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擘畫出推進強國建設、實現民族復興偉業的宏偉藍圖。對高校來說,作為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的關鍵匯聚點,翻開改革的“時代新篇”,帶來的是對服務落實國家戰略和助力區域創新發展能力提升的更高要求。要緊緊圍繞學校事業發展需要,加快推進有組織的合作發展,主動融入國家戰略,聚焦區域發展急需,融匯校內外優勢資源和創新力量,將辦學優勢轉化為發展效能,優化布局、一地一策、做實貢獻,開創對外合作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打造助力區域創新發展的主力軍和支撐學校一流建設的新引擎。

      中國工程院院士、機電學院院長 王海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的堅強決心、政治智慧和歷史擔當。全會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兵器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科教工作者,我將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光榮使命,深入推進國家重點領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改革;始終聚焦國家科技重點領域,錨定新質新域新場景新需求,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帶領學院和團隊謀劃開展有組織的科研,不斷開辟新空間、迸發新活力、產出新成果,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機械與車輛學院黨委書記 劉檢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不僅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重要里程碑。我對此次會議的召開熱切關注,并對中國在推進現代化進程中取得的顯著成就感到由衷自豪。在教育和科技領域,我認為深化教育改革,推動教育現代化,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一環。通過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升教育質量,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國家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同時,改革創新教育模式,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是推動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途徑。我期待在全會精神的指引下,教育科技領域能夠迎來更多的革新和發展。

      管理學院院長 唐葆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聚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舉國關注,舉世矚目。全會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動生態環境根本好轉是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目標之一。作為一名新時代從事綠色低碳經濟研究工作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將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對高質量發展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帶領學院始終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爭做科技創新主力軍,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參與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強化理論支撐、闡釋中國實踐、講好中國故事、發出管院聲音,為建設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貢獻北理工人的智慧力量。

      經濟學院黨委書記 張瑜:作為一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國式現代化中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地位的論斷具有深遠意義。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只有不斷深化改革,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才能為國家的長遠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更加昂揚的斗志和更加務實的作風,為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貢獻自己的力量。

      國家級高層次青年人才、計算機學院教授 付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了新時代背景下的改革方向和具體措施,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堅定決心和戰略定力。全會提出的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等戰略部署,與我們計算機科學領域的發展方向高度契合,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更激發了廣大科研人員的創新熱情。近年來,中國在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將繼續致力于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國家級高層次青年人才、物理學院教授 周家東: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讓我倍感振奮,備受鼓舞。全會公報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深刻感受到,全會取得的每一項成果,都凝聚了全體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近年來,我國在科技創新、教育普及、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成就舉世矚目,這些都充分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魅力和廣闊前景。我對我國未來全面深化改革充滿信心,也將積極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努力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宇航學院博士研究生 張寶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讓我備受鼓舞,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前景充滿信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干出來的,偉大事業都成于實干”。當前,在重大裝備研制、綠色低碳發展、科技冬奧保障等領域都活躍著北理工人實干奮斗的身影。作為一名北理工的博士生,我們是祖國未來科技創新和深化改革的生力軍,要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將自身的科研學習同國家需求相結合,將個人發展融入到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

      徐特立學院本科生 秦博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讓我倍感振奮,充滿信心!我進一步看到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實踐和偉大成就,進一步看到我們黨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前所未有的決心。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在十四億人民胼手胝足地奮斗下,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圖景必能變為現實!作為傳承北理工“延安根、軍工魂、領軍人”精神品格的新時代青年,我們更要牢牢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機遇,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奮勇爭先、挺膺擔當,以奮斗昂揚姿態展現青春風采,努力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北理工學子的力量。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相關新聞
    北京理工大學 2024-07-05 15:08
    北京理工大學 2024-06-14 17:42
    北京理工大學 2024-05-27 15:06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