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華:
大學是教育人、傳授知識和創造知識的地方,不同的大學都有其獨特的精神、文化和環境,但也有共性。
英國的高等教育看上去好像是“死水一潭”,其實這也反映出了它的沉靜、嚴謹、扎實。在這種情況下,反而創造出了很多原創成果。從教育規律的角度來講,創新是要靠時間、靠思考、靠積累才能獲得的。有些人覺得英國大學房子很老舊了,大學里的人每天也有一起喝喝咖啡的習慣。但其實,這就是英國大學的一種文化,喝咖啡談論的過程,也就是不同學科交叉融合的過程,很多火花也就在這一過程中碰撞出來了。
中國內地大學這些年的發展速度驚人,樓建的越來越快,研究設施也建得越來越先進,朝氣蓬勃,生龍活虎,只爭朝夕。這樣的狀況下,難免會出現急于求成的心態。很多項目都力求“短平快”,要在兩三年內做好,但是有些項目是需要十年磨一劍才能完成的,就很少有人去做。可能是我們正處于追趕階段,大家覺得抓緊時間出成果很重要,但對于基礎科學研究來說,是要有積累過程的,是要經歷長期堅持與磨礪的,往往十年、二十年后才能出重要成果。
不過,中國高等教育發展仍是舉世矚目的,在學規模、發表論文數量及質量等方面大幅度的提升,都是讓人感到很高興的。
澳門的高等教育還處于快速發展期、機遇期,正在把東西方教育的理念按照教育規律、辦學規律不斷地進行優化結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希望可以靜下心來扎扎實實的做,不盲目的追求數量。澳門大學希望能把西方高等教育的傳統優勢和內地大學只爭朝夕的精神結合起來,建設一所中西結合的卓越大學。
宋永華:
一流大學有很多的定義。其實非常簡單,在學校的校園里走一走,看看學生的神態,聽聽老師談論的話題,到餐廳跟大家交流一下,就能判斷一所大學是否是一流大學。
一流的大學必須要有一流的文化、一流的辦學能力、一流的學術、一流的環境。在這樣的氛圍下,才會有一流的教師、一流的學生,才能出一流的成果。
宋永華:
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全球競爭力和世界擔當的人才,是我對一流大學培養人才的理念基礎。
第一,家國情懷。世界一流大學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對自己的國家、民族、人民有感情,知悉國情、熱愛祖國,愿意為祖國繁榮發展做出貢獻。
第二,國際視野。具備國際視野的人,才能站在全球或更廣闊的角度去觀察、把握世界各行各業的發展規律與趨勢,并更好的為國家事業服務。
第三,全球競爭力。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在全球范圍內開展競爭、整合資源、獲得生存與發展空間,已成時代發展的基本趨勢與特征,提高人才的全球競爭力勢在必行。
第四,世界擔當。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人類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越來越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需要全球人民并肩攜手才能找到最佳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