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思修必背知識點歸納 核心考點整理
2025-07-26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自考思修是自學考試中的必考課程,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考試試卷的題型主要分為選擇題,簡答題,論述題,以下為根據考試大綱和歷年考試題總結出來的必背考點。
自考知識點總結
一:
1.思想道德素質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
2. 思想政治素質,是人們在為實現本階級利益而進行的精神活動和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素養和能力。道德素質是人們的道德認識和道德水平的綜合反映,包含著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道德情操,體現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風貌。
3. 法律素質,是人們學法、守法、用法、護法的素養和能力。
4.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1]以馬..思主義指導思想為靈魂,以中國**共同理想為主題;
[2]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精髓;
[3]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礎。
5.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在**層面: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2]在社會層面: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在公民個人層面: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6. 我們所擔負的歷史使命:把人生追求同**和民族的前途命運聯系起來,勇做21世紀中國的脊梁,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建設中國**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7. 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具有實現可能性的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
8. 理想作為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是對現實生活的超越。理想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理想不是憑空產生的,本身包含著現實的要素,尤其是反映著現實發展的客觀規律和趨勢,這決定了理想具有變為現實的可能性,是經過較長時期的努力可以實現的。
9. 信念: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并身體力行的態度。
10. 理想信念的思想性和實踐性:人們的理想信念存在于人的內心深處,屬于一種精神現象,但又只是一種純粹的主觀現象和靜止的精神狀態,是一種包含者行動意志的復合現象。
二:
1. 理想信念具有時代性和階級性:人們的理想信念從根本上講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時代人們會有不同的理想信念。
2. 理想信念具有多樣性和共同性:由于成長環境和性格的不同,人們會形成許多理想信念,從而使理想信念具有多樣性。即使是同一個人,也會形成關于社會生活不同方面的許多理想信念。
3. 理想信念的意義:
[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導: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定向機制,為人生指明奮斗的方向。
[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動力:理想信念能給人生一種推進的力量,為人生實踐提供動力和毅力,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人的精神世界猶如一座大廈,缺少支柱就會倒塌,而理想信念就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4. 中國**基本內容:
[1]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
[2]堅定走中國**道路的信念;
[3]堅定對黨的領導的信任。
5. 中國**共同理想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關系是階段性理想與最終理想的關系。
6. 大學生在確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時,應注意:
[1]把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結合起來。失去信念的理想是虛幻的,失去理想的信念是空泛的;
[2]把個人的理想信念與社會的理想信念結合起來。個人總是存在于一定社會之中,當代中國的大學生在確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時,不能脫離當代中國的社會現實;
[3]學會對不同的理想信念進行辨別和選擇。
7. 理想的實現具有長期性:一般來說,理想目標越小越低,實現需要的時間和努力就越少,反之,則需要更長的時間,更多的努力;理想的實現具有長期性是對人們的耐心和信心的考驗。
8. 理想的實現具有曲折性: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不是筆直的,而是充滿了曲折。
9. 理想的實現具有艱巨性:任何一種理想的實現都不是輕而易舉的。
10. 理想與現實本來就是一對矛盾,他們是對立統一的。對立:理想是主觀的,現實是客觀的,理想是完美的,現實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來的,現實是當下的。統一:現實中孕育著理想,形成著理想,包含著理想實現的條件和因素等。
三:
1. 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
[1]對祖國的忠誠與熱愛是愛國主義最基本的內容
[2]熱愛故土山河是愛國主義的首要表現;
[3]熱愛人民是愛國主義的集中表現;
[4]熱愛祖國光輝燦爛的文化是愛國主義的重要內容;
[5]熱愛自己的**是愛國主義的必然政治要求。
2. 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
[1]維護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團結;
[2]抵御外來侵略,捍衛**主權;
[3]開發祖國山河,創造中華文明;
[4]心系民生苦樂,推動歷史進步。
3. 愛國主義的歷史作用
[1]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
[2]愛國主義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
[3]愛國主義是譜寫壯麗人生的力量源泉。
4. 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首先體現在對社會主義中國的熱愛上。
5.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時代發展的重要趨勢。
6.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的界限不但沒有消亡,反而在一定范圍內更加凸顯了。為了趨利避害,發展中**必須堅定地捍衛自己**的利益,始終把**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這就需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7. 只有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使廣大發展中**在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最大限度地享受全球化帶來的好處的同時,降低風險,贏得主動,按照本國國情發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維護本國、本民族的根本利益。
8.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應注意防止兩種錯誤傾向: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