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5619心理咨詢與輔導核心考點解析(六)
2025-08-13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考試前復習資料是關鍵,像中國教育在線這樣的平臺會整理相關資料供考生參考。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省份的教材每年都會更新,所以資料版本可能不一致,但核心知識點還是相通的。更多備考內容,可以去自考05619心理咨詢與輔導復習資料欄目看看。
認知行為取向的心理咨詢理論
這個流派結合了行為主義和認知心理學,強調通過改變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來解決問題。實際操作中,咨詢師會特別guān注來訪者的具體行為表現,同時也會重視他們內心的感受。比如當一個人遇到挫折時,咨詢師既會分析他具體做了什么,也會探討他怎么想的,這種雙重視角能更全面地幫助解決問題。
行為療法
這套方法源于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代表人物有拉札魯斯、米勒等。它的核心是通過具體步驟改變人的行為和思維。比如針對焦慮癥患者,咨詢師會設計漸進式暴露訓練,讓來訪者逐步面對恐懼情境。這種療法強調科學驗證,所有干預措施都要經過嚴格測試。
人性觀
認為人的行為是后天習得的,和成長環境密切相關。就像學騎自行車,一開始會搖晃,但通過反復練習就能掌握平衡。
主要概念
- 科學方法:所有治療方案都要基于實證研究
- 行為定義:包括說的和做的所有外顯表現
- 三個制約原則:經典條件反射(如恐懼記憶)、操作性條件反射(獎勵懲罰機制)、社會學習理論(觀察模仿)
咨詢流程
從行為評估開始,通過訪談和量表了解問題根源;然后分析行為模式,制定干預計劃;實施階段會運用各種技術,最后通過跟蹤評估效果。
常用技術
- 經典制約技術:系統脫敏法(逐步暴露)、厭惡療法(建立負面聯想)
- 操作制約技術:代幣制(用獎勵物激勵行為)、自我管理(自主監控)
- 社會學習技術:示范療法(觀察學習)、思維阻斷(打斷負面循環)
理性情緒療法
由艾里斯創立的REBT,重點在于調整非理性信念。比如有人覺得“必須得到所有人認可”,這種絕對化要求就會引發焦慮。咨詢師會引導來訪者用更靈活的思維替代這種僵化認知。
人性觀
承認人既有理性也有非理性的一面,情緒困擾往往源于不合理信念。就像考試失利時,有人會說“我永遠考不好”,這種災難化思維就會加重痛苦。
A-B-C人格理論
A是觸發事件,B是信念系統,C是情緒反應。比如被領導批評(A),如果認為“我能力差”(B),就會產生挫敗感(C)。咨詢重點就是調整B部分。
非理性信念特征
- 絕對化要求(必須/應該)
- 過度概括(以偏概全)
- 災難化思維(最壞結果預設)
咨詢步驟
- 用簡單語言解釋A-B-C理論
- 識別引發困擾的具體信念
- 通過辯論挑戰不合理想法
- 建立更現實的思維模式
干預技術
- 認知訓練:寫思維日記、角色扮演
- 情緒調節:正念冥想、情緒日記
- 行為實驗:設計小挑戰驗證信念真實性
實際咨詢中,咨詢師會像教練一樣指導來訪者,比如當對方說“我肯定做不好”時,會直接指出這種想法的不合理性,并設計具體任務讓對方驗證。這種互動方式能讓改變更具體可操作。
考試資料整理需要結合教材版本,建議優先參考最新版教材。如果對某個知識點理解有困難,可以多看不同來源的解析,或者找老師請教。備考過程中保持規律作息和積極心態,比單純刷題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