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寫作》自學復習指南(第二部分)
2025-08-10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新聞評論寫作的兩個核心環節
選題和立論是新聞評論寫作的兩個關鍵環節,直接影響文章的深度和影響力。簡單來說,選題就是確定你要寫什么,立論則是明確你要表達什么觀點。這兩個步驟看似簡單,實則需要結合現實情況、讀者需求和時代背景綜合考量。
選題怎么選?
選題來源其實很廣泛。首先是國家政策動向,比如最近出臺的重要文件、重大部署,這類選題往往能抓住社會guān注焦點。其次是基層生活中的真實案例,比如新出現的社會現象、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這些素材能讓評論更接地氣。還有就是重大新聞事件,這類選題自帶傳播力,容易引發討論。
但選題不能光看表面。比如看到某地發生交通事故就寫安全問題,可能流于表面。真正好的選題需要結合具體場景,比如分析事故背后是否存在監管漏洞,或者探討如何通過技術手段預防類似事件。這種從現象到本質的思考,才能讓選題更有價值。
立論怎么立?
立論是整篇文章的靈魂。好的立論要像手術刀一樣精準,既能切中要害,又能給出解決方案。比如針對“雙減”政策,不能只說“減負好”或“減負不好”,而是要分析政策執行中的具體問題,比如如何平衡作業量與學習效果,怎樣讓課后服務真正發揮作用。
立論還需要考慮受眾差異。同樣是討論教育問題,給家長看的評論要側重實際影響,給教育工作者看的則要強調政策細節。不同群體guān注點不同,立論角度也要隨之調整。
選題和立論怎么配合?
選題和立論不是孤立的。選題確定后,立論就要圍繞這個主題展開。比如選題是“外賣騎手權益保障”,立論就不能只停留在同情層面,而要分析平臺算法、勞動關系、社會保障等多方面因素。這種層層遞進的邏輯關系,能讓評論更有說服力。
但現實中也常見選題相同但立論不同的情況。比如同樣是討論垃圾分類,有的評論側重環保意義,有的聚焦執行難點,還有的探討技術改進方向。這種差異恰恰說明,同一個話題可以有多種解讀角度,關鍵在于找到最合適的切入點。
選題立論的注意事項
選題不能脫離實際。有些文章照搬文件內容,看起來很規范,但缺乏現實針對性;也有人為了博眼球故意標新立異,反而偏離了主流價值觀。正確的做法是既把握政策方向,又guān注社會動態,找到兩者的結合點。
立論要有前瞻性。比如在數字經濟興起初期,就提前預判數據安全問題,這樣的評論比事后追熱點更有價值。但前瞻性也要建立在扎實調研基礎上,不能憑空想象。
評論的“由頭”怎么找?
由頭就是引發評論的現實依據。比如看到某地出現新型詐騙手段,就可以圍繞如何防范展開討論。好的由頭要具體、真實,能引發讀者共鳴。有時老話題也能寫出新意,關鍵在于能否發現新的觀察角度。
立論角度怎么變?
同一話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切入。比如討論“躺平”現象,可以分析社會壓力、教育制度、職場環境等多個層面。角度新穎能帶來新鮮感,但也要注意避免刻意求新。真正有價值的立論,是能讓人產生“原來還可以這樣看”的啟發。
評論的最終目標
一篇好的新聞評論,既要能解決問題,又要能引導思考。選題要貼近現實,立論要直擊痛點,這樣才能讓讀者覺得“有收獲”。相反,如果只是泛泛而談,或者空洞說教,最終只會讓讀者覺得“沒意思”。寫作時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往往能發現更深層次的思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