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備考 - 自考問一問

    2024年10月安徽自考馬原必背知識點(2)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1、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感性認識是對認識對象最直接的反映。

      2、理性認識: 是認識的高級階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質。

      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1)區別:感性認識是對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體的、個別的反映,因而使不深刻的、片面的認識;理性認識使對事物本質的、全體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認識。

      (2)聯系: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是認識的開始,是理性認識的基礎;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到理性認識。

      (3)二者不可分割。片面強調感性經驗的重要性,就會犯經驗論的錯誤;認為感性經驗靠不住,只認可理性認識,就會犯唯理論的錯誤。

      4、感性到理性的飛躍的條件:

      (1)感性材料必須十分豐富,而不是零碎不全,必須合于實際而不是錯覺;

      (2)必須有正確的思維方法,要通過思維的加工,才能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01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1、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首要的觀點是實踐的觀點。——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02 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1、認識主體

      (1)含義:認識和實踐活動的承擔者,是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中從事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具體的人。

      (2)特點: ①社會性;②歷史性;③能動性(突出特點)

      2、認識客體

      (1)含義:人的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對象。包括自然客體、社會客體和精神客體。

      (2)特點:客觀性、對象性

      3、認識的本質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1)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立:唯物主義和部分唯心主義認為思維能夠認識并能夠正確認識現實世界。

      (2)唯物論的反映論與唯心論的先驗論的對立:

      ①認識路線:唯物論的反映論是從物到感覺和思想;唯心論的先驗論是從感覺和思想到物。

      ②何者為第一性:唯物論的反映論是存在;唯心論的先驗論是思維。

      ③如何看待實踐:唯物論的反映論肯定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唯心論的先驗論不懂得實踐對于認識的決定性意義。

      (3)辯證唯物論的能動的反映論與舊唯物論的機械反映論的對立:

      ①舊唯物論的機械的反映論認為認識主體是單純的有生命的存在物;辯證唯物論的能動的反映論則是結合主體的社

      會性、實踐性和能動性考察主客體之間的關系。

      ②舊唯物論的機械的反映論對待客體是消極的認識;辯證唯物論的能動的反映論認為認識是反映與創造的統一。

      矛盾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①含義: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同矛盾進行比較。

      主要矛盾,在事物的發展中處于支配地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在事物的發展中處于服從地位的矛盾。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比較。

      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雙方中居于支配地位,起著主導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雙方中處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

      ②二者關系:

      a. 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和影響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

      b. 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約著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c. 二者地位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③現實指導意義:

      a. 二者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b. 堅持“兩點論”,要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c. 堅持“重點論”,著重把握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

      d. 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一系列“兩手抓”的方針,都是“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的具體表現。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