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自考《人力資源管理(一)》本科試題及答案九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為方便大家復習備考10月的自學考試,特整理了以下自考試題,供學習。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31、人力資源管理:
是指為實現組織的戰略目標,組織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理論,通過不斷地實踐人力資源,對所獲得的人力資源的整合、調控及開發,并給予他們報償而有效地開發和利用之。
32、企業戰略:
是指企業為自己確定的長遠發展目標與任務,以及為實現目標而選擇的行動路線與方針政策。
33、激勵:是指管理人員促進、誘導員工形成動機,并引導行為指向目標的活動過程。
34、工作分析:是指對組織中某特定得工作職務得目的、任務或職責、權力、隸屬關系、工作條件、任職資格等相關信息進行收集與分析,以便對該職務的工作作出明確規定,并確定完成這一工作需要的行為、條件、人員的過程。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35、簡述人力資源的作用。
答:(1)、人力資源在社會財富創造過程中的決定作用:
a、 人力資源是自然資源轉變為社會財富的決定性因素;
b、人力資源是社會財富多寡的決定因素;
c、 人力資源是社會財富多樣化程度的決定因素;
d、人力資源是社會財富增值的決定性因素。
(2)、高素質人力資源的獨特作用:
a、 人才資源(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即為人才資源)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b、人才的勞動是一種探索式的智力活動,具有前沿突進的開拓作用;
c、 人才資源的復雜性使勞動往往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36、簡述人員流動對組織的利與弊。
人員流動的意義在于:
(1)、人員流動是實現組織目標的保證;(2)、人流流動是人盡其材的手段;
(3)、人員流動是實施人力資源規劃的重要途徑;
(4)人員流動是激勵員工的有效手段;(5)、人員流動是改善組織氣氛的措施之一。
人員流動給組織帶來負作用在于:
(1)、影響工作;(2)、造成技術的流失或商業秘密的泄漏;
(3)、降低了企業培訓投資的回報。
37、簡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基本方法。
答:(1)、不斷加大產品設計與生產的科學技術投入;
(2)、依靠科技進步,不斷節約能源與材料,降低物化勞動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
(3)、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不斷改進生產組織合勞動組織,保障組織各生產環節的同步運行,保持生產的均衡與協調一致;
(4)、采用分工協作方式,提高出勤率、有效工時利用率,鞏固勞動紀律;
(5)、不斷全面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與工作技能;
(6)、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38、簡述績效管理的功能。
答:首先,對企業而言,績效管理具有以下功能:
(1)、診斷功能;(2)、監測功能;(3)、導向功能;(4)、競爭功能。
對員工而言,績效管理具有以下功能:
(1)、激勵功能;(2)、規范功能;(3)、發展功能;(4)、控制功能;(5)、溝通功能。
39、簡述員工培訓和開發的意義。
答:(1)、適應環境的變化;(2)、滿足市場競爭的需要
(3)、滿足員工自身發展的需要;(4)、提高企業的效益。
40、簡述傳統人事管理的特點。
答:傳統人事管理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以事為中心,要求人去適應事。(2)、重使用而輕培育。
(3)、將人力較多地視為成本,算人頭賬,而較少算人力賬。
(4)、傳統人事管理部門被視為非生產、非效益部門,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之外執行人事行政事務的部門,而不是參與生產經營過程,為人力的配備、使用進行決策,為組織的效益進行管理的生產部門、效益部門和決策者。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42、如何進行員工福利的管理?
答案要點:員工福利的管理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福利的目標、福利的成本核算、福利的溝通、福利的調查和福利的實施。
(1)福利的目標。每個組織的福利目標各不相同,但是有些內容是相似的,這主要包括:必須符合組織的長遠目標;滿足員工的要求;符合組織的報酬政策;要考慮到員工眼前需要和長遠需要;能激勵大部分員工;組織能負擔得起;符合政府法規政策等。
(2)福利的成本核算。主要涉及:通過銷量或利潤計算出公司最高的可能支出的福利總費用;與外部福利標準進行比較;作出主要福利項目的預算;確定每一個員工福利項目的成本;制定相應的福利項目成本計劃;盡可能在滿足福利目標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等。
(3)福利的溝通。可采用的主要方法有:用問卷法了解員工對福利的需求;用錄像帶介紹有關的福利項目;找典型員工面談;公布一些福利項目讓員工挑選;收集員工對各種福利項目的反饋等。
(4)福利的調查。這主要涉及到三種調查:制定福利項目前的調查、員工年度調查和福利反饋調查。
(5)福利的實施。在福利實施中應注意:根據目標去實施;預算要落實;按照各個福利項目的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有一定的靈活性;防止漏洞產生;定時檢查實施情況。
41、考評激勵有何作用?
答案要點:從考評激勵的心理過程分析,考評具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1)導向作用。考評具有目標導向功能。由于考評標準的約束力,迫使或誘導人們的行為向某一方向發展。
(2)反饋調節作用。考評激勵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促使反饋調節,讓人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否偏離要求,是否符合規范,要作什么修正,以及如何修正等。
(3)強化作用。強化有“正強化”和“負強化”兩種。通過考評,工作成績得到肯定,人們會看到自己的社會價值,增強工作熱情和責任感,從而激發進一步努力的動機,這就是“正強化”。反之,如果得到較差的評價,通過正確引導,也會激起改正缺點錯誤和重新做好工作的動機,這為“負強化”。
42、為保證績效考核的公正性、準確性、客觀性,在考核中應采取哪些限制方法?
答案要點:所謂績效考核的限制方法是指為了使考核做到客觀、公正、準確,而對考核等級或計分進行的合理限制。其目的在于防止濫列優等人數,或防止將被測者某一方面的成績優劣作為考核的最主要依據。常用的限制方法有:
(1)同分限制法。這種方法要求同一分數的人數應有限制。
(2)常態分配法。關于能力研究的成果證明,我們在分析任何一種個體特征差異時,只要選取的樣本足夠大,只要符合隨機抽樣原則,個體差異的分布就會呈現常態分布。組織內個體成員的工作績效的差異也會呈現這種狀態,即:優秀者少,良好者多,劣等者少。這樣就可以設定一個分數為常態分布中央的理想高點,使考核分數在此高點的兩邊依序往下排列。根據這一原理,可以給各單位配賦一定的分值,各單位主管在配賦的總分數內可以對每一員工進行不同的評分,但總分數不能超出配賦分數。這種方法可以防止各單位濫列優等人員。
(3)群體績效限制法。這種方法要求在確定某一單位職工績效優等人數或考核分數時,根據這一單位總體年度績效而定,群體工作績效好,則考核優秀人數或配賦分數也較多。其方式主要有等級和人數限制法、配賦分數限制法和配賦分數相等法三種。
以上就是安徽自考人力資源管理試題,其他的安徽自考相關信息如報名方式、考試安排、報名入口、報名流程等新內容,可以收藏安徽自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