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備考 - 自考問一問

    浙江自考00054管理學原理知識點押題資料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如果想要詳細的押題資料,可以添加【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共同交流探討

    管理學原理重難點知識點

      (★機密)

      知識點一:管理與管理學

      1.1 管理概述

      1.管理的產生【判斷說明】

      (1)管理產生于欲望無限性和資源有限性之間矛盾的協調

      (2)管理是人類群體活動的產物。

      ?人類活動的兩個方面:【單選】

      (1)作業活動,人類為實現自身目的而進行的活動

      (2)管理活動,使作業活動變得更有效的活動。

      2.管理的必要性【簡答】

      (1)從整個社會的發展來看,管理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物質力量。

      (2)管理是任何組織生存發展的重要條件。

      (3)管理活動具有普遍性。

      3.管理:是指組織中的管理者,通過實施計劃、組織、人員配備、領導、控制等

      一系列協調活動的過程。

      管理的含義主要包括:【單選】【判斷說明】【簡答】

      (1)管理是對組織的管理,組織是管理的載體。

      (2)管理是一項有目的的活動,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組織目標。

      (3)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動構成的。

      管理活動包括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

      (4)管理是一個追求有效的過程。

      (5)管理的實質就是協調

      4.管理的特性:

      (1)管理活動不同于作業活動

      (2)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學性又具有藝術性

      (3)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單選】【判斷說明】

      5.管理的職能【單選】【簡答】

      (1)計劃(管理首要職能)是對組織未來活動進行的預先籌劃和安排

      (2)組織是為了完成計劃而對分工協作關系所做的整體安排

      (3)領導是指揮和影響下屬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努力工作的過程。

      (4)控制是為了保證組織按預定要求運作而進行的一系列監督檢查工作。

      6.管理有效性的衡量

      管理有效性由效率和效果來衡量

      (1)所謂效率就是投入與產出的比值。

      (2)效果是指目標達成度,涉及結果的活動。【單選】【判斷說明】

      ?管理的有效性,既追求效率更追求效果。【判斷說明】

      1.2 管理者

      1.管理者是指在組織中行使管理職能、通過協調他人活動以實現組織目標的人。2.管理者的分類

      (1)按管理者所處層次可以分為高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和基層管理者【單選】

      【多選】【判斷說明】

      ①高層管理者,對組織負有全面責任的管理人員,例如董事長、首席執行官、總

      裁或者總經理及其它高級經理人員。

      ②中層管理者,負責制定具體的計劃,是對某一部門或某一方面負有責任的管理

      人員。例如,部門主任、科室主任、項目經理、地區經理、產品經理或分公司經

      理等。

      ③基層管理者,又稱一線管理者,是管理作業人員的管理者。例如,汽車生產車

      間工作小組的主管人員、醫院婦產科的護士長等。

      (2)按管理者所從事管理工作的領域及專業不同,可以分為綜合管理者和專業

      管理者。

      ①綜合管理者,負責整個組織或組織中某個事業部全部活動的管理者。

      ②專業管理者,僅負責管理組織中某一活動的管理者。

      3.管理者的角色【單選】【多選】

      明茨伯格研究發現,管理者扮演著十種不同的角色,這十種角色可以組合成三大

      類:人際關系方面的角色、信息傳遞方面的角色和決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1)人際關系方面的角色,具體又包括掛名首腦角色、領導者角色和聯絡者角

      色。

      (2)信息傳遞方面的角色,具體包括監聽者角色、傳播者角色和發言人角色。

      (3)決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具體包括企業家角色、混亂駕馭者角色、資源分配

      者角色和談判者角色。

      4.管理者的技能【單選】【多選】【判斷說明】

      卡茨的研究認為,管理者需要具備技術技能、人際技能和概念技能

      (1)技術技能,指使用某一專業領域內的程序、技術、知識和方法完成組織任

      務的能力,例如生產技能、財務技能、營銷技能等,對于基本管理者最重要。

      (2)人際技能,是指與處理人際關系有關的技能,對于高、中、基層管理者的

      重要性大體相同。

      (3)概念技能,是指縱觀全局、洞察企業與環境要素間相互影響和作用的能力。

      對于高層管理者最重要。

      5.盧森斯把工作數量多、質量好以及下屬對其滿意程度高的管理者稱為“有效管

      理者”;把在組織中晉升速度快的管理者稱為“成功管理者”

      ?“有效管理者”決定組織的效率;“成功管理者”決定了組織的效果。【單選】

      【判斷說明】

      1.3 管理學

      1.1911 年,泰勒出版著作《科學管理原理》,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問世標志著管

      理作為一門科學的誕生。【單選】

      2.管理學學科的特點【多選】【簡答】

      (1)綜合性(2)不精確性(3)實踐性(4)歷史性(5)發展性

      3.管理學的學習方法

      (1)唯物辯證法(2)理論聯系實際法(3)系統方法

      知識點二:管理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2.1 管理理論產生前的管理實踐與管理思想

      1.亞當.斯密,資本主義古代政治經濟學的創始人,代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

      原因的研究》

      (1)提出“分工協作原理”和“生產合理化”的概念

      (2)提出了“經濟人”的觀點【單選】

      2.查爾斯.巴貝奇

      (1)深化了勞動分工原理,認為分工除了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還可以節省工

      資支出。

      (2)提出了“邊際熟練原則”

      (3)提出了管理的“機械原則”【單選】

      3.羅伯特.歐文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先驅,提出了聞名的管理思想:“人是環境的產物”【單選】

      2.2 古典管理理論的形成

      1.古典管理理論主要由三個理論學派構成,即科學管理理論、一般管理理論和行

      政組織理論。【單選】【多選】

      2.科學管理理論以泰勒 1911 年出版《科學管理原理》為正式形成標志,被譽為

      “科學管理之父”【單選】

      3.科學管理理論又被稱為泰勒制,其目標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科學管理的主要內

      容包括:

      (1)工作定額原理。必須通過工時和動作研究制定出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

      (2)標準化原理

      (3)科學地挑選工人并使之成為“第1流工人”

      (4)實行差別計件工資制

      (5)管理工作專業化原理

      (6)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單選】【簡答】

      4.一般管理理論,法約爾提出,他頁被尊為“經營管理之父”,代表作《一般原

      理與工業管理》【單選】

      5.法約爾的主要思想

      (1)經營與管理的區別

      (2)管理的五要素【簡答】

      ①計劃,探索未來和制定行動方案

      ②組織,建立企業的物質和社會雙重結構

      ③指揮,使其人員發揮作用

      ④協調,是連接、聯合、調和所有的活動和力量

      ⑤控制,是注意一切是否按照已制定的規章和下達的命令進行。【單選】

      (3)管理的十四條原則

      勞動分工、權力與責任、紀律、統一指揮、統一領導、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

      人員報酬要公正、集中與分散、等級鏈、秩序、公正、人員穩定、首創精神、集

      體精神?法約爾以“經濟人”假設為前提【單選】

      ?“法約爾跳板”,也稱“法約爾橋”,是其設計了一種把等級制度與橫向信息溝

      通結合起來的“跳板”。【單選】

      6.行政組織理論,韋伯提出,代表作《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理論》,被人們稱為

      “行政組織理論之父”。【單選】

      ?韋伯認為,任何組織都必須有某種形式的權力作為基礎。他認為世界上有三種

      權力,與之對應的有三種組織形態

      (1)超凡權力——神秘化組織

      (2)傳統權力——傳統組織

      (3)法定權力——法律化組織

      7.古典管理理論的主要特點:【簡答】

      (1)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主要目標

      (2)以科學求實的態度進行調查研究

      (3)強調以個人為研究對象,重視個人積極性的發揮

      (4)強調規章制度的作用

      2.3 行為科學的興起

      1.泰勒等人倡導的古典管理理論,完成了使管理由經驗上升為科學的轉變。【單

      選】

      2.霍桑實驗,由梅奧參與并領導

      3.霍桑實驗的結論:

      (1)工人都是“社會人”,而非單純追求金錢收入的“經濟人”。金錢并非是刺

      激積極性的,動力。

      (2)認為生產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工人的態度。

      (3)企業中存在“非正式組織”

      (4)新型的領導能力就是要在正式組織的經濟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組織的社會

      需求之間保持平衡。【單選】【簡答】

      4.人際關系理論是在霍桑實驗的基礎上產生的。【單選】

      5.行為科學最基本的理論核心是動機激勵的理論【單選】

      2.4 現代管理理論的叢林

      1.管理過程學派,又叫管理職能學派,主要代表:孔茨【單選】

      2.社會系統學派,主要代表:巴納德,代表作《經理人員的職能》【單選】

      3.決策理論學派,主要代表:西蒙和馬奇

      西蒙用“令人滿意的準則”代替傳統決策理論的“最優化原則”【單選】

      4.系統管理學派,主要代表:約翰遜、卡斯特、羅森茨韋克【單選】

      5.社會-技術系統學派,在社會系統學派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強調從系統觀點

      出發。【單選】

      6.經驗主義學派,簡稱經驗學派【單選】

      7.權變理論學派,創始人勞倫斯和洛希【單選】

      8.經理角色學派,主要代表:明茨伯格【單選】

      9.管理科學學派,又稱“數學學派”,創始人布萊克特。【單選】

      2.5 當代管理理論的發展1.戰略管理理論,起源于美國,

      2.業務流程再造,邁克爾哈默和詹姆斯錢皮

      3.學習型組織,彼得圣吉是學習型組織理論的奠基人,代表作《第五項修煉——

      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單選】

      4.當代管理理論發展的趨勢

      (1)人本管理趨勢

      (2)跨文化管理

      (3)參與管理趨勢

      知識點三:組織環境與組織文化

      3.1 組織環境概述

      1.組織環境是指影響組織生成與發展的各種力量和條件因素的集合【單選】

      2.組織環境的分類【單選】【多選】

      (1)外部環境

      ①一般環境:指可能對所有組織的活動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所構成的集合(政治

      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技術環境)(宏觀環境)

      ②具體環境:指與實現組織目標直接相關的那部分環境(特殊環境),如顧客、

      競爭者政府機構、社區等

      (2)內部環境:是指組織內部的各種影響因素的集合(組織資源、組織文化、

      組織能力)

      3.組織環境的特點【單選】【多選】【簡答】

      (1)客觀性

      (2)復雜性

      (3)關聯性

      (4)不確定性

      (5)層次性

      依據環境中各構成因素的數量(既環境復雜性)和變動程度(既環境動態性)的

      不同,可以將組織的組織環境劃分為四種形式。【單選】【多選】

      (1)簡單穩定環境(容器制造商、軟飲料生產企業、啤酒經銷商)

      (2)簡單動態環境(唱片公司、玩具制造商、服裝加工企業)

      (3)復雜穩定環境(醫院、大學、保險公司、汽車制造商)

      (4)復雜動態環境(電子行業、計算機軟件公司、電子儀器制造商)、不確定性

      挺高的是(復雜和動態的環境)

      4.組織與環境的關系【簡答】

      (1)環境對組織的影響

      ①環境是組織賴以生存的土壤

      ②外部環境影響著組織內部的各種管理工作

      ③環境制約組織的管理過程和管理效率

      (2)組織對環境的影響

      ①適應環境,改變自己

      ②影響環境

      ③選擇新環境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