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自考第二學位有用嗎?
2025-01-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導語】自考第二學位有用,多一份學歷多一份出路,肯定是有用的,但是第二學歷不等于第二學位,用人單位一般會用第一學歷為主,第二學歷會作為錄用的參考。“自考第二學位”就是在校本科生可以拿到一個學位證書,然后通過參加自學考試還可以拿到另外一個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這就叫做自考“第二學位”。
一、能自考第二學位有用嗎?
可以。這些全日制本科的同學都適合參加自考。
多一份學歷多一份出路,肯定是有用的,但是第二學歷不等于第二學位,用人單位一般會用第一學歷為主,第二學歷會作為錄用的參考。建議報的第二學歷最好能與第一學歷有所關聯。例如法學專業學生,如果再報考英語專業,本身就需要學英語,而且對于一些涉外的案件、四六級考研必然有所幫助,但如果選擇一門理工科報考,二者相差就大了。除此之外,第二學歷會牽扯到學生大量的時間精力以及金錢,很多人在當中不能堅持很是可惜,所以如果打算報考一定要慎重一些,建議咨詢輔導員或有關任課老師的意見。
高等學校只能為取得本校學籍的學生頒發并注冊一份學歷證書。確有學習余力的學生,在校期間修讀同層次其他專業課程并達到專業要求的,學校可為其頒發輔修專業證書。輔修專業證書與學歷證書配合使用,一般不單獨作為學歷證書使用。
本科生讀第二專業的好處:
1、擁有雙學位,畢業待遇等同研究生;跨學科人才,在企業受歡迎;
2、國家承認的學歷學位證書,與跨校輔修區別很大;時間短,職業證書免費拿;
3、選擇興趣所在的名校第二專業,有利于未來的職業發展及高薪要求
現在,雖然很多企業注重員工的個人能力,一紙文憑不能說明什么,但是學歷也是公司考量員工的一個方面。如果在互相競爭崗位的情況下,企業更愿意挑選學歷較高的那一位。步入社會后,可能很多人在上學期間沒能進入理想的學校,也或許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并不滿意,或許自己就業前景并不如意,當然可能很多人想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不管是哪種原因,如果選擇繼續學習,那么第二學歷會是不錯的選擇。
(1)專業太冷門
專業太冷門,考公、考編都惱火,不限專業的崗位真的少。還有一大堆神仙陪大家打架,剛好現在公務員和編制,非全可以報考的崗位賊多,能搞個好專業的畢業證+學位證,為啥不呢?又不是憨憨。
(2)考資格證
有些資格證還是蠻喜歡卡專業的,比如什么一建、二建,還有那什么本科生最愛考的教師資格證,要求也變了。該換專業參加自考的時候,還是得換專業參加自考哦!
(3)本科結業
懂的都懂。就算當時再硬氣覺得沒學歷也不會死,過了兩年還是輾轉來提升學歷了,還是勸君多珍惜拿全日制本科證的機會啊。
(4)沒拿到學位證
沒拿到學位證的同學可以考慮來搞個自考,把學位證搞到手。
(5)找工作
哎跨專業找工作的痛苦,到底誰懂?不就是專業不對口嘛,怎么去哪面試都要被質疑專業能力?還是考個對口專業,給自己增加、增加工資的議價權吧。
(6)考研
考研這玩意兒,還真不是所有專業都可以隨便大家跨考的。有些專業,還真要對口的,那么搞個自考,換個專業,還是蠻不錯的啦!
二、什么是自考第二學位?
“自考第二學位”就是在校本科生可以拿到一個學位證書,然后通過參加自學考試還可以拿到另外一個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這就叫做自考“第二學位”。
在校生自考有什么優勢?
a.可以免考部分公共課程(近現代史綱要、英語二、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b.在校生身邊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和良好的學習環境;
c.考試費用低廉,畢業時間自由,考試采取學分累積制,不受年限的限制,不受學年的限制;
d. 不受外界的工作、家庭等環境干擾,學習效率高,容易通過。
申請第二證書的條件是什么?
首先:總平均成績在65分以上 。
其次:取得本科畢業證書。
接著:學位外語考試成績合格。
最后:取得自考文憑后兩年內必須提出申請。
三、自考第二學位難度如何?
自考、成考、網教以及開放大學都是成人繼續教育學歷,它們的含金量與社會認可度是僅次于全日制統招學歷的,而自考學歷在這其中含金量又是最高的:
1、社會自考沒有人輔導,學習通過的難度較高;
2、考試的課程數量較多(一般是15門左右),相應的畢業時間也較長,一般是需要2-3年,甚至5-6年也有可能。每年一般有2次報名機會,上半年是在4月,下半年是在10月,每次最多可以報4門,也就是說門門都能一次通過的情況下一年最多可以通過8門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