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自考 - 自考問一問

    2018年北京自考《國際貿易實務(一)》知識重點二

    2025-07-07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1.對里昂惕夫之謎的解釋:

      (1)勞動力不同質

      (2)存在人力資本

      (3)存在關稅及貿易壁壘

      (4)自然資源稀缺

      (5)要素密集度逆轉

      2.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美國經濟學家佛農1966年提出的):

      (1)產品的創新階段

      (2)產品成熟階段

      (3)產品標準化階段

      3.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是一個動態理論,其動態含義表現為:

      (1)生產要素的動態變化:

      ①新產品階段:屬于技術密集型

      ②成熟階段:由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

      ③標準化階段:產品和工藝流程已經標準化,勞動熟練程度不再重要,價格競爭成為能否占領市場的關鍵。

      (2)貿易國比較利益的動態轉移

      4.新貿易理論:1985年,克魯格曼與赫爾普曼和著的《市場結構與對外貿易》,運用產業組織理論對產業內分工和貿易問題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建立了以規模經濟為基礎的壟斷競爭國際分工與貿易理論模型。

      5.先發優勢:指的是能最終促使一個公司成為某個行業先行者的經濟和戰略優勢。也就是說,先行者獲得規模經濟的能力對于后來者進入市場形成了一種障礙。

      6.波特認為國內4種基本變量影響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建立和保持競爭優勢的能力:

      (1)要素稟賦

      (2)需求狀況

      (3)相關產業的輔助產業

      (4)企業戰略、結構和競爭

      (5)政府的作用

      在國家競爭優勢中政府的實際作用是正面或負面地影響每個基本變量。國家不能成功地分離產業,但通過水平和垂直關系能把產業連成產業群。

      7.政治環境的含義:

      (1)當事國或地區的社會性質和政治體制

      (2)當事國或地區的政治穩定性

      (3)當事國或地區的有關法律制度

      (4)當事國或地區的主要外貿政策與措施

      (5)當事國或地區公眾利益集團的發展

      8.經濟環境的含義:

      (1)經濟體制:(包括“自由市場經濟體制、計劃經濟體制、混合經濟體制”三種主要類型)

      (2)經濟結構:(包括“農業自給型經濟、原料輸出型經濟、工業發展型經濟、工業化國家”四種類型)

      (3)市場規模:(主要包括“人口、收入”兩大因素)

      (4)經濟基礎結構:通常指一個國家的交通運輸條件、通訊設施、能源供應、金融機構、商業基礎設施等

      9.社會文化環境的含義:是指一個國家社會精神財富的結晶,即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的總稱。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分析:

      (1)語言:語言是人們進行信息溝通的方式,也是重要文化因素之一。

      (2)教育水平:~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和商品需求傾向。

      (3)宗教信仰:~是開展對外貿易活動必面認真加以注意的問題。

      (4)審美觀念和價值觀念:~是人們對美的鑒賞力,價值觀念是人們對事物的評價標準和崇尚的風氣。

      10.技術環境的含義:主要是指整個世界或當事國或地區的技術水平。技術水平的進步還會改變國際貿易的方式。

      11.PEST分析工具包括:

      (1)政治因素(political)

      (2)經濟因素(economic)

      (3)社會因素(social)

      (4)技術因素(technological)

      34.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已考)~至今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全球化既指貨物和資源日益加強的跨國界流動,也指一套管理不斷擴大的國際經濟活動和交易網絡的組織結構的出現。

      35.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1) 生產全球化

      (2)貿易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36.生產全球化的兩重含義:

      (1)一是單個企業(主要是跨國公司)的國際化生產向縱深推進,其跨國經營的分支機構在數量上和地域上極大擴展,在組織安排和管理體制上超越國界。

      (2)二是借助跨國公司以及分支機構間多種形式的聯系,逐步建立以價值增值鏈為紐帶的跨國生產體系。生產全球化使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生產全球化使最終產品成為全球性的產品。

      37.貿易全球化的程度是通過貿易總量和貿易金額的增長、貿易手段的增加、貿易范圍擴大以及貿易自由化進程加快表現出來的。

      38.金融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三層含義:

      (1)一是金融活動跨越國界,形成無國界金融;

      (2)二是金融活動按同一規則運行,在全球范圍形成統一的金融體系,資本市場按通行規則運行

      (3)三是統一的國際金融市場,同質的金融資產在價格上趨于一致。

      39.經濟全球化的推動力:

      (1)科技發展

      ①信息技術:(信息傳輸技術已經躍上新臺階,信息高速公路正覆蓋全球)

      ②運輸技術(集裝箱運輸的出現是現代運輸手段的重大變化)

      ③科技發展對經濟全球化的影響(科技發展使一個公司可以組織與協調分散在全球的生產經營業務)

      (2)跨國公司的迅猛發展

      (3)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它是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重要因素。

      40.國際貿易的增長特點

      (1)二戰后國際貿易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增長,雖然在個別年份增長有所放慢,但是總體而言國際貨物貿易比世界產出的發展速度快。

      (2)國際服務貿易迅速發展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