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編專欄
    此家長會,非彼家長會
    文 / 陳志文
    2025-09-09
    對大學新生家長會,我們不必大驚小怪。必須強調的是:大學新生家長會并不等于可以日常化,讓家長介入學校日常管理

      日前,上海交大、同濟大學等幾所著名高校舉辦大學新生家長會的消息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一些專家批評這是大學管理中學化,甚至批評這是“巨嬰”行為。

      筆者認為,這些言論反映了部分人對當下大學家長會的誤解,是在誤判基礎上的錯誤指責。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這類大學新生家長會和中小學的家長會是完全不同的。

      中小學的家長會是日常行為,也是家長必須參加的,其中一個核心功能是配合學校教育,協助學校與老師監督并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等具體工作,是家校協同育人的一個重要環節。

      而針對大學新生的家長會,首先就是家長自愿參加,不是必須的;其次,其核心內容主要是介紹學校或學院的歷史、培養方案、未來就業發展路徑以及學生在校的衣食住行等,是給家長答疑解惑,不是給家長提要求的,更不是要求家長參與學校具體的日常管理。當然,大學的新生家長會客觀上會加強家長對大學與大學生活的認知,也會起到積極的協同配合作用,但這種配合,更多是在了解基礎上的自覺自愿行為,并非強制要求。

      也就是說,此家長會,非彼家長會!大學新生家長會,只是大學迎新過程中一個針對家長的活動。

      這也是全世界大學的通行規則,是一項針對家長的標準服務。國外很多大學在新生報到時,往往會給家長單獨安排一些活動,主要是讓家長熟悉學校的歷史、文化、校園環境等,加深家長對學校辦學理念的了解。

      伴隨國內經濟水平的提高,高鐵帶來的交通便利化,越來越多的家長親自送孩子到大學報到。很多大學在迎新活動中逐級增加了對家長的服務,一些大學在給家長提供各種進校吃住便利服務的同時,往往以院系為單位組織面向新生家長的參觀、答疑等系列活動。所以今年這類以學院為主的新生家長會,遍布很多著名高校的院系。我們可以預見,未來新生報到時,圍繞家長的活動會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

      事實上,通過家長的體驗,新生家長會成為大學口碑和品牌建設的一個環節,大學也越來越重視。因此,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結果,也是大學回應家長關切、加強對家長服務的結果:與其一一解答,不如組織起來,一起介紹解答。事實上多所大學的新生家長會,家長提問最多的還是孩子的學習、保研、就業等發展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說,對大學新生家長會,我們不必大驚小怪。必須強調的是:大學新生家長會并不等于可以日常化,讓家長介入學校日常管理,這是我們要堅決反對的,否則就必然導致大學中學化。

      對此,特別需要家長的支持。家長也必須明白,大學是孩子進入社會的最后一站,在過去18年里,很多家長已經介入過多,甚至是過度呵護,讓不少孩子失去了一些成長的機會。現在是最后的機會,我們必須放手,讓孩子去歷練,去健康成!

      原文刊載于《中國青年報》

    簡介
    陳志文,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多年重點從事教育改革與治理研究。
    聯系
    手 機 掃 碼 查 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