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編專欄
    高校為什么撤銷教務處,成立本科生院?
    文 / 陳志文
    2025-09-09
    撤銷教務處組建本科生院,是高等教育適應發展需要的產物,也是中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撤銷教務處,成立本科生院,近日輿論關注到部分高校的這一變化。為什么?簡單說,就是頭部高校根據發展需要,與時俱進的內部治理調整,治理改革。

      撤銷教務處,以教務處為核心組建本科生院,這是多數高校的做法,從這一點就能明白為什么了。

      教務處是高校負責學生培養的核心部門,曾被教育部原副部長周遠清稱為“天下第一大處”,不僅包括教學運行管理、教學規劃與建設、教學質量監控,也包括了招生管理,我們熟悉的招生辦過去一般都歸教務處管理。像清華北大等著名高校,教務長一般都由主要副校長兼任,原因也在此。

      在精英教育階段,無論著名還是普通高校,主要是本科生培養,研究生占比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但伴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尤其是研究生招生量的增長,教務處已經很難完全覆蓋所有培養階段的工作了,高校內部治理模式開始改變。首先分離出去的是研究生部分。

      我國從1984年由教育部批準在北京大學等22所全國重點高等學校試辦研究生院以來,先后建成了50余所研究生院,單獨負責研究生的培養與管理服務相關工作,研究生院內部設立了相關教務處的職能。此后,著名大學的教務處,在宏觀上雖然仍然負責整個學校的培養計劃等職責,但更多工作聚焦于本科生,研究生的培養與管理服務等工作逐漸轉移至研究生院。

      伴隨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研究型大學的快速發展,這類高校培養主體逐漸轉變為研究生,研究生在校生占比快速接近甚至大幅超越本科生,出現了所謂“本研倒掛”的現象。

      十多年前,清華北大等著名高校本科招生量就已經落后于研究生。2020年后,國家根據戰略需要,大幅擴張研究生招生培養規模,尤其是博士招生規模持續以10%的速度增長。

      研究生的規模擴張主要是在“雙一流”大學,尤其是頭部高校,導致頭部著名大學研究生占比快速提高。截至目前,部分頭部“雙一流”大學新生中,本科生占比甚至不足30%。比如,2024年上海交大本科新生4838人,但研究生新生12486人,研究生占比高達72.1%。2024年清華大學博士招生量就超過了本科生。

      即便是普通研究型大學,在校本科生與研究生占比也基本相當。今年,一些著名高校不再公布新生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占比的詳細數據,但總體上研究生占比有增無減。

      正是在這一變化背景下,十多年前,個別著名高校率先成立本科生院,統籌涉及本科生的培養與管理服務工作。

      伴隨本科生占比進一步下降,近年來著名大學紛紛效仿組建本科生院,同步調整教務處職責。一些高校則直接撤銷教務處,以原本就主要負責本科生培養的教務處為核心,組建新的本科生院,全面負責本科生的培養與管理服務工作。個別高校根據自己的定位,在加強本科生統籌培養與管理服務的同時,仍然保留了教務處的部分職能,并未完全撤銷。

      從“天下第一大處”,到如今的撤銷,組建本科生院,既是高等教育適應發展需要的產物,也是中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不必大驚小怪

      事實上,目前撤銷教務處,組建本科生院,主要還是發生于“雙一流”頭部大學,對于多數仍然以本科教育為主的普通高校,仍然保留著教務處,教務處仍然是學校人才培養的關鍵和核心部門,雖然其職能也在不斷變化。尤其是在學科專業設置改革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教務處也不得不調整重心,不僅向內,也不斷向外改革,例如重視就業這一社會需要的反饋,來完善培養模式的改革。

      所以,無論撤銷教務處還是不撤銷教務處,都是高校根據自己發展需要和定位的產物,最后目的都是一樣的:提高治理效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原文刊載于《新京報》

    簡介
    陳志文,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多年重點從事教育改革與治理研究。
    聯系
    手 機 掃 碼 查 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