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前總統希拉克生平介紹!(法國留學)
2025-07-29 07:48:24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雅克·勒內·希拉克(Jacques René Chirac;1932年11月29日—2019年9月26日),出生于法國巴黎,法國右翼政治家,法國前總統、法國前總理、安道爾大公。
1954年雅克·勒內·希拉克(以下簡稱:希拉克)畢業于巴黎政治學院;1959年獲法國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與政治學碩士學位;1974年出任法國總理;1976年辭去總理職務后,創立保衛共和聯盟并任主席;1986年至1988年再次擔任政府總理;1995年當選法國總統;2002年連任總統,直至2007年卸任。
希拉克執政12年間,致力于捍衛法國國際地位,支持聯合國和多邊體系,反對美國霸權,對法中兩國關系的發展留下了自己的深刻印跡,造就了中法關系的黃金十年。
法國前總統希拉克人物生平
1932年11月29日,·希拉克(以下簡稱:希拉克)出生于法國巴黎。希拉克熱愛大海,自幼渴望成為一名遠洋船長,中學畢業后曾在一艘貨輪上做見習輪機手。
1950年,希拉克畢業于路易勒格朗中學。
1950年—1954年,希拉克就讀于巴黎政治學院(公共服務和政治)。
1951年,希拉克考入巴黎政治學院,期間參加了社會黨人組織的“政治社會研究小組”,后在國立行政學院和美國哈佛大學暑期班學習。大學畢業后在裝甲兵與騎兵學校服役和學習。
1953年,希拉克就讀哈佛大學夏季學校。
1955年,希拉克從索繆爾軍校畢業后,任騎兵少尉。
1956年—1957年,希拉克就讀于索米爾裝甲騎兵指揮學院(軍種分級1)。
1957年—1959年,希拉克獲法國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與政治學碩士學位。
1959年,希拉克任法國審計院助理稽核。
1962年,希拉克任政府秘書處特派員、喬治·蓬皮杜總理辦公室特派員。
1965年—1993年,希拉克任法國審計院審核官。
1965年3月—1977年3月,希拉克任圣·菲列奧勒市議員。
1967年3月—5月,希拉克任克勒茲省議員(后多次當選)。
1967年—1968年,希拉克任喬治·蓬皮杜政府的就業國務秘書。
1968年—1971年,希拉克任喬治·蓬皮杜政府的財經國務秘書。
1970年—1979年3月,希拉克任克勒茲省議會主席。
1974年5月27日,希拉克第一次當選法國總理。
1976年12月5日—1994年11月12日,希拉克辭去總理職務后,他組建保衛共和聯盟并任主席。
1977年3月20日—1995年5月16日,希拉克3次連任巴黎市長。
1980年—1986年,希拉克任國民議會國防委員會委員。
1986年3月20日—1988年5月10日,希拉克第二次當選法國總理。
1993年5月28日,希拉克起任大歐洲委員會主席。
1995年5月7日,希拉克第一次當選法國總統(17日正式就職)。
2002年5月5日,希拉克以81.5%對18.5%的票選率擊敗極右翼領導人勒龐,連任法國總統。
2019年9月26日,希拉克去世,享年86歲。
法國前總統希拉克主義
1995年5月,希拉克對法國的外交政策進行了全方位的、根本性的調整,調整后的外交政策被稱為“希拉克主義”。“希拉克主義”是希拉克在新的國際局勢下,縱橫捭閻,恢復法國外交光榮地位的指導思想,希拉克保持了法國傳統外交的優勢,同時勇于開拓新的外交疆界,樹立法國的大國形象。希拉克外交政策具有反美、親巴勒斯坦、提倡多極化(而提倡多極化也曾被認為是反美的表現)、重點關注第三世界國家等特點。
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外交政策
希拉克繼承戴高樂的傳統,推行獨立自主外交政策,努力提高法國的大國地位。他在就任的當天就法國軍隊重申,核威懾力量是法國國防的基礎,是維護法國主權的保障,在遵守法國承擔的國際義務的情況下,法國的核威懾力量將保持足夠的必要水平。在同美、俄關系方面,希拉克仍然堅持戴高樂主義的傳統立場,把法國的利益放在首位,在維護法國的主權和獨立的前提下,調整法美、法俄關系。他“不接受”由美國主宰的“單極世界”或以美國為軸心的“世界新秩序”。認為俄羅斯的穩定對于西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法國把同俄國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作為外交優先目標之一,有意加強同俄的雙邊磋商,同時法國也注重同中國關系的改善,由于中法雙方的共同努力,兩國關系已恢復正常并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對華政策
希拉克曾于1978年和1991年分別以巴黎市長和法國前總理身份訪華,1997年5月和2000年10月兩度以法國總統身份訪華。1995年出任總統到2004年,在不到12年的時間內,希拉克四次訪華。從北京、上海、西安到湖北、四川,他的足跡幾乎踏遍了半個中國。每一次訪華都意味著中法關系的進一步前進,中法兩國在1997年建立全面合作伙伴關系,2004年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2004年10月,希拉克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法國文化年”開幕活動。2006年10月25日至28日,希拉克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法國前總統希拉克人物榮譽
1997年9月訪問俄羅斯時,希拉克被授予俄羅斯最高榮譽獎——一級“祖國功勛勛章”。
法國前總統希拉克生活方式
希拉克就任總統后,生活方式的最大特點是不講究排場。他入住愛麗舍宮后將繁雜的禮賓程序簡化到最低限度。他關閉了朗布依埃和馬利勒魯瓦的狩獵場。他囑咐總統專車遵守交通信號。他不僅大大削減服務員和顧問的人數,而且裁減了警衛隊伍,他禁止警衛們妨礙他與普通法國人接觸。希拉克嚴格禁止總統秘書處工作人員向部長發布指示和干涉他們的活動,不允許總統班子妨礙政府管理國家。
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個人背景
希拉克的父親弗朗索瓦曾是個小學教師,后為法國商業銀行總管,后來又成了工業家,是一個不太顧家,整日忙碌的父親。
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婚姻生活
求學巴黎政治學院期間,希拉克在上歷史課時認識了一位漂亮姑娘,并愛上了她。1956年希拉克與貝爾納黛特·肖德龍·德庫塞爾結婚(后改名貝爾納黛特·希拉克),他們有兩個女兒。貝爾納黛特曾于1995年9月出席在北京舉行的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長女洛朗斯于70年代患上腦膜炎,影響到以后精神失常,不但患上厭食癥,而且有自殺傾向,為此亦曾在精神病院待了好幾年。
法國前總統希拉克文化興趣
希拉克喜歡中國古典詩詞,推崇唐朝的詩人李白、杜甫和王勃,尤其欣賞李白詩的氣魄和瀟灑。他曾當眾用法語即興背誦了唐詩。在一次私人聚會上,希拉克說:我有個心愿,完成一個關于李白的電影劇本。
希拉克喜愛和熟悉東方文化,他在參觀了兵馬俑坑之后說,這是世界第八大奇跡。從此,兵馬俑坑就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希拉克喜歡日本文化,他曾經訪問過日本四十四次,是一個熱情的日本相撲迷。他也有相當的日本古代史知識。2005年3月26日,他第四十五次訪日,訪日期間,希拉克指出法國“歡迎”日本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