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語文復習資料及必備知識點整理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成人高考大學語文是得分的考試科目之一,成人高考每年可以報考一次,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成人高考大學語文復習資料及必備知識點整理,供參考。
成人高考大學語文知識點整理
"道"是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老子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道"派生萬物的表現;道是萬事萬物存在與變化的普遍法則和根本規律,它主宰一切。
《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組抒情詩的總稱,包括《惜誦》、《涉江》、《哀郢》等9篇作品。
《九章》是某一時期片斷的生活記錄和心情的反映。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特征,其中的《哀郢》中記述了他流亡江南的路線,亦情亦景,憂思綿綿,既有憂國憂民的悲憤,又有委屈沉淪的凄愴。
《史記》的體例:《史記》是我國第一部以寫人物為中心的紀傳體通史,全書由12本紀、10表、8書、30世家、70列傳組成,計130篇,記載了上自黃帝、下至西漢武帝時代約3000年的歷史。本紀,記載歷代最高統治者帝王的政績,以事系年,是全書的綱領;世家,是先秦各諸侯國和漢代有功之臣以及個別杰出的歷史人物的傳記。列傳,是歷史上有影響的不同階層、不同類型的人物傳記。表,是各個歷史時期的大事記。書,是有關天文、歷法、水利、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專門史。
成考語文必備考點
張若虛與賀知章、張旭、包融齊名,被稱為"吳中四士".他的詩僅存兩首,然而就是一首《春江花月夜》讓他在文學史上占了一席之地。《春江花月夜》是樂府舊題,藝術特點:
1.題材開拓、意境創新,作詩貴在創新。《春江花月夜》描寫的春、江、花、月、夜的景色以及游子思婦的題材,歷代屢見不鮮。然而,張若虛卻互這些傳統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它將詩情、畫意、哲理融為一體,憑借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贊美自然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并把對游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將他們的思念與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的詢問等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了一種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這對唐詩意境開拓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2.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的突出意象,它象一條紐帶,貫穿全詩,情意也隨著月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詩中經歷了一夜的過程,經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全過程。而在月光之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花林、流霜、白云、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鴻雁、魚龍,不眠的思婦和漂泊的游子,交相輝映,展現出了一幅充滿生活情趣與人生哲理的畫卷,形成了完整統一的詩歌意境。
3.韻律節奏美。全詩共36句,每四句一換韻,共換九韻,并隨著韻腳的轉換變化,交錯運用平仄,一唱三嘆,前后呼應,既回環反復,又層出不窮,音樂節奏感強烈而優美。隨著音律節奏的變化,詩中的情感也在跌蕩起伏。
這確實是一篇橫絕千古的詩篇,故而有人盛贊張若虛是,"孤篇橫絕,竟成大家。"
王維與盛唐山水田園詩:王維不光是一個文學、書畫、音樂的通才,還是一個詩歌創作的奇才,他各體皆工,尤工五律和五七言絕句,號為"詩佛".王維是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山水田園詩奠定了王維在唐詩史上大師地位。
成考語文必備復習資料
庾信是六朝文學的集大成者。其詩真正融合了南北詩風,兼有剛健與柔媚之美。將詠史與抒情相結合,感情真摯。賦前有序,即《哀江南賦序》,是用四六駢文寫的,它概括了全篇大意,并說明創作此賦的動機。庾信的賦,如同其詩,善用典故,而且一般都能靈活運用。語言精美,情文并茂,自然流麗,將駢文推向高峰,達到了六朝駢文的最高水平。
南朝樂府民歌的藝術特色:
(1)體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和周、漢民歌不同。
(2)以抒情為主,感情真率動人。
(3)多用比興、象征、諧音雙關等手法。
(4)語言自然曉暢,風格清新婉麗。
標志著南朝民歌在藝術發展上的最高成就的是:《西洲曲》。
《西洲曲》開頭寫一位少女回憶梅花初落時與情人在西洲約會,于是折梅一枝遙寄江北的愛人。以下便寫那少女從春到秋、從早到晚的無盡相思。情調纏綿悱惻,充滿了隱約朦朧之美,頗有藝術感染力。并且巧妙運用諧音雙關的修辭方法,如本篇多次寫到蓮。"蓮"和"憐"諧音,"蓮子"即"憐子",暗示愛憐的人。"低頭弄蓮子",即暗指愛撫所愛的人。又以蓮子的青如水比喻對愛人的感情純潔如水。"置蓮懷袖中"即表示對所愛的人珍愛,以"蓮心徹底紅"喻愛情的成熟和熱烈。運用雙關語,使全詩的情調更顯得優美迷人。全詩以五言四句為一段,用頂真格的修辭把上下段連接起來,如"風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出門采紅蓮,采蓮南塘秋","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全詩迂回曲折而又首尾一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