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語文文言文常考虛詞及答題方法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無論是高起點還是專升本,在語文類的試卷中都會有文言文閱讀的題目。不同于現代漢語我們閱讀起來沒有門檻,古文閱讀需要我們有一定的積累才能看得懂。
成考語文文言文常見字詞
考試大綱中規定,需要我們重點掌握的文言虛詞只有十二個,即“之、其、者、所、諸、焉、則、而、于、以、且、乃”。考生可以在教材后面的附錄里查看,也可以對這十二個虛詞進行歸納整理,分析比較。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對于文言實詞,我們需要了解的是一詞多義的現象,特別應該重點掌握那些古今意義有所不同的詞語。對此我們也可以做些歸納整理。
一詞多義:
“施”字
愛其母,施及莊公(施:推及)
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施:延續)
用則施諸人,舍則傳諸其徒(施:施舍,給予)
又如“過”字
無乃爾是過與?(過:責備)
且爾言過矣。(過:過錯)
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過:超過)
其夜,華林部過馬伶曰(過:往訪,拜訪)
古今異義: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疾:痛恨,厭惡)
異道行,可數百里(可:大約)
姜氏何厭之有?(厭:滿足)
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走:逃跑)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如:往,到)
考試大綱規定,要了解文言文中那些與現代漢語不同的語法現象和句,如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名詞做狀語、名詞作動詞、賓語前置、判斷句、被動句等。要求能夠將他們翻譯成現代漢語。
文言文閱讀題有哪些答題技巧
即使每句只有幾個詞都看不懂,也不影響理解全文,文言文不像現代文,單憑看某句話很難答題,一般是看完全文,才能答的出題。因為有語言障礙,看它兩遍,大致了解寫的是什么事、什么人、人物之間是什么關系,哪個人物是主要的,想想作者寫這件事、這個人要說明什么,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態度。尤其解答翻譯題,也許單看這個句子同學們翻譯不出來,但是從全文的大意和聯系上下文,一般我們可翻譯出這個句子的大概含義,以下是各類題型的答題技巧。
【信息篩選題】答題技巧:看清題目要求,一字一詞地琢磨。
【內容歸納題】答題技巧: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中心、主旨重點分析議論的語句。總體把握文意。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等。
【全文把握題】注意人物的事跡是否張冠李戴,事件的時間是否準確,人物性格陳述是否恰當,注意聯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