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成考 - 成考問一問

    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模擬練習題及答案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辨析題,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1.從信息加工的角度來看,記憶過程就是對輸入信息的編碼、儲存和提取的過程。

    2.記憶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再現(又稱之為回憶)等三個環節。

    簡答題

    3.簡述記憶過程包含的環節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4.簡述人格的含義及其特性。

    5.簡述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論述題

    6.怎樣組織復習才能克服遺忘,提高記憶效果?

    參考答案:

    辨析題

    1.答案:正確。從信息加工的角度來看,記憶過程就是對輸入信息的編碼、儲存和提取的過程。信息的輸入編碼是識記過程;信息的儲存足保持過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認或回憶過程。

    2.答案:錯誤。記憶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再認或再現(又稱之為回憶)等三個環節。

    簡答題

    3.答案:(1)記憶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再認或回憶三個基本環節。

    (2)識記是保持的基礎,保持是中間環節,再認或回憶是識記和保持效果的體現,并能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識記和保持的內容。

    4.答案:(1)人格是構成一個人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模式,這個特有模式包含了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穩定而統一的心理品質。

    (2)人格具有獨特性、穩定性、整體性和功能性等特點。

    5.答案:(1)馬斯洛將人類的需要由低到高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2)馬斯洛認為,只有低層次需要基本得到滿足以后,才能出現高層次需要;個人需要的發展過程像波浪似的演進。

    論述題:

    6.答案:復習是防止租克服遺忘的有效方法,研究與實踐證明,只有按照心理活動的規律組織復習,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明確學習日的,提高復習的自覺性、積極性。記憶目標和意圖越持久、越明確,效果越好;時問意圖清楚,效果越好;復習態度積極主動,效果越好。

    (2)復習時問要合理安排。根據遺忘進程不均衡——先快后慢的趨勢,應趁熱打鐵及時復習,才能防止學習之后立即快速地遺忘。為避免前攝與倒攝抑制的于擾,避免過分緊張與疲勞,每次復習內容不應過于集中;長時問復習,中間要短暫休息;要做到“學而時習之”,以平時分散復習為主;在分散基礎上再進行階段或集中總復習效果要好。

    (3)復習方式不要太單調,要多樣化,如視、聽、讀、寫、操作是一種有效復習方式;復習方式應根據記憶材料的性質與數量靈活選擇。

    (4)采用“記憶術”有助提高復習效果,主要記憶術有:定位記憶術、數字諧音記憶術、串連記憶術、形象控制記憶術及其他記憶術(如異同法、特征法、等距法、推算法、口訣法、諧音法等)。總之,多種方法協同運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