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成人高考專升本《民法》仿真模擬試題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給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甲在乙的畫展上看中一幅畫,并提出購買,雙方以5萬元成交。甲同意待畫展結束后,再將屬于自己的畫取走。此種交付方式屬于(D)
A.現實交付
B.簡易交付
C.指示交付
D.占有改定
2、某賓館為了8月8日的開業慶典,于8月7日向電視臺租借一臺攝像機。慶典之日,工作人員不慎摔壞攝像機,賓館決定按原價買下,以抵償電視臺的損失,遂于8月9日通過電話向電視臺負責人表明此意,對方表示同意。8月15日,賓館依約定向電視臺支付了價款。攝像機所有權何時轉移? C
A.8月7日
B.8月8日
C.8月9日
D.8月15日
3、甲購買乙的一輛二手車,但雙方沒有辦理過戶手續。甲付款購車后,駕駛該車到某汽車空調配件經銷部丙處,購買汽車空調配件并安裝。安裝好并付清款項后,甲駕車離開。途中,因空調泵線圈短路引起電源線起火造成火災,該車被全部燒毀。經有關部門認定丙作為汽車空調提供者對火災負有間接責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B)
A.甲和乙之間的買賣合同未生效,因為雙方沒有辦理車輛過戶手續
B.甲取得該車的所有權,因為動產所有權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
C.甲不能向丙請求損害賠償,因為其不是該車的所有權人
D.甲不可以向丙請求損害賠償,因為該車轉讓沒有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4、甲公司向乙公司購買兩臺小汽車,雙方簽訂合同后,甲公司向乙公司全額付款。因甲公司前往購車者不會開車,又未帶駕駛員,故甲公司與乙公司約定,乙公司將小汽車鑰匙交甲公司后,將甲公司已選定的兩臺車暫時保留在乙公司的車庫里,待甲公司自提。但乙公司未將兩臺小汽車的有效單證等交付給甲公司。當晚,這兩臺車被盜。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D)
A.甲和乙之間的買賣合同未生效,因為雙方沒有辦理車輛過戶手續——過戶登記手續不是所有權生效的要件
B.甲和乙之間的買賣合同生效,但是兩臺車因為尚未交付給買方,故所有權仍未轉移給甲
C.甲和乙之間的買賣合同生效,但是兩臺車因為尚未辦理車輛過戶手續,故所有權仍未轉移給甲
D.兩臺車被盜的風險應由甲自己承擔
5、甲公司出賣一批鋼材于乙公司,雙方于2006年3月1日訂立合同,合同注明:“鋼材所有權在乙公司支付完貨款后轉移”。乙公司于當年3月5日支付第一筆貨款,家公司按規定于3月10日將鋼材運至乙公司,乙公司驗收并接受鋼材,并于3月15日付清剩余貨款。這批鋼材的所有權轉移時間是(D)
A.3月1日
B.3月5日
C.3月10日
D.3月15日
6、1993年甲將自己的房屋作價2萬轉讓于乙,乙略加修繕,居住一年后以4萬的價格轉讓于丙,丙居住一年后又以5萬的價格轉讓于丁。以上幾次轉讓均未辦理私房過戶手續。后房價上漲,四人對該房屋所有權發生爭議。該房所有權應屬于(A)
A.甲 B.乙
C. 丙 D.丁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所給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正確答案。
1、甲企業因轉產需要將原產房和廠房內的機器設備分別作價5000萬元和200萬元轉讓給乙企業。雙方簽訂合同后對財產進行了清點,并辦理了交接手續。但就房產的轉讓一直未辦理登記過戶手續。后丙企業得知甲企業轉讓廠房之事,愿以5500萬元購買該批廠房和機器。甲企業遂以廠房和機器設備未辦理過戶登記手續為由,主張與乙企業的合同無效。對此,表述正確的有(AD)
A.機器設備的所有權已經轉移給乙企業
B.廠房所有權已經轉移給乙企業
C.廠房所有權仍歸甲企業,甲企業有權主張與乙企業的合同無效
D.甲企業與乙企業的合同有效,乙企業有權請求甲企業辦理廠房過戶手續
2、甲與乙簽訂一份房屋買賣合同,乙付款但未辦理房屋過戶手續。此時,甲的債權人丙向甲主張債權,但甲無力還款,于是丙向人民法院申請查封該房屋。對此,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C)
A.房屋買賣合同有效
B.乙對該房屋享有所有權
C.支持丙的請求
D.不支持丙的請求
3、王某與一房地產公司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預購商品房一套,并向登記機關申請辦理了預告登記。隨后該房地產公司將王某選購的商品房以更高價格銷售給不知情的張某,并與張某依法辦理了房屋所有權證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D)
A.王某不能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因為房地產公司已經與張某依法辦理了房屋所有權證書
B.王某不能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只能追究開發商的違約責任
C.王某可以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因為房屋進行了預告登記
D.房地產公司未經王某同意進行房屋出賣的行為,不發生所有權變動的效力
4、甲將乙的房屋買賣手續涂改為自己的買賣手續,產權登記部門的工作人員沒有發現手續是被涂改的事實,錯誤的為甲辦理了產權登記。甲將房屋賣給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CD)
A.丙取得房屋所有權
B.由甲賠償乙的損失
C.由產權登記部門賠償乙的損失,賠償后向甲追償
D. 由產權登記部門賠償乙的損失,賠償后向向造成登記錯誤的工作人員追償
三、簡答題
1、誠實信用原則的含義包括哪些?
1、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中應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以求達到當事人之間利益和當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的平衡。其具體含義包括:
(1)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依誠實信用的方式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2)在合同解釋上,應依誠實信用原則;(3)依誠實信用原則彌補法律規定之不足。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平原則一樣賦予司法人員一定的自由裁量權,使其在法律規定不足時,從民法的目的出發,依誠實信用原則,公平合理地解決糾紛。
2、民法基本原則的功能有哪些?
2、民法基本原則的功能,是指民法基本原則在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動中的作用。民法基本原則的功能是:
(1)指導功能: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導民事立法的基本準則;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導民事司法的基本準則;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導民事活動的基本準則。
(2)約束功能:民法的基本原則對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動都有約束力。補充功能:在具體民法規范缺乏規定,對某些民事關系用類推也不能解決的情況下,司法機關可以直接根據民法的基本原則處理民事糾紛,民事主體也可以直接依據民法的基本原則進行民事活動。
3、簡述公序良俗原則?
3、公序良俗原則是指民事主體的行為應當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風俗,不得違反國家的公共秩序和社會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簡稱。公共秩序是指國家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所必須的一般秩序;善良風俗是指股價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原則是大陸法系各國民法典通行的原則。我國《民法通則》第7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該條規定的原則與公序良俗原則的邏輯內涵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