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練習題及答案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1. 下列各項體現矛盾雙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思想的是()
A. 近朱則赤,近墨者黑
B.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 物極必反,相反相成
D. 欲擒故縱,聲東擊西
2. 下列選項中,包含量變引起質變哲學道理的是()
A.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B.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C.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D. 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3. 哲學與各門具體科學的關系是()
A. 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
B. 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C. 絕對性與想對性的關系
D. 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4. 唯物辯證法認為,發展的實質是()
A. 事物結構的優化
B. 事物數量的增加和位置的移動
C. 事物性質的改變
D. 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5. 下列選項中,包含矛盾雙方相互轉化觀點的是( )
A. 樂極生悲,苦盡甘來、
B. 冬去春來,夏盡秋至
C.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 電閃雷鳴,風來雨至
6. 下列各項體現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是()
A. 聯系和發展的觀點
B. 量變和質變的關系
C. 對立和統一的觀點
D. 本質和現象的觀點
7. 對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要批判地繼承,這種態度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A. 內因和外因關系的原理
B.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
C. 原因和結果關系的原理
D. 辯證否定的原理
8.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是()
A. 量變和質變
B. 對立統一
C. 聯系和發展
D. 辯證否定
9. 否定之否定規揭示的事物的發展是()
A. 穩定性與變動的統一
B. 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C. 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
D. 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統一
10. 正確處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關系的哲學關系的哲學一句是()
A.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
B. 本質和現象關系的原理
C. 原因和結果關系的原理
D. 內因和外因關系的原理
11.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句話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A.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B. 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C. 現象是事物本質的表現
D.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簡答題
辯證否定觀包括哪些內容?在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上如何堅持辯證否定觀?
答案解析:
01正確答案:C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聯結、相互吸引等。
C項中的“相反相成”體現了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即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爭性是指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相互離異相互排斥、相互消蝕等。矛盾的斗爭性在事物根本性質發生變化中的作用更為顯著,只有通過矛盾雙方的斗爭,才能突破現存事物的限度,促使矛盾相互轉化,并使一物變成他事物。
C項中的“物極必反”體現了矛盾的相互轉化,即矛盾的斗爭性。
A項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體現了外因對事物發展的影響;
B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體現了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D項中的“欲擒故縱,聲東擊西“體現了現象和本質之間的關系原理。
02正確答案:C.
2.本題考查了量變引起質變的哲學道理。量變和質變是相互聯系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體現了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度,必然引起質的變化。
03正確答案:A.
3.本題考查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第一章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的部分內容。哲學與具體科學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各門具體科學研究的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或一個過程的特殊本質和特殊規律,而哲學是在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中揭示物質世界的普遍本質和普遍規律。各門具體科學的發展要用哲學來指導,而哲學的發展又以各門具體科學的發展為基礎。所以,它們之間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A是正確選項。
04正確答案:D.
4.本題考查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第三章事物的聯系、發展及其規律的部分內容。
本題要求考生了解什么叫發展,發展的本質是什么。發展是事物的運動和過程。發展首先是指一種前進運動,即由簡單到復雜,有低級到高級的前進運動。從內容來講發展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新陳代謝;
從形式上講是從量變到質變。發展也是一個過程,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發展的本質就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為什么新事物必然代替舊事物,或者說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戰勝的,這是因為:
①就新事物與環境的關系來說,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為有新的結構和功能,它適應已經變化了的環境和歷史條件;而舊事物之所以舊,是因為舊事物的各種要素和功能,已經不適應環境的變化。這樣,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便不可抗拒了
②從新事物與舊事物的關系來說,新事物是在舊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在本質上比舊事物優越。新事物否定了舊事物中腐朽過時的東西,吸收并發展了舊事物中的積極因素,添加了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的內容,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③就社會領域來說,新事物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反映了社會進步的要求,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因此,新生事物終究是不可戰勝的。所以,D是正確選項。
05正確答案:A.
5.本題考查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第三章事物的聯系、發展及其規律的部分內容。樂與悲苦與甘,都是矛盾的兩個對立方面。只有對立面的不同一又斗爭,才能推動事物從量變過渡到質變,在一定條件下引起舊統一體的破裂,新統一體的產生。事物的內部矛盾即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決定力量,因為它規定了事物發展的性質和方向。樂極只能生悲,苦盡才能甘來。所以,A是正確選項。
06正確答案:A.
6.世界的普遍聯系和世界的永恒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所謂聯系,是指一切事物、現象、過程之間及其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聯系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發展是指事物由低級向高級、有簡單向復雜。有無序向有序的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07正確答案:D.
7.本題考查了辯證否定的哲學道理。辯證否定是通過事物的內在矛盾運動而進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過自我否定,實現自我更新、自我發展。它包括兩層含義:
(1) 辯證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 辯證否定是“揚棄”。”對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要批判地繼承”,即對歷史文化遺產要既克服又保留,即變革又繼承,體現的即是“揚棄”的觀點。
08正確答案:C.
8.本題考查了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包括:(1)聯系的觀點;(2)發展的觀點。
09正確答案:B.
9.本題考查的是《馬克思主語哲學原理》第三章事物的聯系、發展及其規律的部分內容。本題要求考生了解事物發展的過程及其原因。
任何事物內容都包含著肯定和否定兩個方面,或兩種因素。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維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這一事物為其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滅亡的方面,即破壞現存事物使其轉化為他物的方面。事物的辯證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個由肯定到否定、又到否定之否定的有規律的發展過程,這就是否定之否定規律。
①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整個過程。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由三個階段、兩度否定所構成的完整過程或周期。因為任何事物的內部都包含著肯定和否定兩種對立因素,事物在肯定階段時,這兩種因素處于相對靜止的統一狀態。
隨著否定因素的發展,經過斗爭,戰勝了肯定因素,事物就從肯定走向否定。事物經過第一次否定,雖然吸取了原有事物中有益的因素,使矛盾得到了初步的解決,但發展的否定階段同原來肯定階段形成新的對立雙方,又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產生著新的矛盾。
因此,只有通過第二次否定,才能克服這種片面性,解決前兩個階段的矛盾,既保留了各自的積極因素,又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達到了在更高基礎上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新的對立統一,事物才能在其自身矛盾運動中,使自己不斷完善,從低級到高級,從不成熟到成熟,完成它的歷史過程。
②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的發展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即前進性和曲折性的辯證統一。由于事物內部矛盾的兩次轉化,才能形成發展周期性的特點,才產生第三階段重復第一階段某些特征、特性的回復現象。但是,這種回復僅僅是形式上的,而它的內容已大大提高和發展了。形式上的回復和內容上的提高的統一,就使發展過程的三個階段呈現出螺旋式上升的特點。
所以,事物發展的螺旋式的上升運動,是否定之否定規律最根本的特征,它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整個進程既不是直線上升,也不是簡單循環,而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即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向上的,但前進的道路又是迂回曲折的。所以,B是正確選項。
10正確答案:D.
10.唯物辯證法認為,內因是事物發展的內在依據,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外部條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過內因而引起作用。內外因關系原理是我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對外開放等一系列政策方針的理論依據。
11正確答案:B.
11.考點: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
簡答題
辯證否定觀包括哪些內容?在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上如何堅持辯證否定觀?
(1)辯證否定觀的內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結果。第二,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
第三,否定是新舊事物聯系的環節。
第四,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即新事物對舊事物既批判又繼承,既克服其消極因素又保留其積極因素。
(2)堅持辯證法的否定觀,就要對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態度,反對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對于中國傳統文化,要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華,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既要反對全盤肯定傳統文化的復古主義,又要反對全盤否定傳統文化的歷史虛無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