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文言文模擬練習題及答案匯總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1.閱讀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然后回答試題。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第1題 這首詞的主旨是什么?
參考答案:這首詞通過描寫作者晚年國破家亡、漂泊南方、孤苦無依的生活狀況,表現了其內心深處的哀愁與絕望。
第2題 詞中九組疊字的運用有何藝術效果?
參考答案:這首詞充分地利用了九組疊字,使之在聲音節奏和情節氣氛各方面都與內容密切配合,真切地描繪出詞人愁苦敏感的內心世界。“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七組疊字直接描述詞人內心的感受:她若有所思、若有所待,而又終無所得,有的只有凄慘和憂愁。而“點點滴滴”雖然是對“梧桐細雨”的客觀描繪,但寫的仍然是詞人心靈的感受,寫盡了詞人在黃昏時節的梧桐細雨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天涯淪落之悲。這九組疊字,不見前人首刨,亦不見后人有成功的模仿,妙手偶得,別開生面,自然生動。
第3題 這首詞是怎樣表達詞人感情的?
參考答案:這首詞以寫愁緒貫串始終,運用鋪敘的手法,通一過一系列景象與事物的描寫刻畫,反復渲染,將抽象的感情化為具體可感的形象,從而揭示了詞人復雜豐富的內心世界。詞中首先以七組疊字直接表述內心的感受,奠定了全文哀戚清冷:的抒情基調,后寫早晨起來后的冷清,即使喝酒也難以消除。而看見南飛的鴻雁,更是勾起了自己由北方漂泊到南方的傷心往事。黃花凋零,正是時光飛逝,容光憔悴的寫照,獨自一人聽梧桐細雨,更覺百無聊賴,凄冷倍增。最后以“愁”字。收束全篇,將全篇的愁積累到頂峰,難以忍受,又無從宣泄,照應開頭,是直接抒情。
2.閱讀司馬遷《李將軍列傳》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試題。
中貴人將騎數十縱,見匈奴三人,與戰。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中貴人走廣。廣曰:“是必射雕者也。”廣乃遂從百騎往馳三人。三人亡馬步行,行數十里。廣令其騎張左右翼,而廣身自射彼三人者,殺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縛之,上馬,望匈奴有數千騎,見廣,以為誘騎,皆驚,上山陳。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吾去大軍數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必不敢擊我。,,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戶斤,止。令曰:“皆下馬解鞍。”其騎曰:“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廣曰:“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于是胡騎遂不敢擊。有白馬將出護其兵,李廣上馬與十余騎奔射殺胡白馬將,而復還至其騎中,解鞍,令士皆縱馬臥。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不敢擊。
第1題 解釋文中劃橫線字詞的含義。
生:__________
陳:__________
所:__________
會:__________
怪:__________
參考答案:生:活;
陳:通“陣”,布陣。
所:許,左右。
會:恰逢,正趕上。
怪:認為……奇怪。
第2題 這個語段記敘的是哪一次戰役?先寫中貴人走廣,對于突出李廣的性格特征有何用?
參考答案:上郡之戰。
“先寫中貴人大敗走廣,這是鋪墊,后文在鋪墊的基礎上對比,在對比中用反面襯托來突出李廣機智勇敢、善于騎射的個性特點。
第3題 這個語段主要表現李廣怎樣的性格特點?
參考答案:主要表現了李廣善騎射、臨危不懼、沉著鎮定、膽識過人、指揮若定的性格特征。
3.閱讀白居易《杜陵叟》,然后回答下面試題。
杜陵叟,杜陵居,歲種薄田一頃余。
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
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
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
不知向人奏皇帝,帝心惻隱知人弊。
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
昨曰里胥方到門,手持尺牒榜鄉村。
十家租稅九家畢,虛受吾君蠲免思!
第1題 解釋詩中劃橫線詞語的含義。
秀:_______________
申破:_______________
考課:_______________
放:_______________
尺牒:_______________
榜: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秀:吐穗開花。申破:向上級申報,道破真實情況。考課:考核地方官吏的政績以定升降。放:免除。尺牒:傳達敕令的公文。榜:名詞作動詞.張貼。
第2題 這首詩主要揭露了什么?表現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參考答案:這首詩的主要是借杜陵叟的遭遇.反映當時官吏在災年仍然上瞞下欺、勒索租稅的黑暗現象,以及皇帝的假仁假義,只是使百姓虛受其恩。表現出詩人對“農夫之困”的深切同情,也表現出詩人對“豺狼”成性之官吏的極端憎惡,諷刺了皇帝的虛偽。
第3題 先描寫災情嚴重有何作用?運用的是什么表現手法?
參考答案:先描述春、秋兩次災情嚴重,是為了襯托官吏剝削農民的殘酷性。運用的事鋪墊反襯的表現手法。
4.閱讀蘇軾《前赤壁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試題。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而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第1題 作者以水與月為喻,闡明了怎樣的哲理?
參考答案:萬物都具有變與不變的兩重性。
第2題 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
參考答案:曠達樂觀,超然物外(或“超脫”)。
第3題 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賦在語言上具有什么特點?
參考答案:駢散相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