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審計好還是會計好?
2024-08-10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導語】自考審計還是會計都差不多,理論上財務會計與審計應該要簡單點,但兩個專業考試科目差不多。而且自考沒有這么多的區別,就是會計電算化,和財務管理,一般沒區分出審計和會計。審計和會計兩個都很難,審計是除了流程之外,會用到會計的知識,雖然不用那么深奧,但也需要中級會計的知識,兩個選擇考注冊會計師的話,可以先選擇考會計的,等會計知識加深后,就可以考審計了,審計更多的是靠實務經驗,如果有實務經驗,那就容易考很多,不過靠死記硬背,也能考過審計。
一、自考審計好還是會計好?
考審計好還是會計都差不多,理論上財務會計與審計應該要簡單點,但兩個專業考試科目差不多。而且自考沒有這么多的區別,就是會計電算化,和財務管理,一般沒區分出審計和會計。
審計和會計哪個就業好?
1. 在就業機會方面,會計專業就業單位較多,審計專業就業單位較少。
2. 從就業的利弊來看,目前會計專業人才相對飽和,就業質量較低,都為較小型的單位,工資較低。審計專業,特別是重點學校的審計專業,就業質量更高,考公務員的機會較多,發展前景更好。
審計和會計哪個更有前途:
當前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不同于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相對來說,審計師需要更全面的知識,這些年需求量比較大的工程審計人員,不僅要有會計知識,還要要有工程方面的知識,會計知識是審計人員和財務人員都需要的。
如果作為已經工作的審計和財務人員,財務人員對于會計知識的使用較少,一般只涉及某一個領域,而審計人員則比較廣泛,特別是會計師事務所。
無論是會計還是審計,只要通過CPA,效果都是差不多的。要達到一定的水平,會計人員和審計人員之間的流動性是非常大的,現在很多老審計人員都是會計改過去的,而好的審計人員也可以跳到企業去做財務總監。
審計與會計的區別:
1. 產生的前提不同。會計的產生是為了加強經濟管理,適應對勞動耗費和勞動成果進行核算和分析的需要而產生的。審計是由于經濟監督的需要而產生的,即為了確定經營者或其他受托管理人的經濟責任。
2. 兩者性質不同。會計是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反映和監督生產經營或管理的過程;審計則處于具體的經營管理之外,是經濟監督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對財政、財務收支等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具有外在性和獨立性。
二、審計難考還是會計難考?
審計和會計兩個都很難,審計是除了流程之外,會用到會計的知識,雖然不用那么深奧,但也需要中級會計的知識,兩個選擇考注冊會計師的話,可以先選擇考會計的,等會計知識加深后,就可以考審計了,審計更多的是靠實務經驗,如果有實務經驗,那就容易考很多,不過靠死記硬背,也能考過審計。
會計和審計的就業前景也是各有所長,審計是受到國家認可和支持的,審計的行業者人員流動是比較小的,所以工作穩定,不過審計專業的就業單位比較少,審計的晉升速度也挺快的,只要不隨便跳槽,很容易上升。
升職的速度是相比會計要快,很可能一、兩年的時間,就能成為財務經理,不過這是運氣好的,并不是模板,也會根據公司情況和個人能力,在國企行業里,內部審計就升職空間不大。
會計升職可能就要慢慢來了,會計也有優勢,那就是就業面廣,具體工作內容沒用什么太多創新的空間,基本上就是記賬,不過現在學會計的人非常多,就業質量不高,底層人員是處于飽和狀態,高端的會計師才是急需的。
1.審計這門考試科目是由國外直譯過來的考試科目,這門考試科目的難主要是在于知識點晦澀難懂。要是和會計科目來進行對比,會計主要是講如何做賬的,而審計這門考試科目主要是講解如何查賬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審計更難。審計的內容主要包括4個部分的內容:審計的基本概念與原理,審計實務,出具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對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自身的要求。
2.審計這門考試科目的學習,需要先掌握會計的知識,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理解。在聽完高圣榮老師的課程之后,注會考生需要多刷真題。做題不在多,在精,主要是為了保持手感。并從同類的知識點上,總結出真題常規表述。學習審計,絕對不要錯過真題的作用。
3.會計學的學碩難度在于:首先,需要考數學三,也就是說高數、線代、概率都需要學習,且如果你想考個好學校,基本上你要考到120分以上。其次,會計學碩初試是500分,初試考試科目包括政治、英語一、數學三和一門專業課,專業課都是學校自主命題的,這個相對專碩來說,在初試階段需要多復習很多的內容和知識;如果你想考個211類學校或者不錯的經管類高校的話,你的分數最少往360分以上奔。
三、自考網上報名流程
1、登錄各地自考網上報名網站(新生需注冊并填寫相關資料,老生根據自己之前的賬號進行登陸)。
2、到自考辦網站規定的指定銀行辦理一張繳費用銀行卡。
3、辦理銀行卡后的新生,和有銀行卡的老考生按照報名網站規定的報名流程完成網上報名。
4、網上報名成功后的新生需要在規定時間到自考辦指定的地點進行攝像制作準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