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課程學分怎么算?
2024-05-04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導語】自學考試各專業課程的學分,其計算辦法統一規定為:參照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相應課程的授課時數,以及所需課外作業時數和各課程在考試計劃中的地位來確定的。學分互認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免考,此課程考試可用其他課程代替,達到了相應學分算是過了,不需要再補考。
一、自考本科課程學分怎么算?
自學考試各專業課程的學分,其計算辦法統一規定為:參照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相應課程的授課時數,以及所需課外作業時數和各課程在考試計劃中的地位來確定的,凡一學期每周授課1學時,并需課外作業約2學時的課程,定為1學分;也就是17周(或18周)授課學時的內容份量為1學分。所需課外作業時數少于2學時的,學分數適當地減少。在此基礎上再視課程在考試計劃中的地位,對學分數酌量增減。
自學考試參照普通高等學校學分計算方法,來規定每門課程的學分多少,因此,一個專業的不同課程的學分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計算機信息管理(本科)專業,中國革命史和哲學都是4學分,而高等數學二)是9學分。同一門課程在不同專業中的學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政治經濟學在會計學專業是8學分,而在英語和行政管理專業中則為4學分。
自考學分是自考生成功地完成某項科目所獲得的分值單位,用于表明學生獲得某種證書、文憑或達到某個級別所需要的學習量。自考中每門課程后面都有學分,如數學:5分,語文:4分等。
實行學分制為自考專業設置選修課提供了前提,只要學分相同,應考者可根據自己的自學能力選考課程,滿足了自考的開放性和適應性特點,再次,自考實行學分制是一種必然。因為自考是沒有學年的。應考者每次考試及格一門課程,即取得相應的學分,以后逐年積累,直到學完規定的課程總學分即能畢業,這是其他教育形式無法替代的。
由于自考沒有入學考試,所以學分的獲得辦法就是通過該專業的每一個課程考試,那么就能得到相應的學分,而這個學分在自考報名前的考試課程表上已經規定好學分了,各個專業的學分一般是4到8分左右。
二、自考本科學分互認是什么意思?
學分互認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免考,此課程考試可用其他課程代替,達到了相應學分算是過了,不需要再補考。就比如很典型的:自考英語(二),由于該課程考試是很多自考專業的選考課,學分高達14分,但是很多人覺得這考試太難,不想考,那么就可以考其他課程來代替自考英語(二),我們在選考代替課程中,學分加起來要大于等于14分及以上,所以自考英語(二)需用其他三門課(的學分)來代替,反正不能比英語二的學分少。
根據自考辦的規定,各專業必須修滿規定的學分才可以申請畢業,而學分互認課程就相當于將一定學分的必考課程使用另外的課程進行替代,但其學分自考辦仍然承認,如果總學分達到畢業要求,那么相應課程不用在考了,替考的學分課程就能好。
互認課程一般為公共課,例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英語(二),選考課:像大學語文、綜合英語。但是專業必考課程是不可以,而且只有英語和計算機可以相關證書申請免考,其他的沒有證書方面的學分互認。如果某一自考專業的科目對自身來說太難的話,那么就可以進行學分互認,或者是自考生轉專業了,那么同相近專業的課程,同學分的話也是不用考的。
三、什么是自學考試的主考學校?
依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規定,主考學校是擔負部分自學考試職責的普通高校,由各省、市、自治區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以下簡稱省考委)遴選并接受省考委的領導,協助省級教育考試機構開展專業和課程等相關的自學考試工作,包括參與課程設置及課程考試標準制定、參與命題和評卷、負責有關實踐性學習環節的考核、在自學考試畢業證書上副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