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必備重要考點知識匯總整理
2023-11-24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近代史綱要是公共課必考的課程之一,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必備重要考點知識匯總整理,供參考。
自學考試《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重要考點
1、中國的先進分子為什么和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1)斗爭實踐——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是近代以來先進中國人向西方探索救國救民真理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農民階級、洋務派、維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敗。
(2)思想啟蒙——五四新文化運動思想啟蒙的結果;
三次大論戰,最終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地位。
(3)階級基礎——五四前后工人階級的壯大及其斗爭為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提供了階級基礎和實踐需求。
(4)外來影響——“一戰”的影響:“一戰”充分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內在矛盾,中國人對資本主義方案產生了懷疑;
俄國十月革命的推動:十月革命給陷于彷徨、苦悶的中國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標和建國方案,這就是走俄國人的路,搞社會主義。
2、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第一,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有了可以依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革命從此不斷向前發展,由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推進。
第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科學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制定了正確的革命綱領和斗爭策略,為中國人民指明了斗爭的目標和走向勝利的道路。
第三,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溝通了中國革命和世界無產階級革命之間的聯系,為中國革命獲得了廣泛的國際援助和避免走資本主義提供了客觀可能性。
3、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呈現了哪些新面貌?為什么?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中國革命就展現了新的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人民指出了明確的斗爭目標。
第二,發動工農群眾開展革命斗爭,在中國掀起了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同時,中國共產黨也開始從事發動農民的工作,農民的運動蓬勃發展。
第三,實行國共合作,并在合作中發揮主導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新版教材改版解讀
新版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主要的變動是增加了新章節——第十一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主要內容為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來的歷史進程。
該章節的目的非常明確,希望考生能夠掌握十八大精神及國家戰略布局重點,并且能夠結合運用。
第一節要求重點掌握為“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的綜合運用,并且能夠識記和簡單運用中共十八大精神及其歷史地位、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實現中國夢、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
第二節,2017年中共十九大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的重大政治判斷。所以該章的第二節:“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除了把十九大精神及其歷史地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作為識記的知識點外,重點希望考生對十九大后中國社會的新時代、新思想、新矛盾、新任務有清晰的認識,對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特別是憲法修改及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有較為深刻的把握。
最后,該章的第三節:“不斷譜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作為本章也是全書的結語,重點總結了改革開放40年(截至2018年)的十大成就。在十大成就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反分裂國家法”、“生態文明建設”等原重要知識點赫然在列,“中國特色精兵之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則從新的角度分析了十九大以來我們的新氣象新變化,希望考生在扎實掌握基本知識點的同時,對國家發展規律及中央決策依據有較為靈活的認識。
《近現代史》新增內容與新版《毛概》課程聯系緊密,很多內容與新版《毛概》課程內容重疊,延續了老教材《近現代史》和《毛概》在現代史部分相互交融的特點,也讓全書更加與時俱進、時政性更強。
報考自學考試考生怎樣復習考試科目
1、制定明確可行的學習計劃,按照學習計劃去執行。
2、自考一次不要報太多學科,建議一次4門,備考時間充足,通過率自然會更高。
3、自制力要強,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想起來就學一下是不行的。